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实践

2023-09-22 03:04
中国教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画像研修教师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为教育数字化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教育部印发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出,要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大力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摆在区域教师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關键问题。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将教师研修顶层设计纳入教育数字化转型体系,系统思考人工智能、大数据驱动的教师管理决策、教师精准研修变革,推动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在厘清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实践路径验证成效,以期把握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发展态势,为其他区域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一、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与价值追求

教育部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建设[1],2022年,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行动。推动教育系统全方位、系统化转型升级被视为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教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关系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败。

1. 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

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开展国家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深化精准培训改革等15项举措,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提出,以新技术开辟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子,明确“开展教师智能研修,推进精准培训”“建设与应用教师大数据,支持教师管理评价改革”等六项地市和区县的重点工作。从我国近年来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可以看到,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研修数字化逐渐成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关注的重点。

2. 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追求

从区域层面审视,一方面,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具有推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教育公平[2],以数字化打通城乡地区之间的“数据孤岛”,弥合城乡差距,为薄弱地区教师精准输送优质资源,实现薄弱地区教师质量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教师研修数字化开创了一个精准治理、多方协同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模式。基于大数据可以预测、规划区域不同学科教师需求数量和补充机制,合理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加强教师梯队建设。通过精准匹配,实现教师个体教育资源的优化推送;利用教师信息大数据,实现教师发展预测、绩效评估,精准监测和精准评估,构建教师精准治理的长效机制[3]。

二、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区域实施路径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过程。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众多教育创新和变革中的重要一组,可以结合区域教师研修的职能,厘清内涵,基于内涵创生区域实施路径。

1. 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将数字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推动教育组织转变教学范式、组织架构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4]。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界定,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区域教师研修学院承担着教师队伍建设的职能,主要包含教师队伍管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发展评价(见图1),理解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要从这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教师队伍管理主要是进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洞察区域内城乡之间、校际教师资源的差异,明确教师年龄的层次部署、教师职称分布等,建立结构合理、年龄和职称分布均衡的优质教师队伍。区域教师研修学院重点通过教师研修活动,包括开展常态化的教研主题活动、研发与开设研修课程、提供优质的研修资源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是要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基于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交叉分析,变革原有教师队伍管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发展评价的业务流程,创生新的应用场景,产生新的价值。因此,我们认为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是通过大数据与智能化技术的核心支撑与创新应用,推进区域师资配置、教学教研、培训研修、评价考核等业务流程的全方位创新与生态性变革,逐步形成与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高度适配的高质量教师研修体系。

2. 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区域实施路径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技术赋能的创变过程。在长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区域教师研修相关单位信息化建设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教师研修数据难以实现跨单位、跨业务的共享和利用,导致教师教育管理者难以依据准确数据进行科学判断。在教师发展评价中,存在过程监测少,总结性、事后评价多,无法进行事先预警等难题。

2018—2021年,教育部先后两次印发《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建设和应用教师大数据,采集动态数据,形成教师画像,支撑教师精准管理,支持教师评价改革”。任友群等提出:“对教师队伍精准画像,支持教师队伍建设的循证决策。”[5]区域教师研修机构需要明确新时代教师研修发展方向,基于数据开展区域教师教育询证决策,以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赋能教师管理、评价考核,重塑教师研修方式,推进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发展。

推动区域教师研修数字化全面落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面工作的整体推进,必须坚持顶层设计、系统思考,寻求支持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数据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区域教师研修学院通过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互联互通、深度挖掘、交叉分析、可视化呈现,进而促进教师研修系统的创新和变革。教师画像具有数据化、可视化、动态性等特征,在面对教师专业发展设计与组织中依赖经验、过于封闭、轻个性化等瓶颈和阻滞时,将成为有效破解利器[6]。因此,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教师数字画像成为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

教师数字画像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类提取教师相关的数据,生成静态、动态属性标签,然后用标签集来描述教师。教师数字画像能够将教师基础数据与专业数据整合,构建立体多维的虚拟教师形象,赋能教师队伍管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基于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底座支撑,可以建立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大数据汇聚融通,生成教师数字画像的创新应用场景。基于画像的个性化分析功能,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一体化发展平台的功能,智能化推送资源开展研修,发挥区域教师研修学院“纽带”与“桥梁”功能,多元协同、立体联动,建设一个科学完备、开放灵活、协同联动体系(见图2),构建研修一体化的管理机制[7]22-24,促进教师研修生态系统变革。

三、区域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探索

上海市浦东新区共有基础教育学校662所、学生55万、专任教师近5万人。教育体量超大,教师占全市的1/5,同时,增速特别快—近几年,新入职教师每年超过2500人。从年龄结构来看,公办学校50岁以上教师达到25%,高端人才占比低。这样的增速及年龄结构等给区域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

1.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整体架构

(1)顶层设计—将教师研修数字化纳入“十四五”教育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

我们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机遇,主动拥抱新技术,将教师研修数字化纳入上海市浦东新区“十四五”教育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开展教师数字画像的探索,服务区域规模化精准研修,解决教师发展管理难题。将数字技术融入教师从入职到退休全过程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聚焦“大区全覆盖和精准化相结合的研修转型”,推动区域、学段、集团、学区多层次研修流程再造和模式重构,实现教师研修计划精准设计和研修课程精准推送,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2)系统思考—设计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整体架构

上海市浦东新区基于“教育大数据中心+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平台”两大信息化体系,汇聚市、区、校三级教师研修相关数据,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支撑环境,融合研训“立交桥”的创新管理机制,支撑区域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以刚柔并蓄的方式高效推进“一中心、一平台、一座桥”的“3个一”架构(见图3)。

2.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举措

教师研修的“高质量”是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培养为旨归,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围绕教师数字画像的构建、教师研修资源垂直供给、课堂智能分析、学习场景创设等路径,重塑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区域实践样态。

(1)基于大数据建构教师数字画像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年启动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将教师数字画像的概念在实践领域逐渐展开。通过大数据中心能力,汇聚了人力资源、上网行为等七个教师研修相关数据。教师基础画像包括普通自然人属性以及教师行为数据,分别可以从个体画像和群体画像的角度构建;教师自然人数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等,行为数据包括教师上网行为、教师课堂行为等;教师专业画像包括教师资格证、学科、职称、所获荣誉等,以及在教学、教研、科研、培训等活动中的数据。

教师数字画像生成了创新性应用场景。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构建了“教师洞察数字驾驶舱”,汇聚了教师群体基本属性、课程申报、优课获奖、学分等数据,实现对教师研修全过程、长周期、多维度、宽领域的实时信息呈现,提供区域教师整体信息基本概览;构建了通过上网行为画像对不同学段教师使用App偏好进行分析,主动发现教师关注的热点领域,为教师研修课程的研发提供依据;利用全区教师无线漫游上网伴随式采集教师使用学校网络的数据,建立学校影响力模型。

(2)建设互联互通的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平台

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应用、数据等,满足教师在线学习、协同研修、自我管理等需求,实现可视化动态呈现教师成长轨迹,促进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平台目前完成一期建设,未来还将进一步升级,将包含5大子系统:一是教师专业发展智囊库,为新教师提供在线答疑;二是教师在线学习支持系统,即升级原有教师研修网;三是教师学习资源系统,整合现有各类公开课、展示活动等各类资源,支持教师学习;四是教师研修管理系统,支持教师各类研修课程的申报评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基地评审;五是教师专业发展智能分析系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智能诊断与发展建议。

(3)融合研修“立交桥”的创新管理机制

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聚焦“传统教研模式失效、供给失衡、帮扶失准”难题,上海市浦东新区从“大教研”出发,着力构建全域覆盖、层次丰富、互为融通、便捷有序、智慧开放、动力强劲的“教—科—研—训—评”一体化新型区域教师研修“立交桥”,建立了纵横相通的“新五级教研机制”立体联动机制,即区域—学段—学区集团—学校—教研组,通过建设不同学段教育指导中心,强化以学段管理为特征的整体性协调和专业化推进能力,增强执行功能、专业功能和服务功能,完善教育系统内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7]25-26。

3.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成效

第一,提升了区域教育管理循证决策能力。上海市浦东新区教师数字画像的构建帮助管理人员挖掘教师研修的兴趣点和需求,开展精准教研活动,建立完善的教师发展培养体系。第二,促进了学校精准开展校本研修。基于数据中台汇聚智慧校园教师专业发展数据的学校数字画像实现基于过程性发展评价,促进各梯队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不同校区、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等范围的教师群体画像,能够精准定位不同教师的需求,为学校开展精准校本研修提供科学数据支持。第三,驱动教师自我认知和角色重塑。传统的自我认知一般建立在教师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很多时候是主观上的感性认知,而教师画像将“人”以标签的形式数据化,是客观上的理性认知。通过对标签的分类统计,能够帮助教师建立多维度的自我认知,对标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促进其进行反思,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第四,丰富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生态圈。基于教师社区的划分结果,让教师发现与自己有共同特征的教师圈子。

参考文献

[1] 张传萍.中小学教师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策略[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3(4):32-33.

[2] 余胜泉.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战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9):2+129.

[3] 崔延强,权培培,吴叶林.基于大数据的教师队伍精准治理实现路径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4):9-15+95.

[4] 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J].中国教育学刊,2022(4):41-49.

[5] 任友群,冯晓英,何春.数字时代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22(8):1-8+78.

[6] 魏非.数字技术赋能教师高质量发展的五条路径[N].中国教育报,2023-05-12(9).

[7] 李百艳.构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立交桥”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J].中国教师,2023(1).

(作者系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画像研修教师队伍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威猛的画像
“00后”画像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画像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