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䱻池塘养殖技术

2023-09-20 13:47
农村百事通 2023年9期
关键词:生物肥全池鱼苗

花是江河、湖泊中常见的中小型鱼类,俗称麻鲤、吉花鱼、鸡虾、麻叉鱼、大眼鼓。该鱼体型优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个优良的池塘养殖品种。花可单养、混养,最好是套养。与常规鱼类养殖一样,其养殖分为苗种培育和成鱼饲养两个阶段。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苗种培育

苗种培育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以1~3亩为宜。花放养前要经过严格的清池消毒,清除过多的淤泥,可每亩用75~90公斤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或用漂白粉、强氯精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再进注新水。进水口要用80目网袋过滤,以防野杂鱼及其鱼卵进入。为了让花鱼苗进池后有适口的自然生物饵料,务必先行培肥水质。可每亩用200~300公斤杂草浸沤,或用生物肥、经发酵的有机肥肥水。施肥时间要与供苗单位对接好,不要太早或过迟,以在进苗前6~8天进行为宜,培成水质呈茶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一般每亩水面放花水花8万~10万尾。此时花苗主食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昆虫。为了补充花食料,可每天每亩用2公斤黄豆磨成豆浆全池泼洒。待鱼苗长到2厘米长时改投粉状饲料。经25~30天的喂养,花鱼苗长至3~4厘米长时即可分塘,一部分进入池塘套养或出售,一部分留池继续培育成大规格鱼种。

二、成鱼饲养

花成鱼养殖池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积一般在5~15亩。面积过小,易导致水体溶氧量不足。每3亩养殖池配1台1.5千瓦的增氧机。鱼种下塘前7~1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和其他敌害生物,3~4天后施生物肥或腐熟有机肥,培育天然饵料,使鱼种下塘后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可供摄食。一般放养时间在每年12月至翌年3月。鱼种放养前,用3%~4%的盐水消毒5~8分钟。一般每亩放5~6厘米规格的鱼种2000~2500尾,亩产量可达450~500公斤;混养时放5~6厘米规格的鱼种500~600尾,亩产量可达200~250公斤,可搭配投放8~10厘米规格的花白鲢100尾左右。花是以无脊椎动物为主食的温和杂食性鱼类,抢食能力较差,故同池忌放养鲤鱼、鲫鱼、草鱼等争食能力强的鱼类,以免影响其生长。

池塘养殖花一般采用人工饲料为主、施肥为辅的方法。饲料先用黄颡鱼粉料,加水捏成团状后投放在食台上。鱼种下塘后3天开始驯饲,饵料台用60目网片做成1米×1米的规格,用两块竹篾片交叉弓起,用绳和竹竿拴着吊在池边1.5米处,像小“扳罾”式样,每亩鱼池设4个。经3~5天的驯饲,大部分花能到饲料台抢食时即可正常投喂。当花长至100克左右时,可驯饲黄颡鱼浮性料。在原饲料台处再设置浮性饵料筐,或用投饵机投喂。日投饵量视鱼的摄食、生长和天气、水温情况而定,每天投1~2次,一般每天每100公斤鱼投4~6公斤饲料。

花生活在水體中下层,不耐低氧,日常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是水质调控。一是要坚持早晚巡池,密切注意水质的变化,及时开启增氧机,晴天中午坚持开机1~2小时,每隔10~15天换水1/4~1/3,使池水始终处于“肥、活、嫩、爽”的状态。二是增施生物肥或有机肥,保持池水浮游生物繁盛不衰。三是改善水质,预防病害,每隔20天每亩用15公斤生石灰化浆全池遍洒,或用生物活菌全池泼洒。

花从鱼苗到性成熟前(250~300克)这一阶段,生长速度很快,性成熟后生长缓慢。如起捕规格定在250克左右/尾,能显著提高花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所以采取轮捕轮放能缩短养殖周期,减少饲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养殖户可在5月中旬开始起捕250克/尾以上的花,6月再补放部分大鱼种,保持池中合理的养殖密度,11—12月再进行第二轮捕捞上市和鱼种放养。

(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产研究所   杨柳   邮编:414001)

猜你喜欢
生物肥全池鱼苗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草鱼病防治咋用中草药
谷丰源生物肥让麦农乐开了花
生物肥与钾肥配施对冬枣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28)——鳗鲡疾病(五)
常见蟹病防治方法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种微生物发酵腐植酸生物肥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