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景观视角下苏南传统村落发展策略研究

2023-09-25 00:52李晓颖
园林 2023年9期
关键词:苏南文化景观村落

李晓颖 赵 静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

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复兴提供了政治语境。引入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视角和分类标准,结合中国传统村落的特征和认定标准,将传统村落划分为5个类别:生态型、生产型、生活居住型、文化型、复合多元型,同时在分类的基础上对苏南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进行空间特征解读,进一步挖掘其资源现状。通过对苏南传统村落的研究,总结其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基于村落文化景观类型特点的发展策略:保护绿水青山,推行共治共享的生态型村落发展策略;明晰产业定位,严格规划利用的生产型村落发展策略;落实分级分类,贯穿以人为本的居住生活型村落发展策略;尊重传承主体,重构传承语境的文化型村落发展策略及共建多元一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复合多元型村落发展策略。

地域文化景观;传统村落;分类;乡村振兴;苏南地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在这次更新实践中,很多村落在没有认识到自身资源价值的情况下,便盲目开始了“美化”运动,迫使乡村景观出现了“风格滥用”的现象,乡村的发展也陷入了趋同化困境。利用类型学法,对乡村进行分类识别,是乡村振兴规划和实施的前提条件。乡村分类有利于明确乡村发展的重心及各建设环节的时序进度,有利于统筹调配乡村资源、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1]。

有关传统村落类型学研究视角涉及到地理学[2]、城市规划学[3]、社会学[4-5]、农业经济学[6]、建筑学[7]等学科领域,研究内容包含了大尺度区域空间形态类型归纳[8-10]到微观层面乡村建筑的类型划分[11-12]。传统村落类型学研究回答了乡村发展应当发展哪里的首要疑问,迈出了乡村振兴的第一步。但众多研究视角都未注意到乡村地域文化可持续保护的问题,加剧了乡村建设“特色危机”的出现。导致乡村分类止步于理论提出阶段的原因,不是实践方法或技术的落后,而是缺乏对乡村内涵本质的追问[13]。乡村差异性的本质原因是由地域文化造成的,而地域文化景观反映着乡村动态延续的历史内涵及文化价值,是乡村文化的载体。应加深对地域文化景观作为乡村振兴内核资源的重要性认知,探索一种能够将其价值转化为乡村未来协同发展路径的方法。

文章基于地域文化景观的视角,在对苏南地区2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地域文化景观分类法,探讨地域文化景观分类在划分传统村落类型过程中的可行性,以不同类型传统村落所具有的突出文化景观类型作为分类基础,探索各类型传统村落基于自身文化景观资源利用的发展策略,以期推动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1 地域文化景观理论基础与内涵解析

1.1 相关概念阐述

文化景观的概念最初由西方引入,美国地理学家索尔(C.O.Sauer)[14]将文化景观定义为“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地域性,它存在于城市、乡村、郊野等时空中。地域文化景观[15](Territory Cultural Landscape)是指存在于特定地域内的文化景观类型,包含物质形态化的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化的传统习俗,共同组成完整的地域传统文化景观体系。目前,有关文化景观分类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三类:宏观尺度[16-17]以文化景观的实体形态作为大类物质文化景观及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区分;中观尺度[18]结合研究案例的地域文化差异及地形等景观指标;微观尺度[19]则以提炼归纳文化景观构成要素为主。总体而言,从区域尺度上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资源作为带动乡村发展内核的研究较少。

其中,王云才[20]将地域文化景观分为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两种类型,而地域文化景观物质层面又分为了居住与生活型文化景观、生产型文化景观及生态型文化景观三类,非物质文化景观是指能够反映一个地域的风土民情的地方习俗、宗教文化等文化特征,依赖于物质实体而存在的景观类型。而居住与生活型文化景观是地域文化景观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凝聚反映在建筑与聚落之上。生态型文化景观是由各类自然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自然环境,是地域文化景观存在的基底。生产型文化景观反映在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

1.2 地域文化景观与乡村发展的协同关系

乡村振兴依托于乡村文化振兴,而地域文化景观是乡村文化的载体,是一个乡村区别于其他乡村的景观特质。传统村落地域文化景观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大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表征上更加具有代表性。

若想避免传统村落发展陷入同质化的困顿中,依据其地域文化景观特征进行分类是探索发展思路的首要前提。地域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分类,能够以全局的、全方面的、全要素的方式来认识乡村自身优势所在,扬长避短,从整体性出发对其发展进行价值引导。这能够作为传统村落日后发展的借鉴方向,促进实现新时代乡村转型。

地域文化景观分类是基于乡村本质差异的分类。因此,本文基于地域文化景观理论及其分类方法,提出传统村落分类体系,以此来解决目前地方文化景观缺失和文化景观趋同的现象。

2 苏南传统村落类型划分与空间特征解读

2.1 苏南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为了使传统村落文化得到动态延续,也使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能够满足乡村差异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尝试以王云才的地域文化景观分类方法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村落的特征和认定标准,将苏南传统村落划分为5个类别,分类体系见图1。

图1 地域文化景观视角下传统村落分类体系Fig.1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rritory cultural landscape

(1)生态型村落。此类型村落自然景观突出,以山林、水系、湿地等自然环境要素为显著特征,作为文化景观形成和发展的基底而融入到景观的整体结构当中,但乡村整体建设、经济发展程度较低。

(2)生产型村落。生产型村落是指具有农业景观、工业景观,或商业景观且相应产业稳定,有一定规模的村落类型。苏南地区的生产型村落拥有以茶田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景观、以传统手工艺为主的工业生产景观,以及以风景区开发为主的旅游业景观。

(3)居住生活型村落。此类型村落一般具有保存完整的整体格局和风貌,如传统街巷结构、牌坊、遗址遗迹、园林构筑、民居肌理及大量传统建筑等,能比较完整地反映并纪录该地的历史文化风貌和地域特色。

(4)文化型村落。此类型村落拥有的文化景观类别主要为非物质类,或是生产生活习俗别具一格,或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涌现过一些历史名人,由此而形成各地千差万别的地域历史文化,同时也包括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而世代传承的宗族文化。

(5)复合多元型村落。此类型的村落不以一类特征为突出,物质类文化景观与非物质类文化景观融合共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该类乡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适宜保护与发展并重。

苏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鲜明,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域色彩。因此,本文在分类过程中,通过田野考察、文献调研及半结构访谈等方法,结合各村落所具有的突出文化景观类别,将苏南传统村落进行系统分类。

根据传统村落网公布的5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单统计,苏南地区共计入围村落26个,其中生态型3个,文化型6个,生产型6个,居住生活型7个,复合多元类4个。具体分类情况见表1,传统村落位置分布见图2。

表1 地域文化景观视角下苏南传统村落分类Tab.1 Clas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southern Jiangs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rritory cultural landscape

图2 苏南国家级传统村落位置分布图Fig.2 Location distribution map of national-level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southern Jiangsu

2.2 苏南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空间特征解读

空间特征解读能够更好地建立传统村落地域文化景观的图示语言体系。本文通过对苏南各传统村落地图研究分析及实地考察,对苏南传统村落所具有的地域文化景观从空间分布上进行分析总结,以此来帮助各类传统村落更好地认识挖掘自身文化景观资源。由于非物质型文化景观不具备可视性,故以物质类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研究为主。

2.2.1 生态型地域文化景观

生态型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体系形成的本底特征及内在基质。根据其山水格局关系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类。其一为“依山面水”型,如西山八大胜景之一“消夏渔歌”所在地东蔡村,其背依西山面朝太湖,古往今来都被称之为绝佳风水宝地(图3-a)。其二为“山水交织”型,如黄墟村。黄墟村坐落在马迹山脚下,且村中水库纵横交错,风景秀丽宜人,被道家称为“第四十九福地”(图3-b)。其三为“据山绕水”型,聚落建筑据山而建,水体四面环绕。如岛屿型村落三山村,素有苏州小蓬莱之称,拥有一池三峰的自然山水格局(图3-c)。

图3 生态型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Fig.3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reg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2.2.2 生产型地域文化景观

生产型文化景观是居民从事生产活动的直接反映,由于受到地形、产业类型及人口等影响,产业类型不同形成的地域文化景观也就不同。苏南传统村落的产业目前有农业、工业及旅游业三种类型。其中农业主要以传统茶叶种植制作为主,旅游业以传统村落风景区开发为主。农业类空间特征表现为“产居相依”,农田紧邻聚落,没有分割。如植里村目前以碧螺春种植和加工作为主要的经济支柱,村庄周围被茶田环绕(图4-a)。工业类空间特征表现为“产居相离”,工业空间与聚落由河道或者是城市干道分割,具有一定的过渡空间,如舟山村的核雕工业所形成的各类加工厂呈现片状分布在舟山村的外围,中间由河道隔离(图4-b)。旅游类空间特征则表现为“产居相融”,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聚落相互融合,最典型的就是明月湾村风景区(图4-c)。

图4 生产型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Fig.4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ive reg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2.2.3 居住生活型地域文化景观

建筑聚落、街巷肌理是人类不断改进和适应变化后形成的一种稳定居住生活模式景观,是文化景观的核心。苏南传统村落的建筑群落的空间特征可以归纳为“带状”“条层状”“团状”三类。“带状”聚落往往是依水或路呈一字型排开,具有线性发展的态势,如堂里村(图5-a)。“条层状”聚落因水系的交错穿插而呈现鱼骨状排列,如漆桥村(图5-b)。“团状”聚落建筑布局紧凑,具有向心性及聚拢性,如杨桥村(图5-c)。

图5 居住生活型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Fig.5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of residential life style

3 苏南传统村落现状问题

在改革开放时期,苏南乡村还处于自发探索的阶段,工业粗放式发展导致了乡村空间的无序扩张。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苏南乡村受到外资的影响,发展重心逐步外扩转移到城镇,进入到村庄政治合并时期,同时也由前期自发式的自主探索逐步转向以政府为主导的普遍推动式发展,乡村空间开始不断萎缩。现在,苏南乡村正式进入城乡统筹阶段。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随着一体化的发展,许多弊病开始暴露,乡村孤岛化、基质破碎化、同质化加剧。传统村落也出现“拟城化”[21]的处境,逐渐演变成一个个孤立无援的迎合游客喜好的“城市居民社区”。

3.1 地域文化的忽视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人骤减,导致传承出现断点;其二是传统文化在知名度、宣传力度等各个方面都不够到位。这导致了地域文化生命力衰竭,乡土文化均质化,在历史进程中所积淀的文化景观正在面临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例如漆桥村不仅拥有传统古建筑群落,同时还是第二大孔氏后裔聚集地。但由于村民自身对文化景观保护意识的单薄,导致村庄整体风貌破败,孔氏祠堂年久失修。

3.2 乡村发展形象定位不清晰

苏南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一直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有效对策。目前,苏南乡村振兴所面临的千村一面现象,其根源就是传统村落对其自身发展定位不清晰所导致的。乡村特色模糊,为迎合游客喜好而将传统村落改造成所谓的“网红打卡地”。短暂繁荣的背后所接踵而至的是长久的沉寂废墟。例如堂里村对于古建筑群落没有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忽视整体风貌的修缮,仅仅对西山雕花楼进行了圈地保护,一味照搬风景区的旅游发展形式,实行门票收费制,阻碍了外来游客的兴趣,这种保护方式无疑是在自掘坟墓。

3.3 生态环境破碎

苏南传统村落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这迫使乡村将原有的自然生态区域开垦为工业或农业的领土。这严重威胁到了生态系统平衡,使得自然环境极为脆弱,且乡村生态敏感性增加。这一问题在生态型村落中暴露明显,比如黄墟村由于农田开垦及工业化发展,使得马迹山的面积一步步缩小,周边水库也逐渐干涸,乡村文化景观连续性减弱。

3.4 基础设施不完善

虽然伴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村民生活水平已有大幅提升。但在苏南传统村落中,仍面临着公共交通不便利,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例如吴中区环太湖周边的居住生活型村落就由于其交通问题,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出行,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外来游客的到访。

4 基于村落类型的发展策略探索

在总结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特征以及苏南传统村落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各类型的乡村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从而实现苏南传统传统村落的差异化、多元化发展,支撑乡村振兴的推进。

4.1 生态型村落——保护绿水青山,推行共治共享

一方水土养一方风物,自然山水环境作为孕育乡村文化景观的基底,在助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成为了主力切入点。正如在2018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所提到的:“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生态宜居就是要把乡村的自然山水环境保护治理置于乡村发展的首位。英国在乡村环境保护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在乡村环境保护理念、保护体系及保护组织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可以参考其“杰出自然美景区”(Area of Outstanding Natural Beauty,AONB)的保护方式。AONB指针对那些具有优美自然环境且在景观价值方面有较高贡献的乡村划定为特定保护区[22]。目前,AONB是英国治理乡村环境的主要手段。根据乡村自身所具备的自然景观特征,制定合适的管理计划和保护方式。

此外,村民对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淡漠,给无良企业可乘之机。本应是环境保护主力军的村民,却成为了破坏乡村环境的助推手。因此,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和政策支持,引导村民共治共享,为保护乡村环境出力。

例如三山村未来的发展就可以考虑利用其独特的山水格局,划定三山村保护区,将旅游项目开发融入到自然风景区中。

4.2 生产型村落——明晰产业定位,严格规划利用

生产型乡村的发展,需要清晰产业定位,明确主导型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尊重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条件及地域文化条件,注重自身产业景观的塑造及保护。生产型乡村的文化景观是土地利用肌理的图示语言,是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和农耕文明的直接反映。充分利用生产型文化景观,结合产业发展特色旅游,是未来生产型乡村的发展方向。

生产型乡村的发展极易陷入无序扩张。因此,无论是农业、工业或是商业,都应当严格土地利用规划,调控环境容量。在保证乡村景观连续的基础上丰富生产型文化景观的多样性。

4.3 居住生活型村落——落实分级分类,贯穿以人为本

建筑与聚落是乡村文化景观的直接反映,对于居住生活型型村落,不能是标本式保护,更不能依靠标准规范对其“一刀切”的进行圈地发展。对建筑群落进行评价划分是对症下药的首要任务。

文物等级较高的建筑,采用“局部保护”的方式。针对重点文保对象,对其进行修缮复原,不仅是外观上的一致,同时要还原延续其所承担的历史文脉内涵。文化价值较低或损毁严重的建筑则采用“整体把控”的方式,由政府统一协调重建或改建,可以确保景观特征的留存。但这一举措应当是在对村落历史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基础之上进行,采用与周边环境协调的建筑材料及工艺,确保其体量、色彩、风格等都与村落的整体风貌一致和谐。

在分级评价的同时辅以分类,对于一些公共建筑可进行功能置换,原地恢复等维护手段。而民居建筑则要发挥“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思想,解决传统民居的现代宜居问题。避免“假古董”“有历史,不宜居”等扬汤止沸的现象重演。

街巷道路要以其交通功能为主,采用外部疏散,内部梳理的方式,结合原有街巷肌理,更新完善道路闭环,从而满足居民出行及现代交通的需要。合理增加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居民幸福生活指数。

例如杨湾村的发展,首先要对轩辕宫、明善堂、怀荫堂等文保单位进行重点修缮,采用生态博物馆式保护。其次要对古建民居进行重建,整体风貌要保持统一和谐。在破损的街道处继续采用细青砖砌的“万人”纹和水波形图案,以此来延续明朝一条街的原真性。利用村落传统格局和古建资源,再现古村古韵。

4.4 文化型村落——尊重传承主体,重构传承语境

“文化景观中具有的非物质文化类型,是文化景观的无形之气,其作用不容忽视;对他们进行研究,我们就可以透过其物质外貌,使文化景观的研究深入到深层机制的水平上。”[23]文化型村落的发展重心在于延续保护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传承。非物质文化景观包含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信仰及各类历史纪录[24]。

非物质文化景观是普遍存在而又独特的文化景观类型,其存在与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因此其保护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文化景观本身。将这一类型的传统村落与民俗文化保护区结合起来,既为其提供了足够的安全空间,又为乡村的长久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例如云南片古岗傈僳族、景颇族(茶山)民俗文化保护区,就是包括片马、古浪、岗房三个村在内,联合针对少数民族茶文化建立的保护区。

非物质文化景观不应当发展成纯商业化的活动,其出现伊始的特征就是其“日常性”而非“观光表演”。正如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提出的二分法之一“心意传承”[25]所强调的:减少政府及外界人员的干预,居民自发主动遵从他们的信仰,使得传统生活习俗能够在其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传承。唤醒传承人的自主性,首先就要使其意识到民俗文化在人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政府也可给予一定的资金辅助和政策支持,更好地引导激发生活习俗景观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村落成为民俗文化保护区,确保居民即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权,为其提供良好的传承语境。

对于传说、典故、地方志等民间文学要加强其理论研究以及科普宣传,合理地利用民间文学,激发其内在活力。对于音乐、舞蹈、杂技等表演艺术要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力,培养高素质专业表演骨干传承人。通过开展民间艺术学习馆,定期举办民间艺术展等举措来增强地域文化的生命力。同时,应适当将此类艺术文化引入到高校的课程教学任务中,有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民间艺术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有专门的平台渠道,通过相应的课程学习和传承民间艺术[26]。例如,儒里村的朱氏祭祖习俗就以居民自发举办为主,政府虽不能强制或主导,但却可以帮助宣传引导。朱氏祠堂的修缮保护、孝道文化的宣扬、提高认知度能够使其在之后的传承中自然而然发生。

4.5 复合多元型村落——共建多元一体,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景观的出现是为了弥补在遗产分类中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割裂而诞生的。多元复合型的村落其文化景观呈现融合发展的现象,即没有某一类要素具备特别的影响力,但这正意味着其发展潜力有待挖掘。复合型村落应当通过产业多元、主体多元、功能多元的路径实现文化景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整合。

产业多元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根据乡村现有的物质资源条件,科学合理地制定产业发展结构体系。通过利用乡村资源的多样性,促进乡村产业的多元融合,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为居民拓宽增添收入渠道,从而响应乡村产业振兴的号召。

主体多元是指在乡村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市场、居民都是建设的参与者及获益者。比如单霁翔[27]认为要采用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和市场调节的多元主体协调共治机制来实现传统村落的延续发展。政府为主要引导者和宏观政策的把控者;而居民既是文化景观的创造者、传承者,同时也应当以社区参与的方式来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管理者;市场能够更加高效合理地调控利用乡村资源,为其引入外部资金、资源及人才,是乡村发展的投资者。

功能多元是指乡村不仅仅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空间载体,更是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的场所环境。功能多元作为产业多元和主体多元的纲领而存在,是乡村发展的最终方向。多元融合发展有着一体化目标,即构建乡村生命有机体,重塑乡村命运共同体。

5 结语

传统村落目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大多是由急于求成而脱离自身优势条件的空谈造成的。地域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乡村分类研究,是兼顾了物质文化景观传承、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与乡村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研究,目的是在尊重传统村落本体与延续传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未来发展策略探索。地域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乡村分类研究,能够指导乡村更好地进行从是什么到怎么做的落实。

注:文中图表均由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苏南文化景观村落
苏南年俗亦动人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苏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