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人文素养,开启智慧阅读

2023-09-09 20:55张小燕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松鼠情怀人文

张小燕

小而言之,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其个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大而言之,人文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小学生具备强大的思维和知识接受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关键时期,培养他们正确看待世界的人文素养,通过丰富学生内心世界的人文情怀,培养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

一、分析人文素养的涵义

人文一词涵盖的范围较广,既涉及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辩证,又包含了社会、文学、历史等内容。素养则是个体精神、能力的综合体。从教育角度阐释人文素养是指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对外部的事物形成特定的价值观,进而推动自身的品质、精神、修养等发展。人文素养在不同的学者眼中阐述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经过大量的汇总分析可以认为,素养是在社会道德和法律框架的约束下,形成的品质、认知等,借助外部知识的不断摄入与积累,从而形成质变,最终在个体身上显露出来的品质。

二、教师以身作则 构建人文课堂

唯有教师以身作则、亲身示范,才能真正影响学生。也就是说,教师需具备高尚的人文情怀,并在日常情境和课堂教学中注重彰显人文情怀,尊重、引导学生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挖掘和运用语文教学中蕴含的人文智慧,并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启发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元素。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和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例如,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一课告诉学生,在他人遇到困境时应伸出援手,让他们明白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通过诠释詹天佑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积极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这样的教育引导,学生将受到积极的影响,培养高尚的情操,成为具有担当和责任意识的公民。

三、重视人文氛围的营造

语文学科承载着融合人文精髓的重要使命。教师应注重在语文课堂中营造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课堂知识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念,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发展出独特的人文素养,成长为富有情怀和才华的个体。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要仔细研读文本内容,了解本节课写了周恩来年少时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备受欺辱,从而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立志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展开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大鸾——周恩来童年读书的故事》的动画片,将学生带入周恩来的成长经历中,最终与周恩来喊出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产生共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人文情境中了解了少年周恩来的经历,感受更真切。在学生了解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后,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呐喊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会借此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教师从旁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如今祖国的繁荣与昌盛,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从而树立建设祖国的宏伟目标。

四、在教学中培养人文情感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总结文章的知识点和概括中心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素养。然而,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许多教师发现,独立总结文章的知识点并不能明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改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内容,辅助学生总结和概括相关内容,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落花生》一课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重点关注父亲的阐述内容,并结合全文进行反复品读。教师要积极挖掘课本中的人文素养和情感内容,将二者融合渗透,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受文章的情感内涵,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避免直接向学生灌输对父亲所讲的话的品读,而是要逐步引导学生观察父亲的问话,了解食用花生的益处以及花生与果实的对比,让学生挖掘花生的品质。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中运用的拟人写作手法,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花生的共同品质,并将这种品质迁移到个人的成长中。

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突出教学的开放性

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创新,打破传统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现代教育资源的利用为教师带来了更多教学选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语文知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在线阅读和交流活动,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空间。这些现代化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積极性,展示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同时,教学的开放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自由思考、表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

如,在学习《松鼠》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文中对松鼠特点的描述,搜集松鼠的各种动作、形象的图片并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松鼠的可爱和乖巧,激发他们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松鼠性格特征的描述,从而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动物等,并尝试用文字表达自己对这些事物的喜爱之情。借鉴文中的描述方式,通过开放式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和情感,同时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教师要对核心素养与人文素养有深刻认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求出发,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语文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最终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松鼠情怀人文
人文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小松鼠
松鼠
人文绍兴
松鼠
松鼠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