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发力 创优品牌利民合作社蹚出农机社会化服务别样路

2023-09-15 02:28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付伟伟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6期
关键词:农机手社会化农机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付伟伟 李 倩

一、基本情况

宝鸡市陈仓区利民秸秆机械化加工利用专业合作社,位于三秦大地最西端渭北旱塬的慕仪镇洞坡村,成立于2008年9月,拥有社员176 人,资产总额1500 万元。合作社凭借着优质的服务效果、独特的组织优势、灵活的运行机制,发展成为集生产托管、规模服务、优质粮生产、饲草加工、农资经营等高效融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农机专业合作社。

利民合作社开创的“合作社+村委会+农机手+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以粮食生产“一站式”服务为手段,以“量质并举+科技支撑”为引导,以“丰产丰收+劳动力解放+增加收益”为目标,实现了合作社、农户、农机手、村集体四方互利共赢。目前,合作社的农机社会化面积达2.97万亩,年小麦秸秆捡拾打捆1 万多吨,玉米青饲料收获2 万余吨;耕、种、收等各类农机化田间规模作业20 多万亩,服务农户1.6 万余户,为陈仓区的粮食机械化生产,提升粮食产量,推动农机生产社会化服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21年在陕西省农机化粮食生产工作座谈会上,受到了省长的点赞。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主要做法。

(1)优质服务全程化,品质保障稳民心。群众信服,农民放心,是保证农机社会化服务突破发展的根本。合作社细化农机生产托管服务的每一个流程、明确每一个细节。以高效机械保托管面积、以精心操作提作业质量,以周全供给保农事需求,有效开展农业生产“一站式”服务。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各类机械全覆盖的基础上,成立了专业的农机作业队、农资服务队和后勤保障队,制订了农机化生产托管服务流程和规范,并以统一的质量要求实施标准化服务,以集中采购优化提升农资种类标准,有效保证了农机化服务的质优价廉,农资供应的物超所值,促成了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的不断扩大。合作社成为了当地农机合作社发展的主心骨、农机新技术应用的领路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靓品牌。

(2)开拓生产新模式,靶向服务助农户。开创了“合作社+村委会+农机手+农户”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由合作社负责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分配任务;村委会负责统一组织农户、统一协调对接;农机手负责标准化作业;农户统一参与社会化服务。在此基础上,合作社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满足群众的“点单式”要求,实现“靶向”服务。一是土地全流转模式。由村集体负责流转土地,农民与合作社签订流转合同,村集体监督合同实施,满足全家长期在外农民需求,同时解决土地撂荒;二是“保姆式”式全托模式。村委会组织协调,小组签订托管协议,农户确认托管环节、面积及费用。将农户分散的土地统一集中连片,实现规模种植,满足主要劳力长期外出打工、没有精力种地家庭需求;三是“菜单式”环节托管模式。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协议,群众点选单项或多项作业环节实施托管服务,满足家中无强壮劳力、妇女老人留守的家庭或机手机械不全、作业有缺失的需求。

多种模式并存,农户自主选择,让农民群众在粮食生产托管服务中提升了幸福指数,享受到了机械作业的降本增收、产量提高的增产增收和品种优化的提质增收。

(3)倡导农业新科技,提质增效促生产。合作社顺应时代发展,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充当先行者,在粮食生产质量提升行动中,主动示范应用农业新技术。一是不断改善机械装备,提升农机服务能力。合作社购置德国大型青贮饲料机、美国秸秆打捆机、凯斯2304 拖拉机、小麦宽幅沟播机、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灭茬深松多层施肥精播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多旋翼遥控植保飞机等各类先进机械146 台,深松、深翻及植保、收获等智能监测终端20 台,开启了“互联网+农机”的科技应用,随时了解机械作业动态,实时掌控作业质量和面积。2021年,合作社被评为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2022年,成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组织;二是大胆采用农业新技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合作社广泛采用小麦“一优二改两控”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玉米“一增三改一防”密植高效技术,融合采用小麦“3335”、玉米“5335”播种先进技术。在农机社会化服务过程中,主动邀请农机专家对机械作业环节进行现场指导;对接农技专家实施配方施肥、植物保护及田间管理,确定高产稳产粮食新品种。通过有效联动,综合保障了粮食的丰产丰收。

(4)注重培训提素质,技术精湛固规模。多年来,合作社不断派员参加理事长业务培训、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培训,全面提升组织管理、创业经营、市场谈判、产品营销、风险防控、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开拓视野和思维,破解土地托管、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与难点问题;组织机手参加各类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班,有效提高理论和实操水平,确保机械作业安全、高效、故障少,生产技术管理水平高。同时还鼓励农机手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以成绩提振信心,以荣誉扩大知名度,展现“技术精湛、优质高效、诚信待人、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精神,增强凝聚力,提高责任心。让高质、高效、智能、环保的新农机切实应用到生产实际,实现了升质量、提效率、扩规模、创效益的良性循环。

2.主要成效。

(1)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合作社托管的2.17万亩土地,为农户减少机械作业支出108.5 万元,其中全程托管的0.42 万亩,为农户减少支出29.4 万元。机手每亩机械效率提高50%以上,燃油费用节约15%左右,农机手收益提高30%,让利农户20%,托管农户户均增收1410 元。

(2)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农机农艺的高度融合,先进技术的高效应用,突破了传统技术壁垒。2022年托管小麦亩产达535 千克,亩均增产50 千克。实施小麦“优良品种、免耕播种、配方施肥、病虫草防控”集成技术和玉米增密度高效技术试验800 亩,小麦亩均增产43 千克,玉米亩均增产37 千克;实施小麦订单生产,推广西农20、陕农33 等优质品种6000 多亩,小麦每斤售价比普通小麦高出0.1 元。

(3)大幅提升农机化水平。购置的各类高端、复式、环保机具实现了生产作业多道工序一次完成,全面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安装的深松、深耕、收获、植保作业智能测监系统,提高了调度和监管工作效率,展示了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气象,增强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保障了农户的利益,加速了农机化服务进程,有力推进了陈仓区农业机械的转型升级和装备结构调整。

(4)大幅提升农业绿色发展。采用现代化农业机械手段,采取绿色环保生产方式,统一施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减量精准防治,提高化肥及农药利用率,有效提升耕地地力,提高土地产出率;统一小麦秸秆机械化捡拾,缩短清理时间,抓住了关键农时,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

(5)有效促进农村生活稳定。一是增强了村级组织凝聚力。村两委会协调引导小农户土地集中连片接受服务,农户增收,村集体实力增强,领导力提升,密切了干群关系;二是减免了贫困户生产支出。农机托管服务为低保户实行免费耕作、为贫困户减半费用,实现相对收入的增加;三是解决了留守老人的生活保障。破解了老人无力种地难题,有效应对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政府排忧解难;四是改善了农民的务工状态。 农民打工和务农“两头忙”的现状得到缓解,保证了务工稳定,农户工资性收入增加,减少了土地撂荒。

三、经验启示

奋进新征程、扛起新使命。利民农机合作社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奋楫扬帆立潮头,乘风破浪向未来,奋力谱写陈仓农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完善综合农事服务功能,形成产业融合新格局。开展集农业生产指导、全程机械作业、农资统购、智能配肥、收贮加工、经营销售、金融保险、产业联盟、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科普宣传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一条龙”综合农事服务,形成农机农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2.实施农业科技赋能行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实施农业农机数字化改造,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开展耕种管收生产环节数字化赋能试验,创建300 亩无人农场,引领农业种植向精准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高效化发展。

3.实施品质品牌提升行动,扩大利民农机美誉度。树立“一切为了农户,为了农户一切”服务经营理念,正确把握服务市场和特点,升级农机装备、培养人才队伍、规范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机制,让“利民”品牌立住叫响,增加市场开拓力、形象扩张力、发展内蓄力,不断扩大利民服务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服务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农机手社会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农机手职业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不一样的农机展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江南春·农机手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浅谈阿勒泰地区加强农机手技能培训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