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经典化的重要途径

2023-09-28 12:46黄晓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
名作欣赏 2023年12期
关键词:陈芸江州琵琶行

⊙黄晓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留存到现在的作品有三千多篇。《长恨歌》和《琵琶行》是其最为成功的作品,直至现在也是为人称道的名作佳篇。本文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探讨其文学经典化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途径。

一、《琵琶行》的写作背景

元和十年,白居易因触犯权贵,惨遭诬陷而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司马名义上是江州司马的副官,但其实就是个虚职,到江州以后的白居易在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在到达江州的第二年,白居易就写下了让人称叹的经典名篇——《琵琶行》。

二、经典化的重要途径

在元和十一年的秋天里的那一日,白居易送客到了湓浦口,忽然听见了琵琶声响,原来是一个来自长安的歌女在演奏。这时候的白居易刚被贬谪不久,又听见了歌女如歌如泣的倾诉,一时感慨万千,便写出了《琵琶行》。《琵琶行》是白居易在任江州司马时期写下的最优秀诗作,其问世后至今脍炙人口,并渐渐变成经典名篇。

(一)他人评点

《琵琶行》在流传过程当中,历代文人对其评点不断。评点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琵琶行》的叙事、情感、语言和影响地位等诸多方面,多角度阐释了《琵琶行》的文学内涵。

首先是评内容叙事。《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诗的主要内容是写白居易偶遇一位长安歌妓,听她弹琵琶诉说往事继而感慨万千。谢思炜基于《琵琶行》的叙事给出了以下评价:“在其典范作品《琵琶引》中,随着叙事的展开,作者也自然实现了叙事焦点的变化:通过作者的自述而引入琵琶女的自述。”①谢思炜认为《琵琶行》的叙事语式同时包含了“主人公(江州司马)讲他的故事”与“旁观者(江州司马)讲主人公(琵琶女)的故事”这两种语式,第一人称叙述者既可以作为主人公又可以切换为旁观者。白居易以这样的方式,将自己与琵琶女相似的境遇结合在了一起,两相慨叹从而凝结了抒情意味,让人感伤。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叙写了两条线的故事,明线暗线交叉,在阐发琵琶女故事的同时还包含了“我”(江州司马)自己的故事,这样就使得叙事人物更加血肉饱满,叙事情节更加波澜起伏,叙事诗的张力得到扩展,叙事诗的小说性得到加强。

《琵琶行》虽然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但是白居易在叙述歌女弹奏琵琶的高超技艺和她不幸的过往里,联想到了自己的遭遇,融入了真情实感,全诗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明代的李沂在《唐诗援》里说初唐时期的文人喜欢写长篇诗歌,但是大多只注重辞藻风采而缺少了神韵,到了中唐时期,“惟《连昌宫词》直陈时事,可为龟鉴;《琵琶行》情文兼美,故特取之”②。李沂在评价时是以神韵为主要标准的,他以为《琵琶行》描写细致,抒情与文采兼备,因此可以采纳。民国的刘衍文在《雕虫诗话》中说白香山的《长恨歌》,叙事多过抒情,《琵琶行》虽为叙事诗,但还是以抒情为主。

在叙事语言方面,刘勰肯定了《琵琶行》多用比兴的叙事特点,生动形象,极具画面感。白居易写作力求语言质朴,平易近人。清朝的赵翼在《瓯北诗话》里评价元稹和白居易的叙事语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还认为《长恨歌》一篇“为绝妙之词,有声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诵之。是以不胫而走,传遍天下。”③

赵翼说《长恨歌》已经十分绝妙,喜闻乐见广为流传,再加上一首《琵琶行》,两首诗自问世以来就已足够不朽,更何况白居易的作品并不止这两篇。赵翼不仅肯定了元白创作平易、坦然的特点,更是肯定了《长恨歌》《琵琶行》的影响和地位。

二是评艺术情感。白居易在《琵琶行》自序言:“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④仅仅通过这二十个字,白居易就已经表明了自己当时的情感——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以及自己远离长安被贬江州的惆怅万千。明代的唐汝询在《唐诗解》中写道:“此宦游不遂,因琵琶以托兴也。”⑤爱新觉罗·弘历在《唐宋诗醇》里点评:“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⑥他们的评论明确了《琵琶行》所传达的情感,都认为《琵琶行》所要表现的是词人和琵琶艺术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惺惺相惜之情;是对他们有着相同境遇者的共鸣,是为琵琶女而感伤,也是为自己迁谪的失意所作。

三是评影响地位。宋代的钱易把白居易和李白、李贺相提并论,宋代的张戒认为白居易才多而意切。明代的何良俊直言自己最爱的是白居易的诗,因为白居易写诗不事雕饰,直写性情。清朝的赵翼更是毫不吝啬对于白居易的赞美,说他诗名最著,及身已风行海内,是继李白之后唯一人而已。赵翼直接将白居易与李白的地位相提并论,并以为《长恨歌》和《琵琶行》,对于成就白居易的声誉和地位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在白居易去世之后不久,宣宗还为之写诗凭吊:“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⑦这一句一是指出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广受民间的欢迎,连毛头小孩儿都能说会唱的,二是透露出在当时,甚至是皇帝都知道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皇帝对他的文采是颇为欣赏的,由此足可以见白居易及其作品的影响之深,流传之广。

不少文人都把白居易的《琵琶行》推崇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岁寒堂诗话》里说白居易贬谪江州十一年期间写下的《琵琶行》,虽然在文字表达上有些太过详尽,但总归表述恰当,后来还没有人能够超越。明末清初贺贻孙在《诗筏》里认为白乐天的《长恨歌》《琵琶行》和元微之的《连昌宫词》,堪称才子之冠。

明代的何良俊和贺贻孙一样,将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和元稹的《连昌宫词》联系在一起作评价,认为这三篇皆是直陈时事,铺写详密,为古今长歌第一。

清代的邹弢以为《琵琶行》的结尾尤其精妙,似江潮涌雪,余波荡漾,有悠然不尽之妙,更认为在笔意鲜艳这方面没有人能够超过白居易。

不管是贺贻孙、毛先舒还是邹弢,都把《琵琶行》放到了一个无法超越的地位,认为它是长篇叙事诗歌里的创作巅峰。

(二)化用《琵琶行》

在《琵琶行》写成之后,后人为之建造了一个亭,命名为“琵琶亭”。不少文人墨客路过此地,纷纷“琵琶亭前说司马”。后人或化用《琵琶行》的句式,或取其词语意象,或沿用主题改编,诗词、杂剧、传奇等各种体裁都有涉及。

曹秀先的《衍琵琶行》,将白居易的《琵琶行》的每一句诗化为了四句诗,如:“江州司马青衫湿,半世豪雄付歌什。酒阑归散客亦行,商妇回向客船泣。”⑧

宋代诗人张耒路过琵琶亭时写下了《题江州琵琶亭》一诗,表达了自己的惆怅与悲伤。

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之后,登上了琵琶亭,一时间感慨万千,遂写下《琵琶亭上作》,表达了诗人哀伤的情绪。

马致远的《四块玉·浔阳江》是他在浔阳江边,忆起同样惨遭贬谪、官场失意的白居易而创作的一首散曲。借着《琵琶行》,以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客时遇到琵琶女,听到琵琶声的故事,怀古伤今,以他人之悲抒发了个人失意的情怀。

《琵琶行》历来受到戏曲改编者的偏爱。早在宋代的时候,《琵琶行》就被改编为《琵琶亭》,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部戏没能够保存下来。到了元、明、清时代,对于《琵琶行》的改编就更多了,如元代马致远的《青衫泪》,元末高明的《琵琶记》,明朝顾大典的《青衫记》,清代蒋士铨的《四弦秋》等。

《琵琶行》历来被视作长篇叙事诗里的佳作,不少文人争相模仿,但不是哪一篇名作都能被成功复制。《琵琶行》被效仿的频率越高,经典化的概率也就越大。

(三)教育传播

元稹在给白居易的诗集作序时评价白居易的作品,在当时就没有人不知道的:“禁省、观寺、邮侯墙壁之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⑨

白居易自己也说他自己的作品:“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婿妇处女之口,每有咏仆诗者。”⑩由此可见,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妇人孺子,白居易的诗备受欢迎,流传广泛。

沈复的妻子陈芸喜欢读书,擅长吟咏。沈复在叙述与她的闺房趣事时,言:“陈芸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⑪

陈芸以《琵琶行》作为启蒙读物,靠幼时的熟背而挨个识字,自然敬仰白居易且熟悉其作品,还以白居易作为自己的启蒙老师,时常铭记在心。沈复说陈芸以白乐天为启蒙老师,以李太白为知己,而自己字三白,又为她的夫婿,觉得陈芸与“白”字当真是有缘,戏谑陈芸将来恐怕是要白字连篇了。这虽然是沈复和陈芸夫妻俩之间打趣说的话,但值得注意的是,像陈芸这样把白居易的文章拿来启蒙的人并不少,学习《琵琶行》的人还有很多。

到了民国时期,《琵琶行》被选录的选本数量大大增加。这得益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当时的大环境动荡不已,人们普遍关注社会现实,白居易作为杜甫思想的继承人,作为一名现实主义诗人,自然会受到许多文人学士的关注。其次,胡适等人大力提倡使用白话文,通俗晓畅,清新自然的文章越来越被文人学士所推崇。白居易的诗具有质朴平易的特点,因此很受时人青睐。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民国沿用了清朝癸卯学制,对教材实行审定制,大量高质量的教材就在出版社互相竞争的情况下出版了。

《琵琶行》是民国时期教材选录次数最高的篇目之一,初中选了《琵琶行》的有2本教材,高中选了《琵琶行》的有8本教材,综合性教材选了《琵琶行》的有10本。如浙江省战时教育文化事业委员会编注的《活页初中国文讲义第六组》、大东书局编辑所编辑的《分组编制自修国文讲座》、南开中学编《南开中学高一国文教本)(上册)》等。直到现在,白居易的《琵琶行》还在高中语文教材当中。

三、结语

《琵琶行》经典化的过程,也是读者对其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唐代以来,关于《琵琶行》的解读就没有停止过,对于《琵琶行》的解读大多是对它进行评点,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以及通过教学来展示其文学内涵。通过分析历代读者对于《琵琶行》的评点,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于《琵琶行》的见解各有不同,这是受到时代背景、学术流派、个人思想等因素的影响。《琵琶行》里面的经典名句有很多,很多文人在写作时会化用《琵琶行》当中的某些诗句,如张耒、欧阳修、黄庭坚等。《琵琶行》被效仿越多,经典化的概率就越大。由于白居易本人提倡要让自己的诗老妪能解,他的诗质朴坦然,普遍利于传唱,受追捧程度很高。再加上社会、文化、政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琵琶行》被书籍收录的频率很高,直至今天我们仍能在教材中看到它的身影。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琵琶行》的文学意义被后人反复地多角度地阐释,它的文学价值在不断的解读当中得到发掘、认可和传播,它的经典化过程得以逐渐推动。

①付兴林:《白居易〈夜闻歌者〉〈琵琶引〉之异同比较——兼论洪迈、陈寅恪对两诗的错解误读》,《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第5页。

② 〔明〕李沂:《唐诗援》,明崇祯五年(1632)宗元豫刻本。

③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 年版,第330 页。

④ 白居易著,朱金城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85页。

⑤ 〔明〕唐汝询选释:《唐诗解》,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3页。

⑥ 〔清〕乾隆御选:《唐宋诗醇》,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版,第466页。

⑦ 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 年版,第88 页。

⑧ 〔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⑨ 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页。

⑩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85年版,4349页。

⑪ 〔清〕沈复:《浮生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6页。

猜你喜欢
陈芸江州琵琶行
浅析《琵琶行》的音乐美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同性恋倾向刍议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归人
《江州帖》
浅谈古代江州以“樊篱”为城垣的可能性
华氏经营江州与家族网络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
舌尖上的驯化和斗争
吴绪经水墨画
知我者谓我心忧——解读白居易《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