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

2023-09-19 08:31刘亚丽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饮用水水质指标

刘亚丽

(甘肃省庆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甘肃庆阳 745000)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饮用水的供应,良好的饮用水供应可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地区工厂建设增多,且地方过于关注经济效益,对饮用水水质检测不够重视,同时在实际的农村供水中还易出现检测人员综合能力低、消毒能力低、缺乏检测制度引导和饮用水保护不足等问题,使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活饮用水受到较多方面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要点及方法分析,满足人们日常的安全饮用水需要。

1 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概述

结合生活饮用水的检测价值而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备物质,水源可满足人类的运动需求,同时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排出体内毒素和维持有氧呼吸等工作;作为人类生活中消耗量较高的物质,在水质存在污染下,会影响人体健康,以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看,80%的疾病与水污染或变质有关,因此做好生活用水的检测,对人们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1]。但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用水水质检测工作现状来看,大部分地区受到资金、信息和人才等条件的限制,其环境、卫生质量不高,此外在村民居住分散、用水保护意识低等因素的影响下,易出现饮用水指标不合格的问题。

2 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要点

2.1 检测方式落实

对于农村地区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而言,主要方式为取样送检,其流程有随机取样、样品抽取、送检和分析总结等方面,需要结合实地取样的环境和人为因素,在取样线路、采样容器和样品存储方式等方面做好设计工作,同时在检测工具选择和检测风险识别上也要做好相关工作,可在充分落实检测的安全、卫生、环保和真实的原则下,提高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效果[2]。需要注意的是,水质检测要结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相关规范,既要参考地区的人均覆盖、供水单位卫生许可和制水消毒设备运转等情况,也要做好当地的区域范围内水源类型的划分,在规范性的检测下,提高检测质量。

2.2 质控方法选择

为了提高饮水水质的检测质量,需要在实际检测中落实各类检测质量控制方法,有平行样分析、不同方法检测比较、不同检测室互检和标准物质分析等方法,以平行样分析和不同方法比较为例,平行样分析要对每一份的水样检测和每一项的指标分析进行两份水质检测,提高检测精度;不同方法比较则是对同一个样品分别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但要确保两种方法具有可比性,提高该质量控制方法的落实有效性,应结合需要进行选择。

2.3 明确检测指标

国家在农村生活饮用水上的水质检测标准主要涉及以下5个方面:①感官指标,如颜色、浑浊度、臭和味与透明度等;②微生物指标,如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等;③化学指标,如铁离子、锰离子等金属元素,同时也要包含水硬度、pH值、硫酸盐、氯化物和盐碱度等;④饮用水消毒剂的常规性指标,如余氯、臭氧、二氧化氯和一氯胺等;⑤毒理学指标,如硝酸盐、汞离子、砷离子、铅离子和氰化物等。在开展农村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时,应严格结合水质检测标准及指标,提高检测质量。

2.4 优化检测频次

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检测频次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以偏远地区的饮用水检测频率而言,在被检测地区的周围无水污染的企业或者工厂时,无需在水质检测过程中强调常规性指标中的放射性指标,可提高检测效率[3]。同时结合偏远地区的水质消毒方式较为单一,一般在选择漂白精和漂白粉对饮水进行处理下,可增加水质的检测指标,具体需要结合实地供水情况,由水厂做好每日的常规性检查,由检测中心每月两次对出水厂、水源水和末梢水进行巡检。需要注意的是,检测频次没有固定性,当在偏远地区的水质检测出现检测指标数值不合理时,需要进行二次检测甚至多次重复检测,从而借助多次高频的检测,确保饮水水质达到合格的水平。

2.5 明确检测依据及判定标准

在进行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时,检测依据为《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判定标准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若在实际检测中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可判定为该水样检测不合格。

2.6 合理选择检测技术及设备

在进行生活饮用水的采样检测时,常用仪器有原子吸收光谱仪、离子色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722分光光度计、隔水式培养箱和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等,结合饮用水的检测需要在合理选择检测技术后,配置好对应的检测设备。一般饮用水的检测技术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gNO3滴定法、Na2EDTA滴定法和离子色谱法等,不同的检测技术有着不同的使用需求和检测特点,要基于检测工作的需求合理选择检测技术,确保检测质量能够得以提高。

2.7 关注检测室内的环境要求

在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中,需要在对样品进行检测时,关注检测室内的环境卫生工作。①确保检测环境有着良好的通风效果。②检测人员要在进入实验室前佩戴好工作服、手套、脚套及口罩等。③微生物室内还要及时进行消毒工作,借助波长250~280 mm的紫外线有效控制微生物数量。

3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及供应问题

当前农村地区的生活饮用水检测存在较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部门地区对农村供水的重视度较低,在水质监督、水质检测方面缺乏制度的支持和引导,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的生活饮用水需要[4]。同时地区内的饮用水消毒工作也存在问题,在设备短缺、规范不明等方面问题的影响下,饮用水存在二次污染;②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缺乏对应的人才支持,表现在检测人员、监管人员和消毒人员等有关水质检测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能满足水质检测和提高水质等工作的要求,需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在水质提高中的价值,做好培训工作;③部分地区的水质监管工作缺乏效率及质量,受到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较为落后,不利于提高水质检测的质量,因此有必要进行水质检测的智能化、信息化升级,降低信息化技术不足对水质监管、检测等方面的影响。

4 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质量的建议

4.1 给予农村供水水质高度重视

政府在改善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上有着重要的职责和作用,不仅要在政策上给予水质检测和监督一定的制度支持,也需要在经济方面给予水质提高工作一定的资金补助。①需要政府在加强对水质检测的重视前提下,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确保可对水质检测点的配置进行优化,借助合理的设备和技术,为水质检测奠定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基础,提高检测的质量及效率。同时在资金支持下也要求农村做好水利工程建设,从源头做好水质控制。②需要构建农村用水方面的监管制度,落实检测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等方面的建设,为水质提高奠定制度基础,确保农村供水系统稳定运行[5]。同时可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和监督小组,专门对水质检查工作进行监督,并督促水质检测工作有效开展。

4.2 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

为了提高农村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效果,农村生活饮用水的供应机构需要借助合理的培训工作为水质检测奠定人才基础,在检测人员、监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后,进行高质量的水质检测,以满足农村在饮用水方面的需求,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与内容。针对农村水质的检测工作目标,为了提高对应检测人员的检测效果,应使员工具备岗位责任意识和检测专业技能,完善培训内容,包括检测质量控制方法的选择、相关设备运维管理和水质检测指标的明确等方面,增强培训效果;②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不仅要结合检测人员在不同地区具有的工作强度合理展开培训工作,还要考虑到部分地区较为偏远,可借助线上直播或者视频的形式进行培训,以降低时间、空间因素对培训的影响。

4.3 对水质监管进行信息化升级

基于信息时代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渗透至社会各行业中,极大地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使当前社会的发展逐渐具有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点。但结合农村地区在基础条件、人才和经济水平方面与城市水质检测的差异,需要做好以下改进工作:①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饮用水检测需求和污染情况,做好对应新技术的引进,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学习其他地区的检测升级经验,聘请区域网络基础建设和专业化信息技术人员,促进农村饮水卫生信息化的建设;②做好农村用水的数据收集工作,不仅在水源的沉淀、过滤和消毒等环节进行水质监测,也要在水源运输和水的源头位置进行水质监测,可实时反映当地的用水卫生情况,更好地提高农村饮用水的水质。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质检测在农村饮用水水质控制方面意义重大,在部分农村缺乏有效的水质检测工作下,人们无法了解农村地区是否存在水质污染问题,进而无法保证人们的正常饮用水需求,不仅会对当地人们的正常生产活动造成影响,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在了解农村的饮用水水质检测问题后,明确检测方式、质控方法和检测指标等要点,提高对农村地区水质检测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并做好水质监管信息化升级等工作,从而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效果,促进农村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饮用水水质指标
水质抽检岂容造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水质总磷测定存在的问题初探
水质总氮测定方法改进探究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