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多品”业态下校田径队的破局之道

2023-09-15 07:56福建省福州市麦顶小学
家长 2023年19期
关键词:田径队田径队员

□福建省福州市麦顶小学 陈 翀

田径训练的风吹日晒、辛苦乏味,本来就会吓退一部分不能吃苦的孩子,现在又受到球类、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队的冲击,想要选拔出优秀后备队员的难度又增加了。而且,如今在“常赛”模式激励下,多所区属学校的田径成绩都在不断提高,我们时刻都有被对手“弯道超车”的危机感,如果田径队还不能在“一校多品”业态下寻求到破局之道的话,在下一两届区田径运动会中被挤出第一阵营,那可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一、“一校多品”业态下校田径队构建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呈现出程式化与流程化的表现,具体而言就是体测考什么项目,学校就重点安排这个项目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导致不少学生经过体育教学依然无法领略到田径运动的魅力,没有参与的积极性,比起田径训练更喜欢自由活动。“一校多品”业态为田径队构建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其迎来了新的挑战。“一校多品”要求学校重视体育工作,尽可能平衡体育带来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筛选出有兴趣、有天赋、有热情的田径好苗子,并且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通过专业的教学手段予以培养与提升。然而,当前学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唯分论现象屡见不鲜,校田径队的构建得不到重视,学生的“学”“练”“赛”都得不到具体的制度保障。

(二)体育资源配置失衡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理念的重要路径,更是“一校多品”业态下校田径队构建的重要路径之一,然而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体育资源配置失衡是田径队构建难以优化的关键问题所在。学校田径队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很多学校在资金方面比较紧张,这就制约了学校田径队的发展。与此同时,教练和教练员缺乏,学校田径队训练需要专业教练指导,但现在很多学校的专业教练并不多。部分体育教师自身对田径项目不够重视,没有将田径项目作为自己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更没有将“一校多品”模式下的田径教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进行。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对田径项目相关知识的了解,没有及时更新自己对田径项目相关知识的认知,缺乏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竞赛、教研活动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生对田径训练的认知不够全面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体育项目是他们感兴趣的项目,但他们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往往会有一种“被强迫”参与运动的感觉,同时在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成绩不佳的情况下,会产生负面情绪。不仅如此,“一校多品”模式下所开展的体育项目会分散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的注意力,如果体育教师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田径运动的魅力与意义,那么学生便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田径运动方面,而是更多地分散在其他热门项目上。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在参与某项运动时会因为某一方面的问题而影响到其他方面,从而影响到整体学习成绩。

二、“一校多品”业态下校田径队的破局之道

(一)建立一支思想政治过硬、团结协作意识强、业务水平高的教练员团队

没有一支爱岗敬业、能打硬仗、团结协作、敢于创新、无惧困难的教练员团队,田径队要想在“一校多品”的红海中脱颖而出、涅槃重生,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笔者所在的学校,有幸在这两三年里入职了两位体育教师,由于专业对口,他们都加入了田径教练组,组成了“两老搭两新”的强大阵容,为接下来田径队的全面发展与破局重生,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1.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爱岗敬业,懂奉献。

作为一名田径队教师,要是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奉献精神,是无法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神来面对日复一日、辛苦乏味的训练工作的。我们教练组的教师都是田径专项出身,因此都对田径训练有着深深的执念,也都热爱教育事业,于是在训练开展过程中,大家都能保有那份热情与动力,不计个人得失,带领着队员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把汗水与心血洒在操场上,将一个个孩子送到领奖台上。

2.统筹安排,团结协作,共同发展,互相成就。

这一两年,田径教练组终于从人员结构上完成最佳配置,但是如果大家不能团结一心,劲不能往一处使的话,反而会造成一种推诿扯皮、各自为政的局面。于是,在团队组建伊始,笔者作为队伍中的“领头羊”,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先将整个田径队的工作细分为跑、跳、投三大块,然后根据每个教练的专长与研究方向进行任务的分配。比如带“跳”的教练就是专门研究如何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如何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跳远、跳高的运动成绩,这就是所谓的“术业有专攻”。当然,田径队的工作有分工更要有合作,因为按照比赛规程,每个参赛队员都能报两个项目,比如一个孩子报了一项跳远,又报了一项100米跑,这就要求分管跑、跳的两位教练在训练中要进行全面协作。不论是训练时间的分配,还是训练方法的制定,两个教练都要进行深入的沟通与探讨,以期能达到跑跳结合,全面发展的训练效果。训练时我们流血流汗,但每次比赛后,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大家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3.善于学习,崇尚科学,努力创新,开拓进取。

现如今在田径训练的体系与方法不断迭代,不断推陈出新的态势下,我们要想在赛场上取得点成绩,就一定要不断学习最先进,最科学的田径训练方法与教学手段。为此我们教练组专门购买了一系列国内外田径训练指导丛书及专业期刊,每周都会用半天共同学习掌握田坛最新动向,一起研究创设更适合小队员们的训练方式,以期能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成绩,减少运动损伤。

(二)一如既往抓好训练的同时,通过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地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在“一校多品”业态下,校方当然希望能出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的局面。可是,由于队伍众多,学校能提供的资源又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赛出成绩来,并时时与学校保持通畅的联系。为了能让孩子长期留在队里进行系统的训练,还得要争取到家长与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只有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为田径校队的破局奠定坚实基础。不仅如此,作为田径队教师,我们不应将视野局限于校内,还应及时学习、吸收、总结、利用校外优秀的田径教育资源,使其为我们个人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请外校相关的教育专家走进校内,为我们指点迷津、排忧解难,也可以定期走出校园,参加有关田径教育的讲座,吸收新知识,推动个人知识储备与教学水平的显著提升。

1.必须与分管领导建立密切联系,打通上下层级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总会第一时间将每年区运动会的成绩与名次、赛后总结分析,及时上报给分管领导;同时,也会经常发送学生刻苦训练的特写照片,以保证与分管领导联系畅通,不要总是到了有什么需求再开口,那就太功利了。体育训练、比赛都是烧钱的,学生的训练器材,比赛用品的采购,都需要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争取到经费,以保证相关事宜能有序开展。

2.必须加强与校内其他校队负责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理顺队伍间的关系。

“训练必须从娃娃抓起”,这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各运动队也都是从低年级从手,崇尚“先下手为强”的原则,早早地为自己的队伍挑选储备好人才,别看一个年段500多名学生,但真正身体素质良好、运动天赋极佳的孩子也不过二三十个,于是就会出现一个好苗子几支队伍哄抢的情况。所以,各支队伍的负责人应经常性地进行沟通交流,就兼项运动员归属及训练时间安排等一系列问题,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各个队伍间若能增加沟通频率,提高交流效果,达成共识,就能让许多矛盾与问题迎刃而解。不仅如此,校内各队教师还可以在教学领域加强沟通与交流,虽然大家所教的体育项目不同,但是在教学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教师之间应当在合作中取得共赢,集思广益地解决常见问题,为个例问题出谋划策。在这种氛围下,校队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竞争,也不存在所谓的鄙视链,而是团结协作,共同助力学生前进的温馨大家庭。

3.努力培养品学兼优的队员,加强与学生家长以及班主任的交流,争取到更大的支持与助力。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绝对是对运动员最大的误解与歧视。虽然近年来,社会与家长以及班主任教师渐渐摘下了这副“有色眼镜”,但是一旦语数英等科目成绩下滑时,他们对孩子参加田径队训练的支持度就会直线下降。因此,我们田径教练组在抓训练的同时,也认真抓好队风建设与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只有不断打造出品学兼优的队员,才能让家长放心地将孩子送到田径队来接受训练。而且,教练还要跟家长及班主任多沟通,以期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起居,学习情况及心理状态。同时,当田径队队员在校、区、市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时,一定要让班主任也得到学校的嘉奖,因为那一枚奖牌的后面,也有他们支持与付出。

(三)加大宣传攻势,适当进行包装,在校园内刮起“田径旋风”

近期,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实施,孩子们的课业与课外补习的负担日益减轻,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田径作为“运动之母”,更要顺应趋势,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贡献一份力量。2021 年,随着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刮起的一阵“中国速度”旋风,让国人对田径运动的喜爱程度又上了一个台阶,我们校田径队也要借着这股东风,加大宣传力度,让校园内时刻充斥着一种奋勇拼搏、积极向上的超燃力量。作为田径队的教师,我们不仅要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宣传,还应当利用学校的公告栏、黑板报推进学生认识与思维的深入性。最主要的是,我们的队伍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给学生展示的平台、时机以及相关支持,让“田径风”席卷校园。

1.贯彻好校内“常赛”机制,让田径队的队员有用武之地,充分体现孩子们的价值。

俗话说“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但要是没有合适的平台,一个孩子想展示自己的运动天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随着经常性、全员参与的运动竞赛成为中小学体育一项重要工作,让更多身体素质好、有运动天赋的孩子脱颖而出,也让田径队的队员成为“香饽饽”,因为全校性的运动会由一年一次变为一年两次,还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班级内比赛、年段比赛、亲子运动会、师生组合赛等,我们队内孩子在这些校内的体育比赛中,绝对是争金夺银的主力,这就让队员们自信心倍增,促使他们在学习与训练中也更加努力上进。

2.积极组队参加校外各级田径比赛,扩大田径队的影响力。

麦顶小学作为片区集团化办学的龙头校,每年都会组织集团内部的四所学校进行校际田径对抗赛,还有一年春秋两次由区里举办的田径运动会,成绩卓越的孩子,还有机会参加市级田径冠军赛。面对各级各类比赛,我们的孩子如能在比赛中奋勇拼搏,获得佳绩,学校就会在周一升旗时,对获奖队员给予表彰与奖励,这样就会一次次提高全校师生对田径运动的认识度与喜爱度,也会在校内刮起一阵阵田径旋风与运动热潮。

3.队员们日常及训练都穿着统一的队服,打造“风一样”的队伍。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田径队的孩子虽然黑点、瘦点,但一穿上美观轻便的队服,就显得更加英姿飒爽,充满活力。原来只有在比赛时,才会要求队员穿着统一服装,这样孩子们的出镜率与曝光率就太低了,而且不利于整体队风的建设。于是,从2021 年开始,田径队就实施了日常及训练都穿着统一服装的制度。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在学习与训练上的劲头似乎更大了,整个田径队的凝聚力也更胜往常,这就是包装的作用。现在每天训练开始时,孩子们在操场一集合,一跑动起来,俨然是一道靓丽的校园风景线。

三、结语

很多时候,我们所带的队伍之所以走入困境,是因为我们已经在内心里接受了这个现状,默认了这个结果,不敢作出努力与改变。在“一校多品”业态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当齐心协力推动教学制度的完善、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学生思想认知的改变。所谓“不破不立”,我辈体育工作者必须敢于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不怕辛苦麻烦,不畏艰难挑战,身体力行地作出改变与突破,让我们所带领的校队,都能蒸蒸日上,永葆青春活力,勇攀体育高峰。

猜你喜欢
田径队田径队员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2021年最后悔的事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2021年最后悔的事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除田径队俄代表团全数战里约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