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凯歌

2023-09-16 13:27刘越山
经济 2023年9期
关键词:准格尔旗生态发展

刘越山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内蒙古考察时强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为积极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近年来在筑牢北疆生态屏障、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路子,为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准格尔贡献。

提起内蒙古,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蓝天、白云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然而,在内蒙古的西南段,在晋、陕、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带的准格尔旗,却不见大草原的踪迹,有的只是连绵起伏的沟壑、丘陵和山川,是内蒙古自治区少有的“草原生态贫困区”。然而,就是这个“草原生态贫困区”,近年来却屡屡做出“绿色发展大文章”,将沟壑填平、使丘陵变绿、让山川生金,将煤矿区复垦为绿水青山,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并重前行,奏出了一曲高质量发展的凯歌。

筑起祖国北疆绿色生态长城

说准格尔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生态贫困区”,似乎一点都不为过。这里地貌复杂,旗域70%是梁峁山区,20%是沙漠,只有10%为平坦地区。面对这样的地域环境,准格尔旗缘何无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都连续多年位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综合竞争力又缘何连续17年位居全国百强?

鄂尔多斯市政协副主席、准格尔旗委书记苏新亚告诉《经济》杂志记者,准格尔旗虽然地质地貌条件差,但矿产资源富集,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强劲。其中,仅煤炭产销量就占全市的1/3以上,火电装机、煤化工产能均占全市1/4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煤化工基地。这是准格尔旗最大的优势,也是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所在。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准格尔旗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202万亩,涵养水源6.2亿立方米,创造了超过3亿元的生态资产,森林覆盖率达36.38%,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6.2%以上,多次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内蒙古生态宜居县城示范旗县(市)、“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在这里,黄河与沙漠邂逅、与草原相伴、与长城握手、与峡谷相拥,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碰撞交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经过多年的治理和保护,准格尔旗的生态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准格尔旗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开启了绿色矿山建设之路,已将往日“黑”“灰”“土”的准格尔,变成了“绿”“蓝”“青”的准格尔,准格尔大地正以绿色低碳发展所呈现出的天蓝水绿山青的壮丽景色,牢牢筑起了祖国北疆的绿色生态长城。

苏新亚告诉记者,准格尔旗正聚焦聚力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旗。

一是系统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抓好库布其沙漠治理、十大孔兑治理、矿山生态修复、国土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到2030年,全旗林草综合植被盖度将稳定在76.2%以上,世界上著名的库布其沙漠也将实现全域治理,水土流失将得到全面控制。

二是示范引领。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准格尔绿色防线,重点开展库布其沙漠治理、水土保持治理等十大行动,探索荒漠化防治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新机制、新技术、新模式,为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贡献“准格尔经验”。

三是绿富同兴。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提升生态治理综合效益。做好生态建设,最终还要落到产业转型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上来,继续做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新型材料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这是准格尔旗重要的战略目标、重要抓手和落脚点,最终将资源型城市地下的黑色资源转变为地上的可再生绿色资源,最终实现所有矿山、荒山变为绿水青山,更变为金山银山,将所有矿区变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集聚区和绿水青山的风景区,让所有矿区老百姓和失地农牧民变为后续产业治理的参与者和享受者,最后成为共同富裕的带动区。大力实施“光伏+生态治沙”项目,积极发展林沙产业,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最大程度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苏新亚高兴地告诉记者,2023年上半年准格尔旗再次向外界亮出了耀眼的答卷: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93.26亿元,同比增长10.7%;经济总量继续保持鄂尔多斯市领先水平,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从2005年到2022年,准格尔旗连续18年位居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在聚焦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中,准格尔旗步履铿锵,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

推动智慧科技和煤炭产业融合发展

“双碳”目标下,我国正经历一场能源革命,新能源正快速走上历史舞台,成为能源领域的新主角。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准格尔旗成为新能源大开发的前沿阵地。今年5月12日,在2023中国财富峰会发布的《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中,准格尔旗荣登“2023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成为内蒙古仅有的2个上榜旗县之一。

2022年,准格尔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增长5.3%,总量居全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3亿元、增长81%,总量居全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总量居全市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9%、7.6%,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2022年,准格尔旗在新能源、煤化工等領域创造了全自治区九个第一。全区第一台5G无人驾驶矿用车、第一片大尺寸光伏组件投产下线,全区第一个绿电低碳屋顶光伏一体化示范项目并网发电,全区首家零碳乡村示范项目启动建设,全区最大的新能源矿业装备智能制造园区,全区首个光伏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全市首个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北方最大的玉晶科技优质特种玻璃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顺利点火,久泰世界首套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项目开工建设,全区首个公铁两用智能陆港瑞鸿龙王渠站开工,显示出准格尔旗作为“内蒙古第一旗”的底蕴和实力。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准格尔旗近年来践行‘双碳目标、做足现代能源经济大文章的一个重要标志。”准格尔旗委常委、常务副旗长杜彦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准格尔旗久久为功,走出了一条依靠煤、转化煤、超越煤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所谓依靠煤。众所周知,准格尔旗是中国第一产煤大县,煤炭资源丰富,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不能舍本逐末、舍近求远。为此,准格尔在全旗范围内进行了煤炭资源整合,全旗原有207座煤矿被整合重组为114座,且全部完成了机械化改造,装备技术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党的十八大后,准格尔旗开启了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同时大力推动智慧科技和煤炭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智慧矿山。截至2022年底,准格尔旗已建成智慧矿山25座,绿色矿山建成率达70%。智慧矿山和绿色矿山建设的持续推进,让准格尔旗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让煤炭产业由“黑”转“绿”,成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助力。

所谓转化煤。新型煤化工产业具有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等特点,为此,准格尔旗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按照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要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转型升级取得新的突破,形成了“一块煤直接变为一匹布”的“黑”转“白”传奇。目前,全旗有现代煤化工企业8家,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化肥等煤化工产能505.9万吨/年(按照甲醇当量计算),约占全市产能1/4。煤炭年均就地转化数量约为3000万吨,约占年产销煤炭的10%。而随着煤电一体化项目、煤制气、煤制甲醇、煤制乙烯等清洁能源产业链的不断向下游延伸,准格尔旗的煤炭产业价值链也不断向中高端攀升,煤炭资源实现了从原料到材料、由低端到高端的清洁高效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所谓超越煤。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准格尔旗新能源产业也逐渐崛起,且风生水起。全自治区第一台5G无人驾驶矿用车、第一片大尺寸光伏组件投产下线;全自治区第一个绿电低碳屋顶光伏一体化示范项目并网发电;全自治区首批零碳乡村示范项目启动建设;全自治区最大的新能源矿业装备智能制造园区;全自治区首个光伏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鄂尔多斯全市首个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以一批新能源头部企业为引领,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准格尔旗正在全力打造新能源的发展高地。

如今,随着绿色矿山建设进程的开启,准格尔旗的煤炭资源开采全部实现了智能化。以智能化引领为基础,大力推动智慧科技和煤炭产业融合发展,引入5G通信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变革生产方式,建设智慧矿山。全旗目前已经建成智慧矿山25座,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70%。

担起安全保供应急保供重任

说到矿山,想到煤炭和煤炭供应。提起煤炭供应,许多人可能想象不到,是准格尔旗——这个内蒙古没有草原的县级旗,在默默地承担着向全国25个省区市的保供任务。这个全国产煤最大的旗,以一己之力担起了全国安全保供、应急保供的重任。

准格尔旗矿产资源富集,向来有“院中挖个窟窿,就能见到煤”的传说,但即便是此前好多年煤炭疏于管理、疯狂挖煤甚至挖煤不如卖煤、卖煤不如倒煤煤贩子极度猖獗之时,这里也没有出现某些省份那样多的“煤老板”,在大街上,也基本看不到什么名牌豪车招摇过市。

不以老祖宗留下的资源为自己疯狂攫取的“钱袋子”,不在汽车的后备箱装成麻袋的钱去无度挥霍,不乱挖滥采、不以“斩尽杀绝”式的开采给大地留下过多“疮疤”,是准格尔旗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最为敦厚、优良的品质。而这或许也正是准格尔旗目前探明的煤炭储量仍在582亿吨、远景储量在1000亿吨以上、煤炭产销量占整个鄂尔多斯市1/3以上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准格尔旗目前正加快开启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暨“四个百万亩”建设工程,正统筹“各部门力量、各渠道资金、各层面政策”三大资源,发挥“经济、社会、文化”三大效益,全力推进百万亩沙棘、百万亩山杏、百万亩矿区生态集中治理、百万亩砒砂岩综合治理工程落地落實。杜彦斌告诉记者,目前,准格尔旗已经建成了包含叠翠林区、紫东农区、毓秀景区、迎曦草区、抱朴田区、望舒果区、蒙青牧区和生态治理先行区等八个生态功能区的准能生态示范区、大饭铺煤矿复垦生态产业园示范区、准格尔召煤矿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区。准格尔旗正奋力打造绿色美丽准格尔,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大地的“实景图”:

生态效益显著提升。推动库布其沙漠准格尔旗段全面治理、综合提升,建设北缘防沙护河锁边林草带10公里0.75万亩、建设林(草)光产业带13万亩、自然修复封育保护区10.75万亩、生态巩固提升区5万亩、发展沙漠旅游0.5万亩。积极推动“光伏+治沙+农林+旅游”和“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发展模式,实现向光要电减排、向沙要绿固碳、向绿要地增效。

社会效益明显改善。通过实施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四个百万亩”建设工程,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促进农林牧业、工业协调发展,为全旗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提供了优良环境和创业条件,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生态文明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经济效益成效凸显。通过实施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四个百万亩”建设工程,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目前已建成山杏、海红、枣、沙柳、沙棘等林沙产业原料林基地达127万亩,发展经济林果3万余亩。建成高原杏仁露、蒙特海红酒本土林沙企业2家,年创产值1亿多元,带动农民3万多人增收致富,油松王景区、包子塔景区等生态景观明显提升,百里长川、黑圪涝湾旅游度假村、水镜湖观光园等森林旅游业蓬勃发展。

领导干部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受到从杜彦斌言谈话语间所表现出来的超强的责任意识。他告诉记者,目前准格尔旗正在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全力培育壮大新能源等制造产业,让新能源等制造产业链全部落地开花,努力打造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赛道,全旗正以建设山清、水秀、生活好的美丽准格尔旗为目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四个百万亩”生态工程建设,区域化进行打造,全面系统化覆盖。同时,加强退化林和退化草原修复,厚植绿色生态基底,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准格尔贡献”。

结束在准格尔旗的采访之际,苏新亚向记者忆起了2021年被组织任命到准格尔旗工作时的内心情形。他说:“当时准旗已经走在了全市的前面、成为了‘排头兵,但我在到任经过连番调研后,同旗长等一班人仍然提出了准旗未来发展的三句话目标,即:快步跑、争一流、作贡献。”他进一步阐释这三句话说:不跑,你就追不上前面的;不跑,后面的也就会赶上来、超过去,所以你就得向前跑。特别是党的各项事业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深切期待、时代的进步发展,不允许你等、你慢腾腾,更不允许你睡懒觉、吃老本。成绩面前,还需要再争一流,这个一流仅是全市的、全自治区层面的还不够,还得要在全国争一流。虽然准格尔地处一隅,但作为全国最基层的一个县级单位,身为党的干部,就必须要有远大的目标,要保供,有担当,要在国家和自治区及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勇敢站出来、跑上去、作贡献!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从准格尔旗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努力向上的精神风貌上,我们看到了准格尔旗大地上立足资源禀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实现转型升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自觉承担和职责使命……

猜你喜欢
准格尔旗生态发展
基于PSR模型的准格尔旗生态安全评估研究
内蒙古一男子在办公室开赌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准格尔旗防洪危机管理思考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