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锂矿国际定价权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9-25 06:01窦红宾沙双双
价格月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锂矿定价权期货市场

窦红宾 沙双双

(西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54)

一、引言

锂矿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之一,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锂矿第一大消费国,根据 《2021 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2017—2021 年, 中国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锂矿消费国,2021 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50%以上。 中国锂矿储量较为丰富,按照基础储量计算约占到全球锂矿总储量的13.70%。锂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有限的储量供给这一供求矛盾需要借助国际市场予以平衡, 使得中国锂矿消费进口依赖度较高。 以2022 年为例,全年共进口锂精矿282 万吨, 同比增长42%, 净进口硫酸锂12.57 万吨,同比增长71%。[1]

从现实情况看, 中国对锂矿的国际定价权并不乐观,甚至表现出定价权缺失的特征。王自国(2020)基于锂矿需求角度, 分析了近些年来锂矿国际价格波动的原因及中国在锂矿国际贸易中的价格话语权困境。[2]贺辉辉等(2022)指出,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方面缺失话语权,同时在锂矿国际贸易中也存在定价权缺失问题。[3]在定价权缺失原因分析方面,有学者认为,大宗商品购买整体规划不健全、未构建大宗商品定价联盟组织及相关产业资源利用水平较低是导致中国以锂矿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的主要原因。 王金强(2019)从美元霸权视角出发研究了美元霸权地位对中国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影响,认为锂矿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主要采用美元结算的现状弱化了中国锂矿国际贸易定价权。[4]与此不同,吕云龙(2022)认为,发达国家控制了大宗商品的运输渠道和话语体系,导致中国以锂矿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定价权表现出缺失特征。[5]在提升中国锂矿国际定价权问题上,李辉(2019)认为,中国应进一步推进期货市场建设,并以此作为锂矿等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价格的基准。[6]袁杰和万雨龙(2019)建议,中国应尽快构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不断提升中国锂矿等大宗商品定价权。[7]冯玉林等(2022)指出,中国应进一步厘清大宗商品期货定价机制,并采用因子投资策略制定相关大宗商品价格,进而有效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引导作用。[8]

二、锂矿定价模式及锂矿国际价格的影响因素

(一)锂矿定价模式

1.基于期货合约价格的调整定价模式

在金融市场中,期货价格往往对现货价格具有引导作用。 在国际锂矿价格定价机制中,经常采用的定价方法是:在国际锂矿期货产品价格基础上经过当前风险价格调整后形成锂矿现货价格,这种风险调整定价方法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国际供求关系、锂矿质量、锂矿市场组织形式以及不同国别的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 风险调整以价格升水或价格贴水的形式出现,是对当前市场价格波动的充分反映。 由于锂矿属于国际大宗商品之一,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较高,因此在其期货市场的组织过程中具有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典型特征,这保证了锂矿期货价格的市场公允性。 因此,基于锂矿期货价格对锂矿现货价格进行定价是当前锂矿国际定价的常见形式。 当前,锂矿国际市场的整体成熟程度仍有待提升,与原油、铁矿石等成熟的国际大宗商品相比, 锂矿市场价格仍表现出较大波动性,其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反映精准度仍存在进一步改进空间。 纽约、芝加哥、伦敦等大型期货交易所均有锂矿期货交易,其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影响较明显。 2022 年,中国广州期货交易所引入了锂矿期货产品,其对制定中国锂矿现货价格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基于动态协商谈判的定价模式

动态协商谈判定价模式是当前制定锂矿石交易价格的主要定价模式,动态协商谈判定价机制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该成交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交易平台上相互报价协商完成的,这种交易价格受到交易双方需求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差异影响,不同时期的锂矿交易价格和同一时期不同交易双方的成交价格具有显著异质性。 二是协商谈判的锂矿定价模式需要进行动态调整,这种动态性是随着交易双方供求力量的转换而发生变化的,该模式契合了当前锂矿期货交易市场不够成熟的客观现实。 在该模式下, 逐渐延伸出一种新的协商谈判价格确定模式,即以国际上权威机构整理的报价为基础进行锂矿定价。 这种定价模式进一步降低了动态协商谈判报价导致的波动性,一定程度提升了锂矿国际定价的稳定性。

(二)锂矿国际价格的影响因素

1.国际视角下的锂矿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影响锂矿国际价格的重要因素,两者的交互影响导致了国际锂矿的价格变化。 从供给视角看,影响国际锂矿总供给的因素主要包括探明储量变化、储量国别差异、开采水平、开采速度和规划等。 从探明储量角度看,根据何金祥等(2020)的研究,近10 年来世界锂矿探明储量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总量上增长了30.8%,锂矿探明储量表现出较稳健的增长速度。[9]从国别角度看,近10 年来澳大利亚、阿根廷和智利的锂矿储存数量增长量最大,而美国和葡萄牙等国的锂矿增长速度最快,锂矿分布非均等性进一步提升。 从开采水平看,近年来锂矿的开采水平在逐步提高,开采的锂矿类型拓展到伟晶岩矿床、卤水矿床、海水矿床、热液矿床和堆积矿床,开采的矿石种类拓展到锂辉石、透锂长石、锂云母和磷锂铝石等,开采的矿床和矿石种类在逐步拓展,开采技术日渐成熟,这为未来国际市场增加锂矿供给奠定了基础。 从开采速度看,受锂矿需求增长的拉动,2011—2021 年锂矿产量增长了195%,年均增速在10%以上,表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

从需求视角看,锂矿的国际需求主要受锂矿相关产品的消费需求、 国别产业发展规划等因素影响。 从消费角度看,锂矿广泛应用于锂电池、冶炼、航天、医药和原子能等相关工业产品中,表现出显著的消费增长趋势。 从实际情况看,2011—2021 年全球锂矿(换算为硫酸锂当量)的消费总量从不足11 万吨增至34 万吨,消费体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2020—2022 年中国锂消费在全球锂消费中的占比在50%以上。 另外,不同国家在产业发展规划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如中国在产业规划方面突出了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这进一步引致了世界锂矿市场总需求的增长。 综上,国际锂矿市场表现出供给和需求同步增长的显著特征,其中需求增长速度快于供给增长速度,这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导致国际锂矿价格上涨。

2.锂矿期货市场的完善程度

在金融市场发展中,完善的期货市场是提升现货市场价格公允性的必备条件。 一个国家期货市场的发展等级及相关制度的完善性决定了期货市场价格的灵敏度和科学性,进而可以有效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并影响现货市场价格。 从国际市场看,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往往能直接影响现货市场价格,并成为影响对应商品现货市场价格的核心因素。 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期货市场的发展水平,进而决定了其现货市场价格。 锂矿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期货价格往往对其现货市场价格具有显著影响,而锂矿期货价格受到锂矿供求关系、 交易国家汇率风险、交易国家国别风险、锂矿国际贸易政策限制等因素影响, 从而表现出复杂多变的金融波动特征。这种波动性进一步延伸到锂矿现货市场,导致了锂矿现货价格的波动性。

3.锂矿定价的交易货币

根据国际定价中心的规定,国际商品结算的交易规则受到所在国政府法律的规制,且交易货币为所在国法定货币。 这意味着如果某个国家的货币成为世界主流货币,其国内货币政策将对国际商品价格产生深远影响。 其内在传导机制是:如果交易所在国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本国货币供给,这将导致其他国家等量货币兑换的交易所在国货币及可以买到的国际商品变少,这会进一步抑制该交易所在国的国际商品需求,从而导致该国际商品价格下跌。 与之相反,如果交易所在国扩张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其他国家相同货币买到的国际商品增多,从而导致该国际商品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由此可见,国际货币结算权和国际货币影响力对国际商品价格具有显著影响。 从实践看,锂矿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之一,其交易结算受到当前国际货币市场上几个主要货币的共同影响,除了美元这种国际货币外,人民币、欧元、日元等货币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国际化影响力,其对应的国内货币政策均可能对国际锂矿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4.地缘政治与寡头市场的影响

地缘政治是指国际政治关系和国家之间地理位置的关联性。 从全球看,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的锂矿资源差异明显,一些具有高度聚集性的锂矿资源如果集中在少数政治上较为敏感或国际关系较为复杂的国家和地区,必然会提高锂矿国际价格的波动性。 从国家分布看,除了中国和美国锂矿储量较为丰富外,锂矿主要分布国家还有玻利维亚、智利、俄罗斯、阿根廷、刚果、塞尔维亚等,这些国家的国际关系差异性较大,部分国家政治问题比较敏感,锂矿的现实分布及其所具有的地缘政治特征将进一步放大锂矿国际价格波动性。

寡头市场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典型组织模式,如煤炭、石油、铜矿等大宗商品均已经形成寡头市场,并基于寡头垄断力进行商品定价。 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一旦某个市场具有垄断性,其商品定价会在边际成本基础上进行溢价加成,该加成水平和垄断程度严格正相关。 大宗商品的寡头垄断水平较高,因此其商品定价远超边际成本,具有典型的高溢价特征。 锂矿作为国际大宗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在逐步形成以发达国家为首的国际寡头垄断市场,其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均表现出较显著的寡头垄断定价特征。

三、中国锂矿国际定价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锂矿现货和期货产品国际定价权双重缺失

锂矿国际定价权的含义主要包括4 个方面。 一是在锂矿交易谈判中制定价格的主动权;二是对锂矿现货和期货市场综合考量后制定基准价格的权力; 三是在锂矿国际定价中采用本国货币计价;四是在锂矿价格机制中具有一定的国际垄断力。

中国虽然是锂矿消费大国,但是并没有因为对锂矿的大量需求而获得国际定价权,反而因为锂矿定价权缺失引致了锂矿在进口环节的种种问题。 从现实看,中国在国际锂矿现货交易中制定价格的主动权较低,主要原因是锂矿国际市场中发达国家已经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甚至构建了卡特尔联盟,这极大地削弱了中国在锂矿贸易中的定价权。 不仅如此,由于部分发达国家控制了锂矿国际贸易的知识体系和运输通道,形成了基于知识控制和运输控制的市场垄断力,同时还控制了锂矿国际贸易的金融体系,这进一步提升了锂矿的金融属性,增强了锂矿交易的金融特征,从而控制了锂矿交易的期货价格制定权。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仍在推进中,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尚有不足,国际锂矿结算仍以美元和欧元为主,一定程度削弱了中国在锂矿贸易中的定价权。 此外,中国锂矿产业发展集中度较低,国际影响力尚未形成,负向冲击了中国锂矿交易的国际定价权。 综上,中国在国际锂矿市场中表现为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定价权的双重缺失。

2.锂矿定价权缺失冲击相关产业盈利能力和产业链安全

在国际分工中中国企业处于中低端位置,主要负责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环节, 其整体盈利水平较低。 一方面,中国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与锂矿产品下游企业的谈判能力有待提升,整体议价能力较低。 与此同时,中国锂矿相关企业在国际锂矿市场定价权缺失导致了其锂矿购进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 即中国锂矿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同时存在对上游和下游企业议价权的缺失,导致中国锂矿相关产业整体盈利水平较低。

锂矿在中国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电池、 医疗、航天、原子能等相关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锂矿消费国, 如果锂矿国际供给出现重大问题,必然导致中国相关产业链出现断层,进而影响整体产业发展。 锂矿作为一种不可再生工业原材料,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如果中国长期缺失国际贸易市场定价权,可能会导致锂矿相关产业发展受阻,并延伸到与该行业相关的其他产业,从而导致中国宏观经济产业链的断裂。 因此,锂矿国际定价权的缺失可能负向冲击相关产业盈利水平和产业链的稳定。

3.锂矿定价权缺失冲击经济稳定性

锂矿已经成为关系中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原材料。 根据2021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锂矿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要件,已经成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战略物资保障。 虽然中国锂矿总体储藏量较丰富,且广泛分布在西藏、新疆、江西、河南等省份,但总体开采速度和开采技术仍有待提升, 导致中国锂矿年度消费额中有将近50%来自国际进口。在此背景下,中国锂矿国际定价权缺失叠加对锂矿需求的持续上升,可能会导致锂矿进口价格持续上涨,进而引发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冲击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不仅如此,随着锂矿国际价格的巨幅波动,中国相关行业价格的波动性也会随之放大,这将进一步造成中国宏观价格水平的起伏并负向影响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二)缺失的原因

1.期货市场发展缓慢限制了锂矿基准价格的定价权

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价格的判定基准, 可信赖的完善的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定价的重要基础。 锂矿作为国际大宗商品的有效组成部分,其期货市场发展的完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货市场价格制定的科学性。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周期短、产品品种少、创新能力低和监管水平低等, 这可能导致锂矿期货市场对锂矿现货市场和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被严重削弱。 张屹山等(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并不能有效影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原因是中国期货市场总体交易体量偏小,且没有足够垄断力支持其国际影响力。[10]从锂矿市场发展情况看,中国锂矿期货市场尚未构建完成,目前仅有广州期货交易所自2022 年起有锂矿交易产品,其他交易所均未进行锂矿期货产品合约交易。 由于中国锂矿期货市场发展过于缓慢,其相关金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及其对锂矿基准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锂矿期货市场发展缓慢,不仅没有发挥对锂矿基准价格的指导作用,反而可能成为国际期货价格影响国内基准价格的传导渠道,进一步削弱了中国锂矿的国际定价权。

2.行业集中度低抑制了锂矿价格的溢价水平

行业集中度是指某个行业的聚集程度,一般采用该行业中若干家重点企业的产值或市场份额占该行业总体产值或市场份额的百分比来表示,该百分比越大行业集中度越高。 在经济学中经常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来进行相关统计。 一般情况下,某个行业的集中度越高,其垄断能力越强。 垄断力是议价能力和定价影响力的来源,垄断力越强的行业其定价权力越大,其定价水平偏离边际成本的幅度也越大,即其可以获得更多的垄断溢价和超额利润。 目前,中国锂矿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经常以单个企业形式而不是以行业联盟的寡头形式出现,这导致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整体谈判能力较弱。 中国松散的锂矿企业组织模式降低了其在国际锂矿交易中的谈判能力,丧失了通过市场寡头势力可能获得的垄断溢价,从而在锂矿出口环节的定价较低,但在锂矿进口环节向国际市场支付了较高的垄断溢价,这导致了中国在锂矿国际贸易中整体福利的损耗。

3.国际话语权弱化负向冲击了锂矿定价影响力

国际话语权持续弱化是中国锂矿国际定价权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际话语权弱化是指中国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在政治关系、定价机制和供求关系方面受到持续增长的国际压力进而导致的影响力弱化。 (1)中国锂矿国际话语权受当前政治关系的影响,出现了阶梯式弱化现象,即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以贸易摩擦为表征的对中国经济贸易打压,导致中国在锂矿国际定价方面表现出持续衰减的特征,且这种衰减具有显著的阶梯式下降趋势。 (2)当前锂矿国际定价机制是基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形成的,这些理论在中国已经流传多年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已经成为分析商品价格的重要经济学工具,这导致了中国在锂矿国际定价权方面的争夺缺乏本土经济理论优势。不仅如此,当前,锂矿国际价格波动受西方媒体对知识、理念和趋势传播的影响日渐深重,成为弱化中国锂矿国际定价话语权的关键诱因。 (3)从国际供求关系看,中国是锂矿第一大消费国,动态增长的锂矿需求和有限的国际锂矿供给形成了供求矛盾,中国并未因为大量锂矿消费需求而提高议价能力,反而因为对锂矿进口依赖度较高弱化了议价话语权。 综合来看,中国在锂矿定价话语权的持续弱化进一步削弱了锂矿国际定价影响力。

4.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越高, 中国锂矿在国际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可能性越大,中国锂矿国际定价权也将越高。中国自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以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逐步提升。 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人民币实现了全境流通,有“小美元”之称。 与此同时中国还构建了LIBOR 利率体系,在未来将以此为基准构建中国的基准利率体系。 虽然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国际化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 从现实看,不仅是锂矿,包括铁矿、铜矿、石油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结算仍然主要采用美元和欧元结算,这使得中国损失了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国际贸易“铸币税”,也负向冲击了中国在锂矿国际贸易中的定价能力。

四、提升中国锂矿国际定价权的对策

(一)稳健深化发展锂矿期货市场

锂矿期货市场是锂矿基准价格的形成中心,为有效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的锂矿定价权,中国应该稳健深化发展锂矿期货市场。 (1)要进一步完善锂矿期货市场的投资者构成,审慎引入多元的锂矿机构投资者。 对国内相关金融机构在税收和贸易政策上实施可预期的优惠措施,并积极实施锂矿期货开放式发展战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国外机构投资者和相关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锂矿期货市场,进而实现充分借助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力来提升中国锂矿期货市场发展水平的目的。 (2) 大力发展新的锂矿期货新品种,努力提升锂矿期货市场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向流动性。 要在广泛借鉴国际锂矿期货市场产品设计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锂矿储量布局,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锂矿期货交易合约,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期货交易者需求,有效促进锂矿期货市场健康发展。 (3)以锂矿期货和其他相关大宗商品期货发展为基础,逐步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锂矿区域定价中心,并以此为契机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锂矿基准价格定价体系,最终实现提升锂矿国际定价权的目标。 (4)制定与锂矿期货市场发展相匹配的动态监管机制,有效提升对锂矿期货市场的监管水平,形成创新发展和高效监管的良性互动市场。 与此同时,应积极借鉴国际锂矿期货市场的监管手段,与国际期货市场形成联动监管,共同打击锂矿期货市场的恶性投机行为。

(二)合理提升锂矿行业集中度

中国锂矿行业集中度较低,欧美发达国家锂矿企业基本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能够以垄断力获得垄断的经济租金, 即其定价高于锂矿的边际成本,从而能够获得较高的溢价。 对此,中国应适度提升锂矿行业集中度。 (1)有序推动锂矿相关行业实施必要的兼并重组,构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型锂矿企业。 虽然提升行业集中度可能会造成垄断力提升进而导致垄断定价加成,不利于国内交易市场的价格稳定,但是为了提升锂矿国际定价权,适度提升中国锂矿行业市场集中度可以有效提升锂矿国际定价话语权,从长期看有利于中国锂矿价格的稳定及相关行业健康发展。 应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引领下,促进锂矿行业良性兼并重组,着力打造出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锂矿企业,有效提升中国锂矿国际议价能力。 (2)要积极推进锂矿企业创新发展,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市场集中度,通过形成技术壁垒提升行业聚集性。 从现实发展看,中国锂矿企业的整体创新度较低,高端锂矿产品的整体创新性较弱,并具有日渐恶化趋势。 因此,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实现锂矿行业的集中度提升,是有效提高中国锂矿定价权的重要路径。 (3)在提升锂矿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同时,还要配套制定降低产品成本的战略规划,不断提升锂矿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应在相关政策引领下,对锂矿企业实施必要的合并、裁减和新设操作,进一步提升其资源组合效率。 在此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要突出技术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要引导锂矿企业设立以技术研发为导向的创新发展中心,通过技术研发不断提升自身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三)有效提升锂矿国际贸易话语权

提升锂矿国际贸易话语权有助于增强中国锂矿国际定价权。 为有效提升中国锂矿国际贸易话语权,应从如下三方面进行政策改革。 (1)构建统一的锂矿国际采购机制,通过集中采购形式提升中国锂矿国际贸易话语权。 当前锂矿国际供给基本是以寡头垄断形式出现的,而中国企业在采购时却是分散采购,这种市场势力的不均衡导致了中国锂矿定价能力的缺失。 中国可以从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企业采购协调中心,由各类企业向该中心定期报备下一周期的采购计划,然后由该中心以总量形式在国际市场进行采购,进而有效提升整体定价话语权。 (2)出台相关扶助政策支持那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在国外构建锂矿采购基点,或者通过控股、参股、联合经营方式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构建海外锂矿定向采购渠道,有效规避锂矿国际价格波动风险。 (3)锂矿行业可以自发组织类似于行业协会的自治性组织,该组织的核心目标是提升锂矿国际贸易定价权。自治性组织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通过内部融合和外部市场行为的内部化推动锂矿国家贸易话语权的提升。

(四)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有助于提高中国在锂矿国际结算中的地位,有助于扩大中国锂矿国际贸易影响力。 (1)以双边贸易和多边区域合作为核心突破点,不断提高国际货币市场对人民币的动态需求,并稳健提升相关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同时加强区域经贸合作深度,提高货币互换协议运行质量,加速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2)进一步深化发展国内金融市场,积极构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联动机制,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和人民币利率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将人民币利率弹性和汇率弹性动态控制在合理区间。 进一步提高SHIBOR 利率体系的影响力, 并以此为契机实现更深层次的利率市场化发展水平。 (3)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锂矿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比例,提升锂矿国际贸易中人民币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锂矿定价权期货市场
巴西:颁布法令振兴本国锂矿市场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全球锂矿及伴生铍铌钽的采选冶技术发展趋势
新疆苦水湖锂矿水文地质特征简析
肥料企业该如何面对尿素期货市场?
国际锂矿资源勘探开发的机会与投资策略
量化投资在期货市场的有效应用
国家发改委废止教材价格管理法 教材定价权下放
论产业链整合与产业价值实现
国际投机资本对产业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