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现代贸易发展现状及机遇

2023-09-10 05:55谢婧婧徐聪
商展经济 2023年15期
关键词:贸易区周边国家南海

谢婧婧 徐聪

(1.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海南文昌 571300;2.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海南作为中国与南海邻近各国海上交通最便捷、海域连接距离最远的一个省,成为中国与南海邻近各国开展合作的先行者。建设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的现代化贸易区,海南可充分利用其“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与南海周围国家进行商品和服务贸易,既能提高海南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又可以使南海周围的一些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对南海周围的一些国家的生态环境,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社会事业的整体协调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构建海南和南海周边国家的现代化贸易区域

海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特区之一,在面向南海周边各国开展现代化经贸活动,打造“国际旅游岛”的进程中,要在开放上使用最新的、最直接的、最能体现其效果的方式,与南海周围各国建立现代化经贸合作联系。这将给海南带来空前的发展机会,使海南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使海南走进亚洲,进而走向世界,既是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也是实现“国际自由贸易岛”目标的必然选择。

1.1 南海周边国家的演变

当前,中国开展的地区经济合作中,同南海邻近地区的经济合作最为切合实际,发展速度也最为迅速、最有成效。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在“自贸区”的基础上开展的区域经济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目前正向纵深方向发展,成为推动两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推动东亚区域经济融合,是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利于利益方面的长远发展。

1.2 建设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现代贸易的意义

1.2.1 为海南及南海周边国家带来“以商促利”

“贸易创造”的意思是,当一个现代化的贸易区成立之后,因为各成员间的关税的废除,原本价格昂贵的国内商品将被其他拥有廉价商品的成员国所替代,导致各成员之间的双边贸易增多,部分货物的供应源由本国移至联盟成员,从而产生新的贸易。

1.2.2 使海南和南海周边国家获得投资增长效益

海南与南海近邻现代贸易合作区建成后,将对其实施投资优惠,促进其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地区内部的投资;二是吸引地区外部的投资。当一个国家相关公司的产品价格高于成员国时,一些公司为了寻找更便宜的产品,会将自己的工厂迁往该成员家,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该地区的投资增长中获益。为避免对其产品的歧视性,有些国家在现代化的贸易园区中投资建厂,这样就增加了外部投资。

1.2.3 实现海南和南海周边国家的规模经济

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之间形成了一个现代化的贸易区域,它以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企业在此投资,使得其产品的生产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特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量也不断增加,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个公司的生产规模变化通常会导致其平均收益发生变化,而要实现地区间的规模化,其条件是要有一定的市场规模效益。当一个国家形成了现代化的贸易区域之后,它将一些小型市场整合到了一个大的统一市场中,公司商品的市场范围就会随之增大,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各国都可通过商品的专业化分工来拓展自己的市场范围,从而改善资源分配,实现规模经济利益。

(4)促进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经济发展

海南与南海周边各国建设现代化贸易区域,有助于南海周围各国提升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双方将共同努力,使双方的经济体制安排和世界经济接轨,从而进一步推动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此外,双方还将为成员国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帮助成员国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提高各成员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反应能力,促进全球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

1.3 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合作情况

海南和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活跃的。海南同南海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海南同南海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有较好的发展态势;第二,在与南海周边国家的贸易额中,海南同南海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占了很大一部分;第三,海南同南海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中,加工贸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四,海南在与南海周边国家的贸易上,仍然存在着赤字;第五,外资在海南同南海周边国家的经贸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关系现状

随着海南与南海地区现代化贸易区的建立,海南与南海地区的贸易合作继续迅速发展,双方的相互影响和交流速度加快,合作领域和内涵日益扩展,双方的经济贸易关系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

2.1 进口口岸及种类集中

海南—南海现代贸易区是海南与10个南海周边国家建立起来的,该区域的建成给海南省在拓展与南海周边国家的现代贸易方面提供新的发展机会。根据《货物贸易协议》,海南及南海周围地区的原成员对其普通商品的关税将在2010年1月1日后降至0。到2015年,实现对海南及南海周围新加入成员国的普通商品实行零关税。这是大宗商品出口的机会。海南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各种优势,在南海周围的国际贸易中,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海南与邻近各国的经济结构互补,为南海地区的外商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资源,从而促进其发展。通过这种互补关系,可以有效降低其制造成本,改善其制造品质,提高其制造效率,为其在南海周围的外国公司带来更多收益。海南省在服装、农产品、建材、机械、医药、化工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南海周围的一些资源类产品如木材、石油、天然气、煤炭、天然橡胶等也有很大优势。

2.2 我国与越南的边界贸易额大幅增加

发挥对越边境贸易的有利条件,为海南特有的工业提供原材料,是海南扩大边境贸易规模的一个主要思考。椰果加工是海南的一大支柱产业,其年产值接近25亿元,税收超过10亿元,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海南本岛的椰果产量只有两亿多吨,而文昌城外和全省的一些食品厂都在大消费,造成了椰果原材料的短缺,每年的需求量在3亿吨左右,大部分都要从越南进口。此外,还增加了19.2万吨用于制浆造纸的桉木板材,总额193万美元。海南省的边贸以东方市、洋浦经济开发区为中心,进口货物比较集中,主要以无烟煤、椰子和椰壳纤维的进口商为主体,从事边境贸易的公司数量增加,贸易总量比较集中。

3 现代贸易的目标定位和总体思路

海南与南海周围各国开展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是其发展的出发点和基础。海南将利用建立南海周围各国的现代贸易区,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港口和物流网络、开展技术创新、加强金融支持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分工与区域合作,大力发展贸易和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力争将南海周围各国的现代贸易区打造成海南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让海南在南海周围各国的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随着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逐步向世界一流地区迈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进行现代贸易活动的总体思路。

3.1 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现代贸易的目标定位

我们要充分利用海南和周边国家的文化优势,深入发掘它们在气候环境、经济结构、民风民俗和社会风尚上的共性,建立起一条完整的经济发展链,推动海南和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构建“南海经济圈”,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及最具海南特色的外贸体系,实现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1]。此外,我们还应把海南的“天时”“人和”等优势转化为合作、竞争、发展的优势,使海南从“地缘中心”转变为“经贸中心”,成为“亚太经济区”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

第一,打造一个面向东南亚,紧靠北部湾,紧靠内地,以国际海运和物流为中心的区域物流中心。海南是我国对东南亚地区的主要贸易口岸,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对国家能源战略,中国—南海国家新型贸易区建设、南海开发、国际旅游岛建设、航天战略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要充分发挥海南的国际海上运输优势,主动开展海上运输,建设洋浦港区、八所港区、清澜港区、三亚港区,并以此为中心、发展以集装箱为主体,辅以能源、散装货物的海上运输,共同建设一个以北海、广州及其他口岸为中心的海上运输及物流中心。

第二,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热带岛屿休闲度假地,以及将东南亚与大陆与国外联系起来的国际性旅游区,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机遇,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努力推动旅游业发展,扩大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影响力。同时,利用其旅客进出口岸的优惠政策,以及海陆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优势,将海南打造成一个广聚高层次旅客的世界级的国际旅游岛,并形成一个由东南亚旅客经由海南流入大陆,而大陆旅客经由海南流入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旅游市场的枢纽。

第三,通过发挥两个市场的优势,建立一个以东南亚和大陆为纽带的出口加工贸易中心,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该中心将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贸易平台,提供各类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同时,该中心也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进驻,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海南为“结合枢纽”,将南海周围各国与内陆市场联系起来,通过“海南—南海—现代贸易区”(简称“加工贸易区”),吸引南海周围国家及内陆企业,构筑“三方联动”的产业结构,并将资源集成、加工生产、营销服务融为一体,打造具有高度国际化的产业链。正是在这样的互惠互利和互动发展中,海南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亚太经济圈中最富有生机的地区。

第四,着力打造东南亚、内地商品的国际物流中心,打造国际化购物中心。海南将依托“经济特区”制度、“国际旅游岛”政策、地理位置、岛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免税业务,加速洋浦、海口等保税区的信息化建设,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发展,为国际贸易提供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平台。推动南海地区乃至更广地区的内陆与南海周边国家的货物集散地,形成“汇聚海南,汇聚世界”的商贸购物乐园,引领东南亚与我国的经济发展。

3.2 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现代贸易促进的总体思路

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进行的现代化经济贸易,涉及的领域很广,方式也很多,要坚持针对性强、范围广、逐步推进、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各自的区域特色,凸显自己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效的合作机制,形成互惠双赢的良好关系。根据海南和南海周围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各自的国情,对各自拥有的比较优势及潜力优势的领域或产品进行分析,发挥各自优势,避免各自的短处,制定出促进双方经贸合作的总体思路。

第一,商品交易是最初且最重要的交易领域。虽然海南在资源、经济和产业等方面与南海周围各国相似,但各国和区域经济技术发展极不均衡,资源组成、产业组成、工业和工业产品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彼此间还具有很大的差异和互补性,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该区域的建设,将推动海南与南海周围各国的分工、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为扩大我国与邻近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规模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二,发展旅游业。海南作为世界级的热带岛屿休闲游憩地,将成为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的聚集地。同时,在海南还将享受到更多的国际旅客的入境、出境、消费等方面的优惠,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世界各国。东南亚各国旅客经海南到达内地,内地旅客经海南到达东南亚。海南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海南还将开发环南海周围各国的豪华游轮,为旅客提供更多旅游体验,让他们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海上旅行。并与一些世界一流的度假胜地(如印尼的巴厘岛和泰国的普济岛)结成密切的旅游合作伙伴,这将给海南和南海周围各国的旅游业和服务业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

第三,近代航运物流。近代航运物流是海南的一大优势,它不仅对南海周边国家的商品贸易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给海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如旅游收入、货物出口等。此外,海口保税区的建立、洋浦保税港区的建立及未来的加工贸易园区的建立都会为海南带来更加强劲的物流动力。现代物流业是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商品交易,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改善当地经济结构。这也是海南同南海周边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海南应进一步加强物流业的建设,发展多元化的交通组织和运输方式,加速与南海周边各国的对接,建设一个面向南海周边各国,背靠内陆的区域国际物流业中心。充分发挥洋浦、八所、海口等港口的优势,大力发展以石油、钢铁、煤炭、化工、农产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中心。

第四,文化、教育事业的交流。这是一个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领域。海南应充分发挥东南亚地区的琼籍侨胞数量多的特点,通过举办一批文化交流项目,进一步加强海南同南海周围国家在教育、卫生、体育、文教等领域的合作。积极开展与南海周围国家的文化、教育等服务的交流,设立区域文化交流基金,并组织青年到彼此的大学进行深造,开展南海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研究。海南师范大学得到中国汉语办公室的重视和支持,先后在印尼、泰国等地成立了孔子学院,并派出华文志愿者,在地方开展汉语教育,为推动南海周边国家的文化教育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代化贸易区域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强化与南海周围各国的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4 有关海南省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区发展的建议

第一,针对越南及其他邻国,运用国家有关边界经贸发展的方针,如洋浦、东方、三亚等地建立边界城市,持续开展边界商贸等,加强其与邻国的睦邻关系;第二,在海南建立“中国-南海经济园区”“飞地园区”等,实现出口商品的“两线作战”,提升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间的贸易交流水平[3];第三,把海南与越南的对外贸易作为突破重点,以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作为切入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现代化对外贸易;第四,因为海南地理位置优越,既紧邻中国内地,也紧邻南海沿岸各国,所以我们可以吸引更多来自南海沿岸各国的公司来海南开拓中国乃至东北亚市场,拓展其发展空间,并在石化、港口、航运等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第五,全方位推动旅游领域的合作、港口物流领域的合作,以及现代化、高效的农业领域的合作。

4.1 政府要坚定多边贸易合作信心,推动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海南省应深刻认识到南海周边国家的重要性,推动海南同南海周围各国的现代化贸易,增强海南现代化贸易的自信,以现代化经贸合作为引领,全方位地推动和巩固海南同南海周边国家的合作。在“全球”“区域”和“双方”三个层面开展双边合作,加强对南海周边各国的剖析,将双边合作的发展与国际合作的深入作为推动海南省与南海周边各国合作的动力。

4.2 政府要制定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多边贸易、市场开发和经营的策略

贸易区给海南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我们要把握好海南与南海毗邻各国贸易区所带来的新机遇,适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第一,要及时掌握“海南—南海”贸易区减税的时间安排,掌握“海南—南海”贸易区的相关规定,并针对贸易区所产生的新变化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第二,要增强对市场的开拓意识,做好长远的策略规划,分析南海周围国家的市场前景,努力提高公司在新的市场中的品牌形象,主动开拓其他市场的商业渠道,选择合适的商业伙伴;第三,要防止恶意竞争,防止无良商家向新的市场输出假冒商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维护;第四,要入乡随俗,不能单纯地模仿当地的企业文化和营销方式,要在新的市场中大力培育出杰出人才。

4.3 重视商会和私营企业在发展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多边贸易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一,在同南海周边国家开展双边经贸活动时,商会起到了促进双方互惠合作、促进双方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二,推动海南省与南海周边国家的产业协会间的协作,推动产业对接和发展。

5 促进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现代贸易政策性建议

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的现代化贸易区,是海南利用“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在南海近邻地区开展投资、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良好平台,对推动和增强我国与南海邻近地区的现代化经贸合作与发展,推动海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高海南地区的综合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将海南和南海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联系起来,并将其融入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整体规划中。本文就如何在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进行现代化经贸合作,从政策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5.1 建立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工业合作机制

在构建现代贸易区之后,受利益驱动,将会在更大范围的贸易区进行经贸合作和交流,从而使其能够在更大范围的市场和资源上进行相互补充,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使其成为一个产业协作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海南—南海”近海航线的优势,以区域协作推动港埠、产业群的发展。

5.2 创建临海工业园区

发展加工贸易是海南同南海周边国家进行经济交流的主要途径和出路,海南省立足于南海周围各国和我国内陆两个市场,利用区位优势、国际旅游岛建设机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和边境贸易政策,搭建起海南—南海近岸现代化贸易区海南区域的产业协同机制。

5.3 支持外贸公司创设出口品牌

海南省要加大与南海邻近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大力发展旅游业、海洋渔业、港口物流、新兴产业等“两大一高”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依托大型企业,发挥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在扩大海外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外贸中小企业,发挥海南—南海现代贸易走廊的作用,加大在南海周边区域的投资力度,构建外贸企业集群。要借鉴广东“四小虎”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成功经验,制定“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名牌策略,树立本土的外贸品牌。

5.4 组建北部湾航运集团

海南省在全国各省市中拥有最多的行政区划和权限。在海上开发油气资源,在南海建立区域性物流中心,都需要有强有力的海运组织和运输网络作为支持,因此要加快组建海南港口船运公司,加强船运体制改革。开发多元化海运模式与航线,建立专门的集装箱泊位与码头,加快建立自由贸易港,使海运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能进行全方位的衔接,并在洋浦等地引进国外大型船舶企业,从而提高海南海运的整体实力与竞争能力。

5.5 加强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的基础性研究

在南海地区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需要做大量的基础调研和详细研究。海南省在发展“海南—南海—近海”现代贸易、海南建设“南海近海”等方面,应抓住“近海”“近海贸易”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其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这也是一个举国上下都关心的问题。随着现代化贸易区的建立,海南省同南海周围各国之间的贸易必将更加方便,通过自由竞争,可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海南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南海周围各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增强对建立“海南—南海周边各国”区域重要性的了解,掌握现代贸易区内有关投资、贸易的各项政策,充分利用现代贸易区域内的各种有利条件,使海南成为中国—南海周边国家现代化贸易区域的先导,推动海南省同南海周围各国的经济贸易健康发展,促进海南科学的、可持续的、协调的、跨越性的发展。

6 结语

大数据环境下,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现代贸易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会。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海南可以更方便、更有效地同南海周边国家开展经贸往来;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海南和南海周边国家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市场优势,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开拓新的市场。相信海南及南海周边国家能够更好地抓住国际市场发展机会,更好地开展现代贸易。

猜你喜欢
贸易区周边国家南海
南海明珠
北海北、南海南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南海的虎斑贝
南海随笔
米兰全球展之莫斯科展: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的标杆性家居盛会
珠海横琴贸易区的发展前景探讨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将惠及周边国家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周边国家媒体研究
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看云南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