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初中英语单元分层作业设计与实践
——以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为例

2023-09-07 02:47余丽文
英语教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布置作业思维

余丽文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教育部 2022)。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进语言学习,初步从多个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看待事物,有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观点;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使思维体现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

作业的真正内涵是学生的学习深化,从而发展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双减”政策下,作业的设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课程标准》,体现单元意识,布置一些与单元主题相关、贴合生活实际、形式多样的作业,引导学生的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其学科关键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

一、英语作业实践与运用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英语作业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拿来主义型”择取,重练不重习

在教学后,很多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以教材配套练习或教辅资料为主,作业形式侧重书面,作业内容碎片化,重视基础性训练,机械、重复的作业比重较大,造成量的增加。作业题型单一且有固定答案,导致部分学生抄袭作业,让课后作业失去原有价值。

(二)“大同观念型”布置,求同不求异

为了省时省力,大部分教师统一布置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心智发展水平和学习诉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作业缺乏层次性和个性化,就会导致作业内容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匹配。

(三)“应试导向型”评价,重分不重能

作业过于看重分数,单课扎实却忽视了整体发展,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传统的作业设计主要以“应试”为导向,缺乏各课时之间的联系和单元整体性,导致“高分低能”,以致通过课后作业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作用微乎其微。

二、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单元分层作业设计与实践

思维品质的提升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进语言学习(教育部 2022)。改变目前的作业布置状况,系统地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优质作业很有必要。下面,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作业设计(见附录)为例,探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单元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

附录

单元分层作业设计稿

第一课时作业

第二课时作业

第三课时作业

第四课时作业

(一)提质减量,设计有料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应符合“双减”政策提出的立德树人理念,保证学生在学校教学中获得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学习压力过大的问题,从而提高学校基础教育的质量,使其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遵循一致性、统整性、多样性、综合性、开放性原则,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自上而下的梳理,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其能在真实情境中提高英语听、说、读、看、写能力,培养用英语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英语作业不仅要为学生掌握知识、提升成绩服务,而且要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教师在作业布置上要有侧重地根据学科培育目标着重对学生相应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锻炼英语学习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听说课的作业设计中,教师一改以往按教辅课时布置作业的方式,而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听力内容制作故事要素表(见表1),并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复述。

表1

如此布置作业,用表格复述的形式,突出学生主体,给其提供足够的自主思考、发展与展示的机会,提升其专注力、提取关键信息能力及梳理概括能力,培养其运用英语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作业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也更能凸显作业的价值与效果(郭家梁 2021)。

(二)观照学情,设计分层

在布置英语作业时,教师要关注学情,注意对作业内容的难易分层。学生存在个性特征、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等差异,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知识掌握较快、作业完成度较高,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一刀切”地布置作业,就会给其增加学习压力。因此,教师因材施教,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内容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洪燕茹(2019)认为英语分层作业指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际,充分考虑学生与学习、课本与教学内容的差异,设计合理的分层作业,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分层作业设计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属于“人与社会”大主题下的“中外文学艺术主题”,话题为传说与故事,语言目标是tell a story。教材选编了多模态语篇,包括对话讨论、故事简介、故事转述、故事剧本等。作业内容以中国神话故事和西方童话故事为主线展开,要求学生能够听懂用英语叙述的家喻户晓的故事,学习并讲述故事,能根据故事相关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模仿和运用语言;能够了解西方童话故事的表现形式,以及戏剧的要素、语言特点、表现手法,并用英语表演或内容概括的形式进行语言输出。

由于学生较少接触这种文体的语篇内容,在设计本单元作业时,教师采用“两种三型”式自选作业。“两种”指布置的作业有必做和选做,“三型”指基础巩固型(必做)、技能提升型(选做)和挑战创新型(选做)。基础巩固型作业内容以摘抄、背诵、听力练习等为主,难度不大。技能提升型作业侧重综合类题目,有对话、配音、汇报、思维导图绘制等。挑战创新型作业属于拔高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如表演、创编、改编、写调查报告等。这样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兼顾每个学生的情况,在作业中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吴云开、陈惠莉、林鉴,等 2021)。

(三)注重创新,设计有型

教师要设计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的作业,扭转学生闷头学英语的现象,鼓励他们开口说、开口练;设计开放性、创新性作业,锻炼并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更为关键的是,要明确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从而有助于其把握学科本质和内涵,学好英语,培养文化意识。传统的英语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如抄单词、词组或背课文等。显而易见,统一化的作业布置缺乏一定的思维含量。在作业形式上,教师要多布置实践性、趣味性作业,让学生调动所学在完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形成能力,从而实现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刘善伟 2021)。

例如,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第二课时的必做题和选做题如下(见表2):

表2

教师可以辅助提供以下问题:

Q1:Which character in the book is your favorite?

Q2:What’s his/her strength?

Q3:What’s his/her weakness?

Q4:What’s his/her personality trains?

Q5:Why do you like him/her?

本课时作业采用制作海报或PPT,绘制思维导图和汇报分享的形式,突破作业的固化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一种将知识结构和思维图像化的图像技术,可以用色彩、图画、代码多维度加以修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记忆效果(东尼·博赞、巴利·博赞 2009)。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其思维能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教师要求他们结合人物信息表,模仿课文,简单介绍自己喜欢的《西游记》人物角色,提升其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能力和故事人物性格特征的解读能力,培养其文化意识和表达能力。

又如,在讲授Section B 1a—1d听力任务后,教师设计了以下作业:

第一项:呈现相关故事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故事内容,并以角色扮演、情境对话创编的形式在课堂上演绎。

第二项:让学生四人一组思考并讨论《皇帝的新装》可能的结局,根据下页表3续写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表3

在本课时,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布置作业,控制作业难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布置合作类作业,让学生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提升其合作、探讨和交流的学习能力,培养其寻求帮助的技能。对故事进行合理续写,促进学生对人物、事件的深层理解,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对故事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多方面思考,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其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提高其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尊重学生,设计有效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真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达到布置作业的目的。相反,如果过于重视作业的量,导致内容过多,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直接导致其产生负面情绪。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夯实基础知识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布置难度较大的题目虽然能锻炼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会让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畏惧心理,对英语作业产生排斥。久而久之,他们会反感英语学习。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英语作业的数量、质量、难度,因为过多、过难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反而会让他们对作业产生抵触情绪。基于此,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合理布置作业,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让作业发挥出实际效益(张玉萍 2019)。

(五)关注反馈,设计评价

在英语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过程中,很多教师容易忽略一个关键点,即作业反馈。其实,从学生的反馈中,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其真正学习情况、掌握情况,了解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或者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问题与难点,从而洞悉其英语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引导,帮助其调整英语学习状态,不断提升英语学习水平。在作业反馈环节,教师不仅要认真批改,还要注意鼓励性批语对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是密切师生联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方法。此外,教师还要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调整,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学生之间的作业批改、互评能够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实现有效互补,增进交流和沟通。在作业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能够给予学生警示,让他们在作业与考试中不再出现同类错误。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帮助,由此可见作业反馈的重要性(李莹 2019)。

结语

英语单元作业的形式有很多种,教师要结合单元主题语境、主题意义合理选择,在布置作业时要关注作业的量和质,统筹单元不同课时的作业,强化各课时作业与要求之间的衔接与关联,关注实用性、层次性、创新性和趣味性;优化作业设计,从基础出发到技能提升,再到挑战创新,层层深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在丰富多样的作业中不断巩固所学、强化体验、发展能力,形成深度学习;让学生通过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在实践操作与新信息碰撞中,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思维的深化持续发生;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提升其语言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布置作业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