基于绘本教学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3-09-06 15:39王雨薇
小学生 2023年8期
关键词:绘本文本情境

☉王雨薇

英语绘本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开展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有助于学生阅读技能及方法的培养,能有效强化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英文绘本具有语言文字表述简洁流畅、插图生动鲜活的特点,其故事情节趣味性强、语言的重复率高,充分弥补了小学英语教材中内容不够生动丰富、语言不够真实、主题情境缺乏生活情趣等方面的不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英文绘本这一有效资源,借助其故事性强、节奏转换快、内容丰富完整等特点,设计丰富多样、层次渐进的阅读活动为学生创造真实语用的互动交流机会,促使学生在真实有趣、意境丰富的情境中体验阅读的乐趣[1]。

因此,教师在绘本教学中要积极创设主题情境、巧妙设计阅读活动、延伸拓展语用实践,促使学生培养分析、梳理、获取关键信息的阅读技能,习得精读、泛读、略读等有效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分析、推理、辩证与质疑的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积极创设主题情境,激活阅读能力

在小学绘本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使用多元化的手段创设主题情境,以情境为有效载体,巧借歌曲、封面插图等引领学生迅速进入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激活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和绘本主题的有效串联,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歌曲有效导入,激活主题情境

小学生具有视觉形象和情感体验占据主要地位的特点,节奏明快、生动活泼的歌曲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与绘本主题相契合的英文歌曲,引导学生在边唱边跳中激发阅读兴趣,迅速进入主题情境。例如,在丽声妙想分级绘本《No school today》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伊始播放了Super simple songs中的《How are you?》,引导学生在激情热烈的唱跳后,通过对绘本人物Tom 的图片进行探究,迅速进入绘本故事的情境中来。

(二)巧借故事封面,培养推理能力

小学英语绘本具有生动丰富、寓意深刻的封面图片,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故事封面,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解读封面图片,并利用封面图片有效设置阅读任务,提升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

教师在绘本教学汇总中应善于运用封面图片帮助学生构建故事发生的时间(When)、人物(Who)、地点(Where)、发生了什么事(What)。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封面,捕捉一些非语言信息,从而学会预测关于绘本故事内容的关键信息。例如,在丽声三叶草分级绘本《Baby Hippo》中讲述了河马宝宝独自上岸后遇到危险并被河马妈妈顺利救下的故事,展现了小河马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在阅读故事之前,教师呈现故事封面,提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封面信息,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感。学生根据自己感知经验的不同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如:“I can see a Mother Hippo and a Baby Hippo.They sleep together.”“There are many animals living in the wild.”“Two hippos are swimming in the river.”“I can see some leopards.They look at the hippos.”有些学生能通过观察封面,有效预测到故事情节的大概发展,比如,在观察封面图片时不少细心的学生已经“嗅到了”河马宝宝即将遇到危险的“气息”。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在有效衔接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激发了自己的语言思维,还与故事文本进行了初步对话,在有效培养推理能力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开展图片环游,提升阅读兴趣

真正的阅读不仅限于理解绘本封面文字和图片的表层含义,还要理解字里行间、图片内容中蕴含的深层含义,教师应在绘本阅读活动中设计图片环游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快速读图中借助预测、分析、推理等活动,帮助学生积极展开对绘本故事的深入解读,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2]。

绘本中的连续插图具有暗含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可以开展图片环游,引导学生快速略读,观察图片信息,并针对图片中暗含的关键信息进行提问,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和思考。丽声妙想分级绘本《No school today》讲述了小男孩Tom因为生病错过学校舞狮表演而心情沮丧,但是意外发现舞狮的工作人员也因生病推迟了表演,Tom因此还是看到了舞狮表演的故事内容。这部分的绘本插图生动形象,学生能从图片中感受到Tom父母对Tom 的关心。于是,教师采用图片环游的形式来开展这部分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快速读图中找到Tom 能不能去学校、Tom想做的事以及他的病因,引导学生聚焦图片,提取关键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与比较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大概,降低了阅读难度,产生了阅读欲望。

二、巧妙设计阅读活动,培养阅读技能

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精准把握绘本的主题,设计新颖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发展其阅读技能,帮助学生习得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促进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课堂精泛结合,获得阅读方法

在面对语言词汇较为丰富、语法特征较为明显的英文绘本时,小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克服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精泛结合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在文本中充分利用阅读技能获取相关信息。

例如,Read it by yourself 系列英文绘本《The magic porridge pot》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得到了一个有魔法的煮粥的锅,把它交给妈妈。妈妈念起咒语,锅里的粥漫了整个小镇,因此整个小镇上的人们都喝到了粥的故事。该绘本以过去时态讲述,具有一定的语言难度。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活动时要利用泛读和精读的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在泛读任务中大概了解故事梗概,基本掌握在绘本中遇到的生词,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阅读圈的形式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障碍;接着,教师让学生重新回到文本初始处,对文本故事内容进行分析与梳理。教师通过问题链条的有效设计,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深入故事文本,在精读中深入感知粥锅的神奇魔力。

(二)高阶问题引领,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含金量高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在深度思考中提升阅读能力,引领学生进入广阔的思维天地,积极探索绘本故事中的价值内涵。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高质量、高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深层分析、解读故事文本的过程中拓宽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积极提升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例如,在丽声三叶草分级绘本《Baby Hippo》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进行以下问题设计:分析类问题“Q1:What are the hippos doing?And what about the lions?”、分析类问题“Q2:Where is Baby Hippo going?And what are the lions doing now?”、评价类问题“Q3:Will Baby Hippo be safe if he walks by his own?”。学生从第一个问题打开思维的阀门,通过整体感知文本故事,分析得出答案:“Hippos are asleep.The lions are asleep too.”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答Q2 对比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分析、预测故事情节的大致发展,鼓励学生针对河马宝宝独自外出这一情况,个性化表达各自不同的见解,促使他们运用语言自然输出。

然后,教师通过发散型问题“What will happen then?”引导学生通过听录音,获取相关信息,积极预测河马宝宝将要面临的危险。接下来,教师再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Will the hungry lions eat Baby hippo?”“Who saves Baby Hippo?”“How does Mother Hippo save Baby Hippo?”,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绘本,了解河马宝宝遇险以及脱险的全过程。

一系列高质量的问题设计能有效助推学生深入思考绘本故事的关键情节,促使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实现思维的多元化,提升其在阅读中捕捉信息的关键能力,同时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妙用思维导图,搭建思维框架

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设计有效提问,还可以巧妙利用思维导图让故事情节可视化、清晰化、条理化,引导学生加强对绘本阅读的相关理解。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问题链设计,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搜集、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会整合、归纳绘本故事内容,有效提升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阅读是输入,运用是输出。思维导图的巧用能帮助学生快速地建构故事的大概框架,提升他们的语用实践能力。

例如,在《Baby Hippo》绘本教学中,教师利用故事情节的发展特点鼓励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中生成整个故事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故事和内化语言知识,促使学生能利用思维导图尝试完整复述故事。思维导图能让绘本故事中的关键语言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的发展,有效梳理了故事的发展脉络,为后续的复述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延伸拓展语用实践,促升阅读素养

为了有效加深学生对绘本主题意义的理解与建构,教师在读后拓展环节中要精心设计体现绘本故事广度和深度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绘本人物作出合理评价,以此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并且,教师还要设计多样丰富的语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利用绘本中所学活化语言知识,内化阅读技能,提升阅读素养,真正实现深度阅读。

(一)关注文本焦点,生成个性评价

有意义的阅读不仅要理解故事文本内容,还要读懂文本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绘本中某一人物的行为或者某一精彩情节发表个人看法,亦或提出质疑,助力学生的思维发展。

例如,丽声妙想分级绘本《A new friend》讲述了小女孩Amy 和Tom 是好朋友。有一天,Tom 有了新朋友,Amy 有点不开心去找Tom,Tom 邀请Amy 和他的新朋友——a puppy 一起玩耍的故事。在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后,教师选准思维的求异点,通过问题“Do you feel sad when your friend has a new friend?”给学生提供了分享个性化想法的平台,有学生说:“I am sad.I’m afraid that my friend will leave me.”也有学生回答:“We can play together,I can make more friends.”这样的阅读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得正确的交友观念,提升其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二)活化文本内容,提升综合素养

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改编故事、合作表演故事的创造性活动来活化文本内容,把绘本故事中的情节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上,引导学生在踊跃展示的过程中更深入理解绘本故事,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转向能力的有效迁移,提升综合素养。例如,在绘本《Baby hippo》阅读教学中,教师就河马妈妈英勇拯救河马宝宝的情节设计一个即兴表演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语言知识,小组讨论,发挥想象,创编对话并进行合作表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多样解读能力。

绘本阅读是一个充满积极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语言思维实践的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英文绘本在语篇内容、情感态度方面的价值,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提供较大的空间,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习能力、训练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绘本文本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绘本
绘本
绘本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