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的故事

2023-09-13 11:08李井奎
南风窗 2023年17期
关键词:蜀汉雪糕三国

李井奎

暑期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和两个女儿去家旁边的便利店买雪糕,便利店的营业员叔叔很喜欢她们,就对她们说:“叔叔送给你们两块雪糕,不收你们的钱,免费送给你们俩。你们自己挑,挑什么样的都行。”她俩谢了那位营业员叔叔后,很认真地挑了起来,挑了许久才选好。从便利店出来后,大女儿说:“叔叔说雪糕免费,其实并不免费。”小女儿马上跟着说道:“嗯嗯,没错!我要是选我最喜欢吃的梦龙雪糕,就不能选我也很想吃的和路雪雪糕,它的味道只是差了一小点而已。”

没错!便利店叔叔免费送的雪糕其实并不免费。一项选择的成本就是,你选中了这个选项,就不得不放弃的其他选项中对你价值最高的那一个。当我女儿选中了梦龙雪糕时,她们就不得不放弃本来也可以选择的和路雪雪糕。

经济学的这个成本概念,从根本来说,还是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写过一首深邃的哲理诗—《未选择的路》。无论作者写这首诗的心境是怎么样的,我第一次读到它时却是心头一震,为这人生的短促和不能遍尝各种人生的体验而感慨不已。当我们身处人生刚刚起步的青少年時期,“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会有一种踌躇满志的豪迈。这人生就如那片郁郁葱葱的黄树林,难以望穿未来道路终点处的风景。生命,是如此稀缺,它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你选择了其中的一条人生路径,也就失去了去体验任何其他人生路径的可能性。而另外那些人生路上的最美风景,就是你所选择的人生道路的“机会成本”。当你走到人生的暮年,回望自己的一生,或许会感叹当年站立在人生的岔路口时所作的选择。

人生,是一系列选择的结果。经济,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不仅做选择的个人有机会成本,国家也会有机会成本。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制度前提下,所能用于生产的经济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这个国家把这些有限的经济资源用在了某些产品的生产上,它就无法再把它们用于其他的产品生产。

我们以三国中诸葛亮丞相治理的蜀汉来说吧。在三国中,蜀汉地处天府之国,而且四川盆地易守难攻,国土面积虽然小了一些,但以诸葛亮的治国才能,完全可以把蜀汉打造成三国中最富裕的国家。国家富有,人民生活幸福,这不是最美好的事吗?但诸葛亮却一定要连年用兵,六出祁山,北伐曹魏。诸葛亮去世后,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战略,继续对曹魏用兵。连年的北伐,不仅劳民伤财,还掏空了蜀汉的国力。蜀汉是三国中灭亡最早也是最快的一个,这恐怕与诸葛亮的立国方略有关。

蜀汉作为一个国家,即便是天府之国,经济资源也总是有限的,用来发展民生的资源多了,用于发展军事的就会变少。也就是说,蜀汉不能既要“大炮”,又要“黄油”。要打仗,就要制作“大炮”等武器;要发展,就要提供“黄油”等民生物资给老百姓。最后,诸葛亮选择的是“大炮”,原因就是他在《后出师表》中写下的第一句话:“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也就是说,天下只能有一个“汉”朝,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讨伐之,这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诸葛亮为蜀汉这个国家定下的北伐方略,其机会成本就是牺牲掉的蜀汉人民的幸福。三国后期吴国的谋臣薛珝出使蜀汉,回来对吴主孙休奏称:“入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有菜色。”“民有菜色”四个字,真切地说明了蜀汉的老百姓生活过得是多么艰难,这就是蜀汉北伐战略机会成本的表现。

猜你喜欢
蜀汉雪糕三国
雪糕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脆皮雪糕好好吃
疯狂雪糕“战”
三国乱谈(1)
雪糕
蜀汉“大赦”初探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