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古族舞蹈语汇的创新
——以蒙古族舞蹈《出走》为例

2023-09-12 14:30孙赟德
艺术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出走语汇现代舞

□ 孙赟德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中,舞蹈作为其中一种特殊的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在中国舞蹈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族舞蹈保留着独特风格并不断发展。随着近现代文化的冲击与融合,舞蹈作为文化交流的产物,在表现形式和表演方式上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任何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的点滴,舞蹈也不例外。在《出走》这部作品中,舞者充满激情的表演让观众能最直接地感受到舞蹈想传达的情感。在这部作品中,人物内心刻画、动作编排和音乐都体现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风格以及编导对生活的个人理解。同时,以现代舞的元素进行融合创新,向观众展示了一段兄弟二人即将离开故乡,向未知的世界拼搏、追逐梦想的故事。

《出走》是一部兼具民族特色又有现代舞风格的作品,用传统的语汇来彰显蒙古族舞蹈特有的民族味道,保留了民族舞蹈的精髓,又加入了强烈的现代舞风格,体现出编导对蒙古族舞蹈的认识和探索,是在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胆尝试。在作品创作中,编导在传统民族舞蹈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舞的风格,加入了现代舞动作元素。整个舞蹈既保留了蒙古族传统舞蹈风格,又有强烈的现代舞风格,符合现代人对舞蹈艺术的追求。

一、舞蹈《出走》作品分析

(一)创作背景和内容分析

蒙古族舞蹈《出走》是由万玛尖措编创,并与刘福洋一起演绎的作品。该作品将蒙古族传统舞蹈语汇与现代舞相融合,讲述了兄弟二人在离别前对故乡的难舍以及对亲人的难分,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和“走”与“留”的徘徊后,毅然决然地踏上逐梦道路的心理变化过程。

万玛尖措是安多藏族人,自小受家庭影响接触藏族舞蹈,13 岁从家乡青藏高原黄河边的卡里岗村来到北京求学。通过学习积累,他对民族民间舞蹈和现代舞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对民族民间舞蹈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也有了自己的思考。编导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常年离乡在外求学的思乡之情以及家乡父辈们外出闯荡的经历,还有对新民间舞的认识和探索。

《出走》这部作品是表现一对兄弟在即将离别故土外出闯荡时,对故乡的不舍以及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向往,是两种情绪的激烈挣扎。兄弟两个是留下来守护生他养他的故乡,还是作为男子汉勇敢地走出去,这种内心的矛盾纠葛成为这个作品最大的闪光点。表演者用最真挚的感情、娴熟的技巧和舒展的舞姿,展现出蒙古族男儿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也将蒙古族男儿离开家乡的内心矛盾和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与之产生共鸣。

(二)舞蹈动作分析

动作是人们进行交流交往的手段之一,包括五官位置的变化、角色肢体位置的变化和角色与所处环境相对位置的变化,用于表达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舞蹈动作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具有一定的传情达意的表达功能。这些动作可以是具体的肢体及面部动作,也可以是引起人们感同身受的抽象画面。

蒙古舞有挺胸立腰、拔背敞胸、上身略后倾、颈部稍后枕、目光远视、气息下沉、刚柔相并的体态特征,非常强调脚、膝、腰、胸、手、头、肩、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蒙古族舞鲜明的动律特点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腕部以脆韧的上提、下压来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加上丰富的肩部流动动律和眼神的灵活处理,时而极目远望,时而俯望前方,胸部的挺收、横拉、后靠、前后上下扭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激情奔放,稳重有力,节奏欢快,多变的肩部动作极具表现力,时而连续灵活,时而简单有弹性,能准确表达草原人的情感世界。蒙古族舞蹈中手臂的线条体现了“圆”的美,从躯干到指尖形成了整体的弧线。运用不同力度的手臂,既能展现溪流的细腻,又能模拟海浪和雄鹰的潇洒。

在《出走》这部作品中,编导使用了现代舞顿挫的呼吸和松紧的用力方式,使舞蹈动作显得更加自然流畅,收放自如。现代舞元素的加入并没有破坏整个舞蹈的风格特点,反而使蒙古族舞蹈特有的韵味得到了强化,同时使情感表达也得到了更有力的宣泄。例如,舞蹈中“跪”的动作、“滚地”的动作等,都凝聚了强烈的情感波澜。在对家乡的留恋不舍中,二人艰难地走出草原,走向未知的世界,这充分体现了蒙古族舞蹈中“趟”与“拖”的动作元素。舞蹈也运用了现代舞的呼吸方式,用顿挫的呼吸来控制舞蹈动作,在长呼吸时舞蹈动作便长时间延续,在短呼吸时舞蹈动作戛然而止,一停一放之间,舞蹈的韵律和舞蹈的线条就凸显出来。

二、《出走》中舞蹈语汇的创新

(一)主题动作舞蹈语汇的创新

《出走》作品的编导以年轻人的敏锐捕捉到当下的一个重要社会现实问题——出走。农村人大量进城务工,为了生存,人们告别故乡,告别亲人去城市。该作品表现了俩兄弟离别家乡时矛盾痛苦的心理挣扎。这一主题无疑为民间舞表现现实题材做出了榜样。这个作品的动作语汇是用现代舞的观念解构民间舞蹈动作的一个典型,在呼吸、动作发力、人物的表情上都大量运用现代舞的元素。作品在舞蹈形象上也做了改变,过往牧民剽悍粗犷的形象被淡化,整个作品在幽暗的氛围中舞动,突出肢体语言的表现力。又因为现代舞元素较多,所以这个舞蹈看上去是借用现代舞的一些动作元素所创作的蒙古族舞蹈作品。不同于《奔腾》,这类作品在编排中虽然能看到编导很强的主观意识、情感倾向,但并没有解构民间舞赖以生存的动作风格的内部结构,主要是在主题的提炼和作品的结构方面下功夫,突出该民间舞的风格特点。万玛尖措的创作思路不同于其他编导,即编导的主观意志放在舞蹈的民族性、风格特点,为了表现主题可以全然打破舞蹈风格的约束。

在主题动作的编排上,编导突出了“跪”这一动作。在舞蹈中“跪”就烘托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每一次的“跪”都是一次情感的宣泄。此外,利用蒙古族舞蹈步伐“趟”与“拖”的特点来表现人物对故乡和亲人的挂怀与难以割舍之情,传统蒙古族舞蹈语汇与现代舞表达方式在其中彰显,不仅没有丢掉蒙古族舞蹈本身的韵律,还将舞蹈中所要传达的情感以肢体的方式尽情展现。这一跪的动作凸显了兄弟二人对故乡的深深留恋,深化了作品内涵。其中一个大幅度动作的跪,即在凌空跳起落地时以双膝直接跪地,力度强,幅度大,让观众为之震撼,被兄弟二人的真实情感所打动。编导大量利用现代元素来把控蒙古族舞蹈动作,将两者自然融合,利用现代舞的呼吸和顿挫,使动作流畅自然,同时也凸显了蒙古族舞蹈特有的韵味。最后在无声的配乐中,将哑剧与舞动动作相结合,将人物和人物关系交代得十分明了,既点明了舞蹈主题,又说明了舞蹈的主要矛盾。

虽然《出走》弱化了现代舞的元素,但还是掩饰不住蒙古族舞蹈中那种“追逐”“扭动”的身形,因为动作缓慢,占用空间很大,所以显得格外端庄。“柔臂”和“拖步”在舞蹈中也被广泛运用,这是蒙古族舞蹈特有的一种舞蹈形式与精神兼备,充分体现出蒙古族舞蹈刚柔结合的动作规律。

(二)技巧动作舞蹈语汇的创新

随着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舞蹈技巧在民族民间舞蹈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舞蹈艺术的重要体现手段之一,具有强大的艺术影响力。现代舞中的技巧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民间舞去学习运用,将现代舞技巧中的收缩与延伸、放松等技巧运用到民族民间舞中,能够使民族民间舞不断与时俱进,蓬勃发展。

《出走》运用了现代舞蹈中的地面技巧,尤其是跪地动作,下跪时,它利用各种重力下沉动作随势下跪,使舞蹈动作更加流畅。这种现代舞的跪地动作改变了传统蒙古族舞蹈的动作质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洒脱大气,丰富了蒙古族舞蹈在地面上的表演。该舞蹈还结合了蒙古族柔臂元素和双人舞的配合绕圆等动作,其中,俩兄弟在面对离别家乡的不舍而又必须外出拼搏的矛盾冲突的拉扯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作品在蒙古族舞蹈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的现代舞蹈风格。

《出走》巧妙地运用双人舞来体现游子在外矛盾、踌躇的情感,看似两个人的表演其实是在刻画一个人的多种心境,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活动通过肢体语言展现出来。在舞蹈一开始,拜别故乡后,哥哥拉着弟弟上路,可弟弟仍然无法忘怀故乡的一切,久久不愿离去。这时,编导采取时间、空间上的调度来凸显兄弟间的对话,空间上动作多采取了高低层次的快或慢的转变以及路线上的连续调动,在时间上将舞蹈动作与弟弟内心的眷念不舍与哥哥的毅然决然相搭配,在动作的质感与速度快慢中体现。

《出走》这部作品正是因为运用了现代舞技巧中的收缩与延伸、放松等技巧,才使兄弟二人性格对比更加强烈。

三、对舞蹈《出走》的反思

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我们应该对它进行创新传承。《出走》这部作品通过对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艺术表达方式和表演形式的调整,加入具有现代舞元素特点的舞蹈语汇,这一点做到了与时俱进。在将现代舞元素融入蒙古族舞蹈的过程中,最突出的是现代舞呼吸的顿挫和收放松紧的发力。这样的结合在提高了舞蹈动作流畅度的同时,也使蒙古族舞蹈最具特点的豪放与动作间充满洒脱的风格得到了强调,给人一种收放自如之感。

舞蹈《出走》是蒙古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秀作品,既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必然,又是未来文化融合的趋势。对于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的融合,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然后将现代舞中好的元素充分融入,探索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民间舞蹈,将民族民间舞蹈更好地发展下去。《出走》是一部极为特殊又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它体现了舞蹈家对新民间舞蹈的认知与探索。总之,在民族民间舞的创作上,选择这类题材的还是相对少见。从此角度来看,《出走》这一大胆尝试可以说是成功的,是蒙古族民间舞蹈创新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部作品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成功范例,它体现出多种元素相融合的优点,《出走》的成功给相应作品的创作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考依据。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在各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代表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条件、思想意识和民族文化价值。因此,随着时代的变化,民族舞蹈编创最重要的就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保存固有的精髓,融入现代化社会中经济、生活与生产等各方面的元素,丰富内容与层次,使之充满个性化,富有民族感而又不失时代感。

《出走》这部作品将现代舞元素融入蒙古族舞蹈,在保留蒙古族舞蹈风格的同时,加上现代舞收缩放松的舞蹈技术技巧和独特的呼吸方式,改变了蒙古族舞蹈节奏,并将现代舞地面技巧动作融入蒙古族舞蹈,丰富蒙古族舞蹈在地面上的表演。《出走》是一部民族风格与现代舞风格的一次完美结合的作品,舞蹈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大背景相融合,在民族舞蹈的个性基础上加以创新,这一融合创新恰到好处。同时,《出走》的创新是中西合璧的历史必然,也是文化融合的未来潮流趋势。当然,与现代舞相融合创新的民族民间舞蹈,在表达的过程中不仅要将自身的精华全部表现出来,还要合理地将现代舞的元素融入其中,这对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出走语汇现代舞
感恩
福安土白语汇的语言年代学考察
浅析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前景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微“出走”,给生活一个休整期
JUST DANCE
论现代舞气息在现代舞课堂中的重要性
浅谈现代舞训练中呼吸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