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婚姻质量对小学生学业效能感的影响: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纵向中介作用

2023-09-20 14:54何筱荷
心理学探新 2023年1期
关键词:适应性学业效能

何筱荷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49)

1 引言

学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是否具备实现学习计划、完成学业任务能力的一种判断,反映出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水平(Bandura,1997)。高学业效能感的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和调整学习策略完成学业任务,并能从中体会学习知识的满足感和取得学业成绩的成就感,获得优异的学业成绩(Locke,1987)。学业效能感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王洪礼,胡寒春,2005)。学业效能感的重要性吸引了诸多关注和研究投入,主要研究集中在学业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就的影响,包括学习投入、倦怠、拖延和学业成绩等(朱丽芳,谢倩,2007;黄忆春,张燕燕,2009),大部分研究将学业效能感作为自变量或者中介变量。学业效能感的重要性也使得学业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和提升方法的研究成为热点,但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学习经验、情绪等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赵琨,2010)。

外部因素对学业效能感的影响同样重要。家庭系统理论指出,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非常大,其中包括对子女学业行为的影响(何筱荷,侯金芹,陈祉妍,2021)。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学业效能感的影响已得到部分研究的证实(高娟,2014)。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王晖,熊昱可,刘霞,2018),从而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业效能感。作为家庭系统组成的核心角色,学生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或婚姻质量可能是影响学生学业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婚姻质量指夫妻对婚姻关系和谐程度的主观满意度及客观评估(Spanier &Lewis,1980)。已有研究指出,父母婚姻质量会对学生的学业效能感产生影响(王红瑞,2011;肖磊峰,刘坚,2017)。父母婚姻质量较高时更容易与子女之间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他们对子女的学业指导也会表现更积极,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效能感(宗小骊,姚梅林,郑翔文,2016;李若璇,张骊凡,姚梅林,2018)。父母婚姻质量较低时,儿童和青少年则容易出现学业不良等问题(Salafia,Schaefer,& Haugen,2014;孔海燕,2016)。一方面,当父母婚姻质量较低时,他们会减少对子女学业发展的关注,子女的学业效能感会降低(Hoover-Dempsey,1995);另一方面,父母之间冲突越多,其子女越容易感到自卑,建立自信心困难,导致其学业效能感低(宋鑫磊,2019)。父母婚姻质量对学生学业效能感的作用途径仍待研究。

家庭功能因素可能是父母婚姻质量和学生学业效能感之间的一个重要媒介。家庭功能是衡量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是否运行良好的标志,涉及家庭氛围、亲密度、问题解决等家庭生活的多个方面,是能够综合反映家庭环境质量的指标。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家庭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密度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Hawker &Boulton,2000),适应性指家庭系统为了应对外界压力而改变其角色分配、联系方式的能力(朱皕,雷雳,2005)。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良好,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联系更为紧密,相处时间更多,得到家庭成员的支持陪伴也会更多(安莉娟,丛中,2003)。在亲密度与适应性较高的家庭中,父母更愿意与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Gini,Pozzoli,Borghi,& Franzoni,2008;宋潮,王建平,2017),儿童拥有更多来自家庭系统的支持和理解,自信心较强(许庆红,张晓倩,2017),儿童通常会表现更自律,学习更主动。而儿童和青少年感受到较低的家庭亲密度,缺乏来自父母的积极正向的关注,则会对其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Roth,Assor,Niemiec,Ryan,& Deci,2009)。

父母婚姻质量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相互影响已得到相关研究的证实。父母婚姻质量越高,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越好(梅小栋,赵加伟,朱小茼,2016;Cundiff,Smith,Butner,Critchfield,& Nealey-Moore,2015)。根据夫妻互动理论,婚姻质量取决于夫妻间积极互动的数量和质量。夫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仅能加深他们之间的感情,还会使家庭气氛更加和谐、稳定,从而可以有效增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李丽娜 等,2016)。研究表明,当父母婚姻质量较高,家庭成员倾向于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类任务,出现误会、分歧时,他们更愿意互相表达自己的意见(梁宗保 等,2013;刘怡婷,范洁琼,陈斌斌,2022)。家庭成员间关系和睦、情感温暖、亲子关系融洽,均对个体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起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和内部动机(蒋怀滨,张斌,张晓婷,朱欣欣,2015)。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和目标,提升学生自身学业效能感是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双减”政策的推出使得提升学生学业效能感,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得更加重要。深入了解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业效能感提升策略。本研究从父母婚姻质量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外部因素着手,探究其对小学生学业效能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利用追踪设计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对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采用多主体报告的交叉滞后模型分析探索父母婚姻质量、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以及小学生学业效能感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及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关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家庭因素对学业效能感的影响,从而从家庭关系和环境改善的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小学生学业效能感提升策略。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连云港、温州、惠州和深圳各抽取一所小学的三到五年级学生进行三次追踪研究。调查以班级为单位,2019年3月750名学生参与第一次调查,2019年6月750名学生参与第二次调查,追踪率为100%,2019年12月649名学生参与了第三次调查,一部分学生因班级变动和转学等原因未能继续参与测试,追踪率为86.53%。回收问卷649份,筛除部分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625份,有效率为96.30%。被试学生平均年龄为10.10±0.95岁,其中男生316人(50.56%),女生309人(49.44%)。学生的父母也作为被试参与研究,其中父亲125人(20%),母亲500人(80%)。对流失样本进行t检验分析,流失的被试与未流失的被试相比,在第一轮测试的婚姻质量(t=-1.13,p>0.05)、家庭亲密度(t=0.87,p>0.05)、家庭适应性(t=-1.84,p>0.05)、学业效能感(t=0.38,p>0.05)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被试不存在结构化流失。

2.2 研究工具

2.2.1 婚姻质量问卷

采用由Olson编制的婚姻质量问卷的婚姻满意度分量表(于静,王佳宁,2019)测量小学生父母的婚姻满意程度,由小学生父母报告。问卷共10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1“确实是这样”到5“确实不是这样”),得分越高,表明婚姻关系越和谐与满意。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6。

2.2.2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

采用由Olson等人编制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Ⅱ)(Olson,Russell,& Sprenkle,1983)测量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适应状况。量表包括亲密度与适应性两个维度,由小学生自我报告。量表共30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1“从不”到5“总是”),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家庭亲密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8,家庭适应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4。

2.2.3 学业效能感量表

采用由Pintrich编制的动机和策略学习问卷中的自我效能感量表(Pintrich &De Groot,1990),通过自我报告的方式,学生对自己是否具有顺利完成学业、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学业失败的学习能力进行判断。量表共9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1“完全不像我”到7“极为像我”),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学生的学业效能感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

2.3 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被试学生统一参加问卷填写,同时向被试小学生的父母发放问卷。学生和父母问卷(附指导语)分别装在写有学生编号的信封中,班主任向学生及其父母介绍本研究的目的、信息的保密性及相关要求,统一收发问卷。三次施测的内容和程序完全一致。采用SPSS 25.0和AMOS 24.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等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描述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三次测量的父母婚姻质量、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学业效能感之间的两两相关均显著。

表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和相关矩阵

3.2 父母婚姻质量与学业效能感的交叉滞后模型

建立父母婚姻质量、学业效能感的交叉滞后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拟合指标良好(χ2/df=3.82,RMSEA=0.07,NFI=0.99,IFI=0.99,TLI=0.96,CFI=0.99)。父母婚姻质量呈现中等程度的跨时间稳定性(β=0.33~0.49,p<0.001),学业效能感也呈现中等程度的跨时间稳定性(β=0.41~0.54,p<0.001)。婚姻质量T1正向预测学业效能感T2(β=0.05,p<0.05),婚姻质量T2正向预测学业效能感T3(β=0.08,p<0.05),父母婚姻质量显著影响小学生学业效能感。学业效能感对父母婚姻质量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β=0.01~0.07,p>0.05)。

图1 父母婚姻质量与学业效能感的交叉滞后模型

3.3 父母婚姻质量、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学业效能感的交叉滞后模型

以父母婚姻质量为自变量,学业效能感为因变量,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为中介变量,建立交叉滞后模型,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及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模型拟合指标良好(χ2/df=3.15,RMSEA=0.06,NFI=0.98,IFI=0.98,TLI=0.97,CFI=0.98)。父母婚姻质量呈现中等程度的跨时间稳定性(β=0.32~0.47,p<0.001),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呈现中等强度的跨时间稳定性(β=0.74~0.76,p<0.001),学业效能感也呈现中等强度的跨时间稳定性(β=0.35~0.49,p<0.001)。婚姻质量T1正向预测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T2(β=0.07,p<0.05),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T1正向预测婚姻质量T2(β=0.14,p<0.001),婚姻质量T2正向预测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T3(β=0.09,p<0.01),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T2正向预测婚姻质量T3(β=0.17,p<0.001),婚姻质量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之间相互影响。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T1正向预测学业效能感T2(β=0.13,p<0.001),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T2正向预测学业效能感T3(β=0.24,p<0.001),学业效能感T1不能预测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T2(β=0.06,p>0.05),学业效能感T2不能预测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T3(β=-0.05,p>0.05),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可显著影响学业效能感,反之则不然。三次追踪数据的变量传递路径显示,父母婚姻质量T1可显著预测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T2,家庭亲密度T2可显著预测学业效能感T3。因此,结果显示父母婚姻质量通过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中介作用影响小学生的学业效能感。

图2 父母婚姻质量、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学业效能感的交叉滞后模型

基于模型的拟合结果,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及置信区间的估计。结果显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T2在父母婚姻质量T1和学业效能感T3的中介路径的95%置信区间为[0.003,0.031],置信区间未包含0,说明中介效应显著。

4 讨论

本研究利用历时九个月的追踪数据建立交叉滞后模型,对父母婚姻质量、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小学生学业效能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传递路径进行了分析。与横断研究对比,追踪研究通过对同一组对象在多个不同的时间点进行调查,根据前后几次调查所得资料的统计分析来探索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及不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追踪研究可以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基于追踪数据的交叉滞后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轮的婚姻质量可以通过影响第二轮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进而对第三轮的小学生学业效能感产生影响。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证实了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在父母婚姻质量和小学生学业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的存在。这一因果关系的分析考虑了时间因素,使得到的结果更加可靠。

4.1 父母婚姻质量、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学业效能感的关系

父母婚姻质量显著影响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从夫妻互动理论的视角出发,夫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既能加深他们之间的感情,又会使家庭气氛更加和谐、融洽与稳定,有助于增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李丽娜 等,2016)。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良好,其成员间的情感联系紧密,良好的情感联系源于彼此间的沟通、相互的理解和关爱。而长期处于紧张、婚姻冲突关系中的父母,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处理双方的争吵和情绪,在子女的需要和发展方面付出的时间和注意力则大大减少,亲子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关系的疏远导致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低。此外,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也是影响夫妻婚姻质量很重要的环境因素。研究表明,不和睦、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会破坏夫妻之间关系的亲密性(Fiese &Winter,2010),这与疲劳假说相契合。疲劳假说指出,持续暴露在嘈杂、拥挤、不和谐的环境下,身体疲劳度的增加会导致夫妻间合作减少、冲突增加(Wachs,1994)。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业效能感。良好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能促进父母与子女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父母的支持与关爱能够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更好地探索与发展。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温暖与宽容理解越多,其子女感受到的关爱和鼓励也会越多,往往更能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龚沁宜,曹华,2018),并在面对挑战时积极地解决问题,提升自我效能感(Bireda,2014)。在关爱型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可以独自或在父母帮助下更好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不可预知状况的困难,有更好的学业效能感和自我调节能力(梁俏,陈泉凤,谢晓东,魏昶,2019)。反之,家庭亲密性度与适应性低,其家庭成员之间会缺少互动与分享。他们在解决问题、情感沟通、处理矛盾时会更加困难,生活满意度、自信心、自我效能感也会普遍降低(孙小玉,2014)。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在父母婚姻质量和小学生学业效能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和谐融洽的婚姻关系会促进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从而使家庭成员之间团结、和睦。学生在此种环境下容易获得更多的支持与理解,更可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挫折,从而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效能感有积极作用(李永占,2018)。此研究结果与“人—境交互作用理论”(Person-Context Interaction Theory)(Magnusson &Stattin,1998)相契合。“人—境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对个体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有远近之分,并根据与个体接近程度将其分为远端环境和近端环境。远端环境因素往往通过影响近端环境因素进一步影响个体心理发展(Parke &Buriel,2006),这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中介作用提供了理论解释。学生并不是父母婚姻关系的直接参与者与经历者,因而,在家庭中父母婚姻关系对学生而言属于“远端环境”。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由全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交互行为构成,小学生亦是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直接参与者和接触者,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学生而言属于“近端环境”。因此,父母婚姻质量通过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影响小学生学业效能感。

4.2 研究意义与不足

本研究结果对于学生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当前,学生学业压力逐渐增大,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日益重视,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努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成为了父母们热衷讨论与关注的话题。为达到这一目的,父母们大多愿意在外部条件上付出诸多努力,如通过聘请家教或者参加课后辅导等形式,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多的学习机会。但是,父母们往往忽视了自身因素和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业效能感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家长了解自身婚姻关系以及家庭环境与功能对孩子学业效能感的影响,促进家长从自身角度审视和努力,通过创造和谐的夫妻和家庭关系,从而达到促进孩子学业效能感的目的。

首先,父母应该意识到自身的婚姻关系对孩子学业的影响,重视并提高自身的婚姻质量,不断增强婚姻满意度和幸福感,避免将婚姻冲突迁移到子女身上,充分发挥良好婚姻关系对子女的教育作用。和谐融洽的父母关系会给子女提供温暖舒适的家庭环境。其次,父母应与子女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努力营造出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氛围,增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生活中与学习中父母要多鼓励子女,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子女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使其更专注于自身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学业效能感。

本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些许不足,三次数据收集时间间隔不均衡以及分班导致部分样本流失,因此研究结论是否能推论至其他样本有待验证。未来的研究需要延长追踪间隔时间,并开发出相应的平行测验,以降低具体测验项目的敏感性,获得更为合理严谨的研究结论。

5 结论

父母婚姻质量以及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均可显著影响小学生学业效能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小学生学业效能感之间起中介作用。良好的父母婚姻质量有助于增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学业效能感。

猜你喜欢
适应性学业效能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艰苦的学业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