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积极探索蔗叶机械化综合利用新模式

2023-09-15 02:28云南省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李加群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6期
关键词:勐海县打捆机甘蔗

○云南省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加群

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接壤,是我国通往缅甸、泰国及整个东南亚距离最近的陆路通道。全县秸秆资源主要有水稻、甘蔗、玉米等作物,总种植面积为6.08 万公顷,三大作物理论秸秆总量为38.1 万吨,可收集秸秆资源总量34.6 万吨,水稻、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93%以上,但甘蔗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仅为10%左右。全县拥有甘蔗种植面积1.47万公顷,是国家糖料基地县,甘蔗秸秆6.6 万吨,长期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经过多年技术研究和模式探索后,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蔗农、合作社、种养大户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

一、蔗叶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勐海县农业农村局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勐海县秸秆禁烧网格化管控工作方案》,领导小组及时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引进新机具,推广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捡拾打捆、集中堆沤发酵等技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切实推进蔗叶综合利用工作。

2.建立可持续的秸秆收储运模式。依托农机合作社,以市场化运行、社会化服务为核心,建立了一套可持续运行的秸秆收储运模式,采用“企业+农机合作社+秸秆用户”“种植户+农机合作社+秸秆用户”的运行方式,以农机合作社为桥梁,联通农户与秸秆用户之间的供需合作,全县秸秆收储能力大幅提升。根据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安排,全县扶持种养大户及捡拾打捆合作社14 家,补助资金173.16 万元;引进行走式秸秆打捆包膜机、方草捆打捆机、圆草捆打捆机、秸秆粉碎机21 台套,青贮加工机械13 台套,其中部分机械所有权归勐海县农业农村局,采用免费租赁的形式,与秸秆综合利用组织签订租赁使用协议后给其免费使用,从而解决了秸秆综合利用组织不愿意投资每年只能用一两个月的秸秆收集设备的难题。

3.积极探索蔗叶综合利用技术模式。不断加强蔗叶综合利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全面开展甘蔗秸秆处理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技术验证,确立主推技术和主推机型,形成了以9YFQ-2.2 型方草捆打捆机、9YG-2.2 型圆草捆打捆机、9YF-2200 型牵引式方草捆打捆机、9YF-2.2(1840S)型拾检压捆机、9YF-2.2S 粉碎型拾检打捆机为主的秸秆机械化处理的工艺路线、技术模式、机具配套、操作规程和服务方式。一是组织拥有好运、纽荷兰等农机的农机合作社、大户33 家,年收储利用蔗叶2 万吨,蔗叶粉碎还田0.27万公顷;二是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业进行蔗叶过腹还田,注册成立集黄牛养殖、饲料生产和有机肥加工为一体的畜牧业开发公司,目前存栏已经达到1000 头,走出了一条畜牧业与甘蔗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相互促进、变废为宝的良性发展之路。三是联合英茂糖厂开展蔗叶行间施腐熟剂双沟盖膜还田、施腐熟剂及浇液态肥堆沤还田等试验,将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秸秆还田技术提供参考。

4.疏堵结合。一是利用农村大喇叭广播以及流动宣传车辆,安排专人专责,长时间、多频次广播,宣传秸秆禁烧工作。二是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及智慧林业自动预警平台进行秸秆禁烧监管,由以往需要依靠车辆巡逻、人工蹲守的“点对点人工模式”转变为集中监控、自动报警、定向处置的“点对面”系统,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秸秆禁烧监测模式,构建秸秆焚烧火点从“遥感发现”到“地面核查”再到“监督执法”的监管技术体系。三是通过以现场观摩培训会的方式,向农户宣传秸秆捡拾打捆机具及购置政策,引导民间组织加入秸秆综合利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秸秆收储体系建设滞后。一是缺少龙头企业带动。虽然勐海县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秸秆收储运机制,但整体而言,秸秆利用商业模式单一,社会资本投资秸秆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收集半径大、收储网点少,收储点未实现网络化。企业或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在建设收储点时,土地租金高或土地指标缺等因素造成收储点建设难;三是储存困难,蔗叶体积大,易燃、易湿、易腐,储存成本高,难以长久储存。

2.还田利用规模小,效果差。一是还田成本高,大多农户难以承担,也不愿意承担。二是效果不明显,虽然蔗叶还田对提高土壤肥力有一定的作用,但分解过程缓慢,给宿根甘蔗出苗造成困难,甚至导致减产。三是田块较零碎,特别是山区,土地更为零碎,还田机具在小田块中作业,不方便,工效差。

3.政府资金投入不足。虽然近几年国家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及机具购置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是没有形成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加之地方政府补贴扶持的资金量远远不足,很难充分调动农民和生产企业的积极性。

三、提高蔗叶综合利用的几点建议

1. 突破技术难点。一是加强蔗叶还田腐熟技术研发,破解蔗叶还田后病虫害加重等问题;坚持蔗叶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在满足种植业和畜牧业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抓好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和基料化等领域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示范推广,构建多途径、多层次的蔗叶综合利用体系。二是加大小微型压块机、粉碎机、打捆机等研发和推广使用,尤其是适宜于山区丘陵、直接到田间操作的轻便机械,在田间压缩蔗叶,减少运输阻力。

2.做大企业,做强产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持合作社延伸产业链。以农机合作社为桥梁,联通农户与秸秆用户之间的供需合作,拓展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从根本上解决蔗叶资源化利用数量,减少焚烧。

3.积极发展秸秆过腹还田。鼓励农户或种养殖大户养殖肉牛,在自家种植范围内发展绿色循环农业,逐步形成秸秆大部分离田,与种植、养殖、产业化衔接。利用多种益生菌生产青贮饲料、发酵饲料,提高粗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同时降低饲料中纤维素含量。开发秸秆饲料及其营养平衡日粮,满足中小型草食动物生产企业及农户的饲养需求。

4.严格奖惩,健全机制。一是建立目标责任机制,明确秸秆利用主要方式,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量化考核。二是转变农户思想认识,让农民从不敢烧变为不愿烧;三是建立定期督促检查机制,结合秸秆禁烧,对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定期督查检查。

猜你喜欢
勐海县打捆机甘蔗
花式卖甘蔗
清明甘蔗“毒过蛇”
高速线材打捆机控制软件设计
4YZK-4型玉米穗茎兼收秸秆打捆机的研制
勐海县总工会:开展“六一”节慰问活动
勐海县总工会: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甘蔗的问题
钢铁行业各种打捆机浅析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秸秆打捆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