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堤顶兼做公路建设项目防洪评价研究

2023-09-14 21:30瑜,褚
治淮 2023年7期
关键词:堤顶行洪涵洞

董 瑜,褚 洋

(1.枣庄市政建设集团股份公司,山东 枣庄 277000;2.枣庄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 枣庄 277000)

1 工程概况

京杭运河枣庄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马兰大桥以上)应急通道(变更)工程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韩庄运河右堤,为2022 年山东省重大项目——京杭运河枣庄段(马兰大桥以上)二级航道整治工程的一部分,是该段航道的应急救援道路。为改善堤顶道路交通条件,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提升运河航道应急救援和防汛抢险效率,需在运河堤顶建设应急通道。马兰大桥以上应急通道长24.01km,位于韩庄运河右堤堤顶,道路起点为济宁和枣庄市界,向东沿运河右堤堤顶经京台高速、京沪高铁、G206 国道、万年闸后,在马兰大桥到达道路终点。应急通道按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建设,道路总宽13m、路面净宽12.0m,对7 处不满足路基宽度的堤防向背水侧进行拓宽,对3 座穿堤涵洞背水侧接长洞身,对2 座穿堤涵洞拆除重建。堤防拓宽按照韩庄运河规划100 年一遇防洪标准、1 级堤防标准要求进行建设,接长及重建涵洞设计防洪标准为100 年一遇,排涝标准为5 年一遇。

2 河道基本情况

韩庄运河现状防洪标准为50 年一遇,堤防级别为2 级,设计堤顶高程为50 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加2.0m超高,现状堤顶道路状况不良,部分路段雨天泥泞无法通行。根据《沂沐泗河洪水东调南下提标工程规划》,拟将韩庄运河防洪标准提升为100 年一遇,采用开挖、加固堤防的方式使韩庄运河设计行洪流量达到4600~6000m3/s,韩庄节制闸下~苏鲁省界设计水位为36.01~29.20m,堤防级别为1 级,堤顶宽度8m,迎、背水侧坡比1∶3,设计堤顶高程为100 年一遇洪水位加2.5m 超高。韩庄运河规划100 年一遇洪水位不高于50 年一遇洪水位,基本与其持平。

3 防洪分析计算

3.1 下穿辅道壅水计算

本工程无临河侧堤防加宽,仅在京台高速桥下滩地设下穿辅道占用一定的行洪断面,对运河行洪产生了一定影响,需计算辅道在运河现状50 年一遇和规划100 年一遇防洪标准下的阻水比、壅水高度等参数。下穿辅道总长1km,宽7m,沿辅道选取6 个河道断面,采用《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中6.4.14 公式进行计算的各断面阻水比为0.05%~1.53%,最大壅水高度0.02~0.63cm。

3.2 穿堤涵洞基底应力和过流能力复核

本工程将堤顶路由防汛道路提升为二级公路,相应汽车荷载为公路-Ⅰ级。采用纬地涵洞软件计算复核后沿线13 座穿堤涵洞地基应力均小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满足应急通道汽车荷载要求。

对5 座涵洞接长或拆除重建,需复核采取措施后涵洞过流能力是否满足农田排涝要求。根据各涵洞排涝面积,利用排涝模数法计算5 年一遇排涝流量;结合涵洞结构尺寸和上下游水位,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附录M 判别涵洞流态并计算过流能力。经计算,采取措施的5 座穿堤涵洞过流能力均大于5 年一遇农田排涝流量,满足排涝要求。

4 防洪综合评价

4.1 与有关规划符合性评价

本工程对韩庄运河右堤堤顶道路提升改造,对堤防背水侧按照1∶3 坡比拓宽,不在临水侧加宽堤防占用行洪断面,设计路面高程高于现状堤顶高程和规划100 年一遇防洪标准下的堤顶高程,设计道路宽度13m 大于规划堤顶宽度8m,路基和穿堤涵洞回填土压实度不小于0.95,满足规划1 级堤防压实度要求。工程建设不占用运河行洪断面,不影响河道行洪能力和输水流量,符合《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和《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提标工程规划》的要求,不影响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的实施。

4.2 防洪标准和有关技术要求符合性评价

应急通道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路面不低于韩庄运河50 年一遇和规划100 年一遇防洪标准下的设计堤顶高程。因此,应急通道满足《防洪标准》(GB50201-2014)中二级公路防洪标准为50 年一遇的要求。

4.3 对河道行洪安全影响评价

应急通道对韩庄运河右堤堤顶道路提升改造、堤防拓宽均在背水侧进行,没有在临水侧加宽堤防占用运河行洪空间,不影响运河的行洪能力。

本工程在京台高速桥下滩地设下穿辅道,占用了一定的行洪断面。根据壅水计算,在韩庄运河现状50 年一遇和规划100 年一遇防洪标准下,下穿辅道各计算断面最大阻水比1.53%,最大壅水高度0.63cm,阻水比和壅水高度均较小,故对河道行洪能力影响较小。为进一步减少壅水影响,建议采取断面补偿措施。

4.4 对河势稳定影响评价

本工程对堤防拓宽均在背水侧进行,没有改变堤防走向,堤防临、背水侧作为路基边坡采用植草护坡和浆砌石拱形骨架防护,拆除重建的2 座穿堤涵洞洞身段按不小于1 级堤防、不小于0.95 的压实度进行压实并恢复堤防原有走向,不影响运河河势稳定。

4.5 对堤防安全和其他水利工程影响评价

本工程对现状堤顶道路提升改造,对不满足路基宽度要求的堤段背水侧按1 ∶3 边坡进行拓宽,堤防拓宽增大了堤身断面,对堤坡采用植草护坡和浆砌石拱形骨架防护,有利于堤防运行安全。拆除重建的2 座穿堤涵洞需局部开挖堤防,穿堤段洞身按照1 级堤防、不小于0.95 的压实度进行压实;3座背水侧接长洞身的穿堤涵洞无需开挖堤防,不影响堤防运行安全。因此,工程建设不影响运河右堤运行安全。

根据涵洞基底应力和过流能力复核,13 座穿堤涵洞地基承载力满足应急通道二级公路汽车荷载要求,采取措施的5 座涵洞过流能力大于5 年一遇农田排涝流量,不影响涵洞排涝能力的发挥。因此,本工程建设对穿堤涵洞影响较小。

4.6 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防汛抢险影响评价

本工程将堤顶道路提升改造为沥青路面二级公路,路面宽度由3~6m 拓宽至12m,对背水侧上下堤坡道进行混凝土硬化,优化了堤顶交通条件,有利于车辆通行安全,提高了堤防日常巡查和防汛抢险效率,有利于堤防运行管理和防汛抢险。

本工程建设单位与河道管理单位签订了《应急通道工程建设管理框架协议》。工程建设完成后堤防仍由韩庄运河水利管理局管理,负责堤防日常管理、防汛抢险,建设单位负责堤顶道路的日常养护、维修和交通管制,保证道路完好。本工程建设管理方案合理,对堤防运行管理有利。

应急通道主路穿京台高速通道涵洞、京沪高铁桥和G206 国道桥处道路净空分别为4.65m、7.81m和5.55m,大于防汛抢险道路净空4.5m 的要求,不影响防汛抢险车辆通行。

5 消除和减轻影响的补救措施

为减少下穿京台高速桥的滩地辅道带来的水位壅高、局部流速增大等影响,按等效替代原则在右岸滩地采取切滩补偿措施,并对切滩边坡进行护砌。切滩范围为辅道下堤起点至下游上堤终点,滩地长度820m,切滩宽度3m,边坡1∶3,切滩断面与现状河槽采用10m 渐变段衔接,对河槽切滩边坡采用30cm 厚金属丝网护垫加预制C25 连拱护坡防护。

6 结语

本文根据应急通道设计资料和河道流域情况,依据相关规范、规程,对因项目建设造成的防洪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综合评价了项目在规划符合性、河道行洪安全、河势稳定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减少防洪不利影响的措施,为工程建设和许可提供依据。本工程作为堤顶兼做公路工程的典型项目,建设方案已经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准予行政许可,项目正在建设实施。当前,各地堤顶兼做公路类型的涉河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为保证河道防洪安全,建设单位应重视防洪评价工作,使项目科学、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堤顶行洪涵洞
封面照片说明
强夯法施工对高填方涵洞稳定性影响分析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单独运用时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研究
水利名词:子埝
浅析涵洞的种类及特点
堤顶防汛道路维修改造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GPS控制网在大型河流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头屯河水库泄水涵洞除险加固浅析
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的构造及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