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新时代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2023-09-13 01:14李长平
创造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物文化遗产文明

◆ 李长平

2023 年6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发展传承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继党的二十大对文化自信自强作出战略安排之后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为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学好精神明方向

在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的广袤大地上,文化遗产星罗棋布、灿若星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高度,全方位下大气力予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亲自推动,他的多次调研、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贺函信件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文化观,无不体现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涵养。2022 年5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具有鲜明政治性、深刻思想性、长远战略性、现实针对性和切实操作性。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放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系统学习、深刻领悟,扎实抓好贯彻落实,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以文化遗产探源深掘、保护管理、传承创新、“活化性”利用的优异成绩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二、护好“基因”畅“血脉”

文物、古籍、“非遗”等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和全人类的文化精粹。二十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王巍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表明:距今10000 年前的农业生产使各地出现了小型的定居村落,为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距今8000 年左右,社会已经出现分化,开启了文明起源的进程;距今6000 年左右,人口显著增加,出现中心性聚落,出现了战争,社会分化加剧。虽然没有形成国家,也没有进入文明时代,但已进入文明起源加速阶段;距今5500 ~5000 年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等级制度出现,王权具有组织开展大规模公共建设能力,良渚早期国家建立在宗教、政治、经济、军事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距今4300 年前后,中华各地的文明进程出现转型,中原崛起成为重要特征;距今4000 年前后,夏王朝建立;距今3000 年左右的西周初年,周王通过“封邦建国”,册封自己的至亲和功臣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实现了王朝对王畿之外广大地区的稳固统治;2200 年前的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华文明进入到大一统国家的文明阶段,开启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新阶段。

面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元融合的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如何把我们的精神标识和文化根脉保护好、维系好,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重大任务。我们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在文物保护方面,要强化系统保护、整体保护、科学保护,实施好石窟寺保护利用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做好大中小不同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在古籍保护方面,要完善古籍工作体系,提升古籍工作质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贯彻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以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为抓手,坚持保护为先、合理利用相结合,聚焦保护、研究、传承、发展、传播保护制度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

三、建立机制强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敬畏历史、敬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能做历史虚无主义者、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要加强党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全国人民对文化遗产管理保护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坚持依法保护,全面落实法定职责;坚持守正创新,尊重文化遗产基本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坚持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凝心聚力的工作导向。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要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顶层设计已经展开并深化,成效十分显著,但有的地方在贯彻执行和结合地方文化遗产实际卓有成效开展工作方面还有差距。二是要有普查调查、记录建档的工作机制。文化遗产由于体量大、种类多,“非遗”作为活态存在又难以把握,要摸清家底,就要把阶段性普查和重点项目调查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有关记录,让每个项目档案翔实可靠。三是要有稳定的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和重大项目及时报告追加专款机制。四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项目传承人(单位)认定管理制度,让从事文化遗产管理的人员变成行家和专家,让传承人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壮大传承队伍。五是要有一个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规划。传承项目与基础配套相结合,区域性整体保护与传承体验设施相结合,打造文旅项目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突出短期目标,明确中期工作重点,部署长期工作任务。六是要营造一个文化遗产传播普及的良好环境和交流互鉴的良好平台,加大文化遗产传播普及交流交融力度。七是要有一个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责任落实和追责问责机制。

四、抓好融入促“活化”

新时代,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凝聚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使命。截至2021 年底,全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 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 个、备案博物馆6183家。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 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 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 万多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 名。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3026 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3 家、世界遗产56 项,位列世界第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42 项,位列世界第一;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1800 余件(套)。如何让这些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大课题和核心任务。

楚雄福塔(李长平 摄)

抓好融入促“活化”,首先,要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对可移动的文化遗产,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再现其空间状态,并将其转化为人们视觉可知可感的现场实践;对于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可以使用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的技术手段让人们感受身临其境的妙趣,用这种无损利用方式来实现文化遗产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其次,要讲好文化遗产中国故事。2022 年11 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一杯“中国茶”,清静和雅、和而不同、谦和礼敬。品茶香不仅品其味,而且品中国文化,以茶会友。要抓好茶文化传播、茶产品出口,进一步提升茶产业规模和质量。再次,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充分阐释古代丝绸之路、利用文化交流年等方式把传统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给沿线世界人民,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深挖文化遗产价值中的独特创造、理念追求、鲜明特色、文化精神、文化情怀和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最后,要促进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的有机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培育新型文旅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从业态、产品、市场、服务、交流交融、消费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文旅产业的新引擎带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文物文化遗产文明
文物的栖息之地
请文明演绎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漫说文明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对不文明说“不”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