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浅析

2023-09-15 02:28天津市宝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宋秀祎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6期
关键词:宝坻区稻谷植保

天津市宝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吕 峰 宋秀祎

○天津市农业质检中心 宋 樱

天津市农业发展中心 张宝乾

宝坻区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微碱性,是天津市水稻主产区。随着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宝坻区水稻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特别是2018年天津市启动小站稻振兴计划,宝坻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48 万亩,超过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在天津市水稻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宝坻区水稻机械化发展现状

1.水稻耕种收基本实现机械化。从2006年开始,宝坻区不断探索水稻机械化技术应用,从水稻育秧环节开始引进水稻机械化技术,通过试验示范,组织现场观摩会,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多种方式,育秧成套设备、水稻插秧机、水稻收获机等装备得到广泛应用。对部分生产条件差的稻田进行提升改造,实现了沟渠相连、道路相通、排灌方便、节水灌溉,为农机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耕整地、育秧、插秧、植保、收获等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在此基础上,宝坻区总结制订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为全区大面积示范、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宝坻区水稻插秧机保有量620 台套,水稻收获机保有量900 台套,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了99%以上。

2.大力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水稻机械化技术的成功示范、推广和应用,使得一大批适合水稻生产需求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在宝坻区蓬勃发展起来。宝坻区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强化资金支持,加强典型引领,全区水稻生产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以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为主要依托力量,通过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实行从种到收的一条龙服务,彻底解决了无机户用机难、有机户作业难的问题,保证了作业面积和作业效果,缩短了农时,更好地做到了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对水稻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使水稻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3.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提升水稻机械化技术水平。宝坻区从2021年开始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既可减少稻田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又可通过养殖螃蟹、泥鳅、小龙虾,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宝砥区成立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服务小组,分镇包片、进村入户,开展设施建设、苗种引进投放、生产管理、病害防治、质量安全等技术指导,解决养殖户实际难题。还引进了水稻插秧侧深施肥一体化技术和低空航空植保技术,实现了精准测深施肥和低空植保喷药,提高了40%的肥料利用率,减少了50%农药用量,净化了稻田和周边水域,提升了水稻和稻田蟹的品质。

2022年,宝坻区又引进了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技术,有效降低驾驶员作业强度,延长作业时间,田间作业效率提升15%。导航系统作业精度高,减少了错行和漏行的情况,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避免了插秧机和收获机往复线的重叠,节省了时间、燃料、秧苗等农业生产成本。通过农技人员的示范宣传,越来越多的稻农也开始接受这种看似高大上但很好操作的新装备。

二、宝坻区水稻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水稻机械化作业质量有待提高。一是水稻机收损失率相对较高。宝坻区水稻收获一般在10月中下旬开始,水稻基本全熟,籽粒含水率在10%-13%,而且稻谷中的营养物质流失严重,机收时稻粒损失较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二是水稻机械化除草方式有待转变。稻田里杂草生长速度快,宝坻区水稻除草基本依靠无人植保机、自走式或者背负式植保机械喷洒除草剂,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后,这种化学除草方式受到限制,急需不伤禾苗的水稻除草机。

2.部分农户对水稻机械化新技术接受能力有限。部分农户对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的接受能力有限,一些先进农机装备价格和作业费用超出了他们的经济能力范围,限制了农民购买和应用的积极性。例如近几年来宝坻区推广水稻测深施肥技术,节肥增产减污染的效果非常显著,但2022年水稻测深施肥技术应用面积仅为1.5 万亩,主要原因是老百姓认为作业费用高。

3.稻谷初加工机械装备保有量少。宝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高,但是生产的稻谷以外销为主。宝坻区当地稻谷初加工装备保有量少,稻谷加工量有限,而且设备相对粗糙和简单,加工出来的稻米破损率高,透明度低,这些稻米大部分只在宝坻周边进行销售,而且售价偏低。

三、宝坻区水稻机械化发展建议

1.继续示范推广水稻机械水平,填补技术空白。大力宣传推广水稻机收减损技术,改变种植户传统的机收作业方式和收获时间,按照科学先进的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研发先进适用的水田机械化除草装备,加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研发企业的深度合作,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强创新,研制一批适应宝砥区水稻的高效除草的专用农机设备,加强农机装备的转型升级。

2.发展智能农机装备,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进一步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高效、节能、环保等智能化农机装备,大力支持农业机械自动驾驶、精量栽植、精准施肥、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减少农药、化肥施用,节约水资源,实现农业机械作业的精确化与高效益,促进智慧农业发展,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大面积应用智能装备,发展智慧种植,提升水稻种植现代化水平,促进小站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增进,实现宝坻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 提升稻谷初加工能力,延长水稻产业链。宝坻区要发展壮大水稻产业,就必须延长水稻产业链,通过水稻工厂化育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化肥减量增效、高端食味米生产、高品质小站稻米生产等,使广大稻农不仅只从水稻种植中获利,也要从稻谷加工、提升水稻品牌价值等方面获益,引领宝坻区水稻产业向绿色、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宝坻区稻谷植保
神奇的苜蓿草
奇怪的等式
天津宝坻区总工会:职工求学圆梦 工会暖心“埋单”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谦卑的稻谷
玉米价疯涨 稻谷也凑热闹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田野稻谷香
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