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023-09-26 11:01李玲莉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土方市政道路压实

李玲莉

(贵州逸峰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0)

0 引言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设施,其质量直接影响了交通的通畅与否。当前,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大众对交通出行的需求不断提升,传统的作业手段在施工时常会在路基或土方等方面出现失误,影响道路质量。基于此,相关单位需加强对路基以及土方的重视,作业人员应结合市政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路基土方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因路基施工及土方作业任务量较大,受各种环境因素及地质因素影响,相关人员在作业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带来质量隐患。在实际作业环节,相关人员须对路基土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此实现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1 市政道路路基土方概述

1.1 市政道路路基土方的概念

市政道路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在内的道路,在实际施工环节相关人员还将建设车行道、管网、人行道以及绿化等在内的附属设施,涉及面较广且难度较大。其中,路基和土方作为难点之一,是施工人员关注的重点。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即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是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撑路面的结构。在市政道路中,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路面铺设、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车辆或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现阶段的路基材料一般是土石类散体材料,很容易受到地质因素、雨水、气候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出现质量问题,坚固性和稳定性就成为路基的基本要求。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工程之一,包括一切土(石)方的挖梆、填筑、运输以及排水、降水等方面(见图1)。现阶段的土方工程包括场地平整、路基开挖、基坑回填等,任务量较大且技术性较强,作业环节需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避开雨季。同时,为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费用,设计人员还需做出土石方的合理调配方案,统筹安排,以保证土方作业的质量[1]。

1.2 市政道路路基土方的特点

实际作业环节,需对市政路基土方施工的质量及特点进行分析。

第一,工程量较大。一般来说,市政道路工程量较大,相应的路基与土方工程量也相对较大,施工周期较长,会对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二,工程周期较长。由于工程量较大,使得市政道路路基土方施工周期也相对较长,再加上路基土方施工具有一定的技术性,相关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施工环节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影响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进度的顺利推进。

第三,投资大、成本高。市政道路规模大、施工周期长的特点直接影响了施工成本,且市政道路对道路的质量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业成本。

第四,施工状况复杂,影响面大。道路施工往往里程较长,实际施工环节不仅需考虑地质、环境等方面的自然因素,还需综合研究城市规划及原本的道路规划,涉及面较广。同时,实际作业环节施工条件复杂,又多为露天作业,受气候、水文、地质等影响较大,难以确定的因素较多,进一步增加了施工难度。

2 市政道路的施工难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施工环节,由于市政道路涉及面较广,作业环境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需相关人员加强重视。

2.1 施工难点

相较于传统的道路施工,市政道路施工需要兼顾的要点更多,其施工难点就成为制约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首先,施工环境问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业面狭窄,施工场地很难封闭交通,人流难以控制。再加上市政道路一般位于市区或周边,道路施工区域本身就存在大量的管网设施,这些管网相互交织且彼此干扰,进一步压缩了施工空间。同时,施工人员在作业环节还需尽可能地对管线进行规避,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更为零散,无形中增加了施工难度[2]。

其次,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现阶段的市政道路一般是由政府出资建设,为了降低工程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对施工的周期要求十分严格,施工单位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对质量控制缺乏周密安排,易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

再次,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市政道路实际的作业环境还会受到地下水、地质、土质以及地层等影响,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需考虑的环节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业难度。

最后,人员方面的问题。施工人员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现阶段市政工程的施工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缺乏专业技术训练、专业技能培训及质量安全意识。随着市政工程规模的扩大,施工技术也不断升级,这些作业人员缺乏对市政工程施工工艺的掌握,增加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难度。

2.2 压实技术方面的问题

市政工程中,路基土方作为重要的作业环节,需相关人员加强重视,由于相关人员对于技术的掌握不足,忽视了研究和学习,很容易导致路基土方出现问题。

首先,基地压实度方面的问题,部分人员在作业时未清除基底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以及树根等,再加上基底地面土的含水量高,就会产生压实度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含水量等方面的问题,如市政道路位于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区域,相关人员在进行作业之时就会遇到土壤含水量较大的状况,其土质较为松软,承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道路沉降等方面的问题,需加强重视。

最后,厚度过大等问题,如施工环节需要压实的厚度较大,相关人员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压实等方面的问题,应通过翻挖厚层重新减薄厚度后再进行压实,或用增大压实能力的机具来压实,以保证压实质量。

2.3 横坡问题

横坡作为市政道路的一环,常被施工人员所忽视,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如部分人员认为土路基没有必要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去整平和碾压,仅通过人工或机械挖土后稍加平整、碾压就完成作业;部分人员为了抢时间,未考虑绝对标高较低处土路基的排水措施,导致土路基横坡不准、平整度较差,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长时间处于该状态下的道路雨水会被路基吸收,导致土路基的含水量较高、难以压实,强行压实就会形成橡皮土,造成安全隐患。此外,对土路基横坡处理不当会造成土路基的平整度差、标高不准确,影响承重层的结构厚度,甚至出现路面龟裂等现象、造成材料浪费[3]。横坡问题已成为制约市政道路施工的关键因素,需相关人员加强重视。

2.4 路基沉降

路基沉降也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一方面,市政道路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沉降,如地震、地下空洞、强降水等。这些自然因素难以提前预防,施工人员应在施工环节就进行设计。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存在工作能力不足的情况,在开展土方压实工作时,压实次数过多、压实重量设置过大,都会严重影响土方工程的施工效果,导致路基出现沉降[4]。须加强对技术人员水平的重视,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规避作业环节可能存在的人为失误。

3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针对上述市政道路路基土方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需加强重视,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作业顺利开展。

3.1 前期准备

市政道路路基土方涉及诸多层面,为保证质量需进行大量的事前准备。首先,设计及施工人员需结合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施工方案,通过实际环境检查对当地的地质状况、地质结构等进行勘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信息,由专业人员编制、绘制成图,直观地展现施工区域的具体信息,方便施工人员进行作业。现阶段,在市政道路路基土方施工中,相关人员需准备的内容包括:

第一,核对数量。施工人员需对土石方数量、交通、植被、建筑和设施拆迁、地质测量等路基施工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现场核对,保证数量符合规定。

第二,测量作业。施工人员在作业前需对导线点、界桩、水准点等进行测量,保证位置点和施工图一致,方便后续作业的开展。

第三,取样试验。作业人员需对路堤填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保证其满足施工需要[5]。

第四,场地清理。路基以及土方施工都需要较为清洁的环境与场地,相关人员需对施工范围内地上建筑、设施以及植被等进行清理。

第五,排水设施的设计。土方以及路基遇水都会产生质量问题,在施工作业前需通过设计水沟等工程进行排水,避免水流影响施工。

3.2 基坑开挖

完成事前准备后,施工人员进行后续的基坑开挖作业,这也是路基施工的基础性作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对作业人员的技术要求较强。

首先,作业人员需对市政道路整条线路上的土质进行监测,将挖掘出的表层土进行分类,将可以使用的土壤收集备用。

其次,施工环节如遇到土质变化的状况,就需要对原有的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在进行上报后方可继续施工。对于因季节等自然因素导致的土方无法用于路基填筑的状况,施工人员则应根据国家建筑施工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尽可能地保证其质量[6]。

最后,结合实际,由于施工环节的土质状况存在差异,施工环节基坑的开挖深度需结合土质情况进行控制,如土质结构质量相对较高,则可以尽量减小基坑的挖掘深度。同时,应保证边坡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塌方问题。

3.3 土方填筑

在路基开挖后,施工人员还需进行土方填筑,可将天然土、砂石等作为原材料进行填筑。对于因地基缺水而出现裂缝等问题,施工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材料粒径大小合适的砂石,保证土方的质量。对于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区域,施工人员在排水之后,还需结合填筑的深度分次、逐层完成填筑工作,将每层土方的填筑高度控制在25cm 左右,以保证质量。

3.4 压实度检测

压实度作为监测工程质量的关键指标,也是需密切注意的作业环节。施工作业时,每一个土层经过压实施工后均需进行压实度检测工作,经过专业人员检测合格之后方能进行下一步的压实作业。如果检测的结果出现偏差,压实度不满足需要,施工人员应采取急救措施进行补救,直至检测结果符合要求才能进行后续的作业。此外,由于路基土方的规模较大,相关人员在进行压实度的检测时可选用核子密度湿度检测仪,并辅助标定、对比两种试验,进一步强化结果的精准度,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4 结语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交通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进而推动了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因市政道路规模较大、涉及面较广、施工技术性较强,相关人员在路基土方等环节易出现失误。在实际施工环节,相关人员须加强对路基土方的重视程度,通过事前准备、基坑开挖、土方填筑以及压实度检测等手段,保证工程的质量。总之,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工程建设的发展与前进,不仅对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有益,而且对整个国家的社会效益也有较大的提升。所以,对于市政工程管理人员来说,只有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开拓创新,才能在工程建设中不断地摸索前进。所以在实际作业环节,市政道路的施工环节就需要加强对路基土方的技术重视,通过先进的技术对市政道路的质量进行保证,推进建筑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土方市政道路压实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土方计算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初探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
深基坑土方开挖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