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3-09-15 13:05杨育红潘家民陆国平
无线互联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读卡校园卡卡号

徐 初,杨育红,潘家民,陆国平

(南京大学 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3)

0 引言

随着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发展,校园卡的出现使得学生证、工作证、图书证、就餐卡、水卡等多种证件纷纷被淘汰。真正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目标,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师生校园工作、学习与生活[1]。很多高校同步推进了校园卡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师生可以随时在电脑和手机上进行校园卡余额查询、查询消费记录、校园卡挂失、校园卡解挂等操作,从而不受人工服务时间地点的限制,提高了校园卡服务体验。

校园卡给师生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会因为不慎丢失造成诸多不便,如影响通行、消费、借阅图书、乘坐校园巴士等。南京大学(以下简称“南大”)每年有很多用户进行了补卡操作,大量的补卡给校园卡工作人员造成较大的工作压力,重新补卡也给失主带来一定的经济支出,且造成了很多不便[2]。校园里虽然也设有一些失物招领点,如每天学校食堂都会收集到一些丢失的校园卡,一般是集中到某个窗口,再由师生自行去翻找。但因为食堂位置分散,师生需要到每个点寻找,时间成本较大,另外靠人工翻找容易存在看漏或错拿的现象。鉴于以上原因,南大考虑通过信息化系统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确保失卡人的利益,减少失卡带来的各项损失。

1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设计

1.1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总体框架

校园卡丢失的信息,通过消息通道及时触达给失主,或者在补卡时能进行友情提醒,这样就可以及时找回校园卡,避免了失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花费支出重新补卡,也减轻了校园卡工作人员的压力。因此,南大在已有信息化服务平台和校园卡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被捡获的校园卡收集到信息化中心后,工作人员可通过该系统进行失卡登记,并同步发送微信和短信给失主,提醒失主可以前往指定地点认领。如果失主未在学校信息系统登记手机号或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是无法收到消息提醒的,为解决这一问题,系统将在补卡环节进行提醒(包括自助补卡及人工补卡),失主在补卡时可选择是否进行认领或是继续补卡。认领时可凭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登记,此卡也会同时注销丢失状态。

图1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总体框架

1.2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功能模块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主要由校园卡登记、消息发送、补卡提醒、校园卡认领、统计查询5个模块组成。

1.2.1 登记模块

基于校园卡系统,通过外接读卡设备,刷卡后登记模块可自动获取姓名、学工号、卡状态等相关信息,避免人工录入效率低下、容易发生输入错误的问题,提高处理效率。对已作废的卡可以不做登记,只有正常卡和挂失卡会被系统记录。

1.2.2 息发送模块

在登记刷卡的同时系统将调用消息接口,通过微信和短信双重提醒,将失卡信息及时送达给失主,确保消息触达成功。微信提醒基于学校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刷卡获取人员信息发送到指定账户;短信提醒基于学校的短信发送平台,同样通过人员信息调用相应短信接口发送到相关手机号。提醒会写明领取地点、时间和相关注意事项,确保失主能顺利认领回校园卡。

1.2.3 补卡提醒模块

如果失主既没有关注过学校微信公众号,也没有提供正确手机号给学校信息系统,就无法收到微信提醒和短信提醒从而得知校园卡已被捡获。因此在补卡环节增加提醒,能确保失主了解校园卡可以认领的信息,从而避免重新补卡的费用支出。系统在人工补卡页面和自助补卡设备的相关页面都增加了弹窗提醒,用户选择取消可以终止补卡程序,选择确认可以继续补卡。

1.2.4 认领模块

失主收到相关提醒后,可前往指定地点(目前是校园卡服务前台)认领校园卡。在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后,由工作人员确认并刷卡注销登记状态;也可请同学或同事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认领,系统可登记代领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确保发生纠纷时有备可查。

1.2.5 统计查询

工作人员可根据学工号、卡号或者姓名查询失卡登记的情况,也可以统计一段时间内已领取或待领取的流水情况。

1.3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数据流程

数据流程图DFD是一种过程建模工具,它描述了系统中数据的流动和数据的变化(即系统所执行的工作或处理)。在构造一个系统的DFD时,常采用分层的DFD来描述,先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由外向里绘出系统的顶层图,然后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绘出分层数据流图[3]。

顶层图定义了系统的外部环境和范围,说明了系统的外部实体以及系统与这些外部实体间的数据交换,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顶层图如图2所示。

图2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顶层图

顶层图虽然比较完整地描述了整个系统,但仍不够详细。将顶层图的加工分解成若干加工,用数据流连接这些加工,顶层图的输入数据经过若干加工处理转换成顶层图的输出数据流的图称为零层图,本系统的零层图如图3所示。

图3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零层图

1.4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EE-R模型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概念模型设计采用EE-R模型方法[4],将校园卡登记认领中的各个实体、属性及联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图4是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EE-R模型,将图4的EE-R模型转化为关系数据模型,得到以下关系。

图4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EE-R模型

校园卡(卡号,原卡号,用户号,卡状态,挂失状态,挂失时间,补办标志,补办日期,补办卡号)。

登记流水(编号,卡号,用户号,姓名,状态,登记日期,登记员,领取日期,领取员)。

用户(卡号,用户号,状态,姓名,部门,部门代码)。

2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实现

2.1 系统架构

本系统主要有4层服务架构,包括前端浏览器、Nginx代理层、后台应用层以及数据库服务,系统架构如图5所示。前端浏览器为工作人员使用的管理系统,通过外接读卡设备可以读卡登记,相关请求以HTTPS协议对后台服务器进行访问;Nginx代理层负责身份认证校验和业务转发;后台应用层处理校园卡登记领取业务以及发送消息通知;数据库采用的是Oracle数据库服务,存储相关业务数据。前端通过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和application/json格式向后端请求数据,前后端通过utml/json格式进行数据交换。

图5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架构

2.2 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部分实现方法及界面

2.2.1 校园卡登记和消息提醒

工作人员进入“失卡登记”界面,点击“读卡查询”,通过读卡设备读取卡信息后再点击“登记”,就可将失卡信息记录到登记流水表中。系统同步调用消息发送接口,通过短信和微信公众号向失主发送相关提醒,如图6所示。

图6 短信和微信公众号提醒

2.2.2 补卡提醒

用户前往信息化中心补卡时,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会查询用户是否有登记的失卡,如果有,会进行相应提醒。

2.2.3 失卡领取

工作人员核实用户信息后,即可进行卡片的领取,进入“失卡领取”界面,通过读卡设备进行“读卡查询”,然后点击“领取”即可。

2.2.4 查询统计

工作人员可根据师生提供的学工号、姓名或卡号查询校园卡是否登记认领,也可以统计一段时间内待领取和已领取的卡数量。

3 结语

校园失物招领一直是师生关注很高的服务,而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的实现,得益于学校成熟的校园卡系统及信息服务平台,也依靠了一个关键因素,校园卡自带身份信息且不容易篡改。其他的失物招领物品因缺少这一关键因素,很难进行消息触达和认领管理,但只要物品上留有个人信息,也是可以借助该系统进行登记认领,比如驾驶证、社保卡等物品,可以由工作人员进行手工登记和消息发送,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2023年正式上线运行,3个月内为近200名师生进行了校园卡失卡认领,系统运行良好,后续将在该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全校的失物认领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读卡校园卡卡号
煤矿井下车辆乘人防漏识别读卡基站设计
河南省长葛市彩红蜂衣蜂帽加工厂
智能会议预约终端内置读卡器性能的改善*
河南省长葛市彩红蜂衣蜂帽加工厂
移动支付在校园卡自助补换卡业务中的实现——以潍坊学院为例
基于LINUX的PBOC3.0关键读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高校校园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停车场系统存在的中远距离读卡干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