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课赛证”的“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改革实践

2023-09-30 01:00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竞赛机组

张 轩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榆林 719300)

0 引言

“岗”是课程学习的标准,对于本门课程对应的岗位是集控运行岗位,课程内容要对接集控运行岗位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充分体现集控运行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要通过课程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赛”是课程教学的高端展示,通过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平台综合训练,提升课程教学水平;“证”是行业对课程学习的检验标准,将“1+X”发电集控运维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本课程教学当中。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作为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对于落实学生的运行操作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化“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革,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改革现状

1.1 课程不能满足岗位要求

笔者的学院传统的“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教学,采用的是博努力仿真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机多模的仿真平台,将理论教学与仿真实践相结合来实现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将知识点碎片化、将技能点割裂,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电厂运行工作的整体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学生来说,毕业后不能较快地适应集控运行工作岗位,加长了职前学习的时间。

1.2 课程与技能比赛脱节

从我校这几年参与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情况来看,竞赛成绩总体不理想,分析竞赛成绩,发现本课程未能系统地融入集控运行岗位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不能高效对接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的竞赛标准和要求,学生对竞赛题库中的知识点、技能点掌握不系统,可见“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日常教学无法满足技能大赛的要求。

1.3 课程不能满足“1+X”证书需求

伴随着“1+X”证书制度的实行,考取“1+X”发电集控运维(中级、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已成为考证的首选,分析2021 年、2022 年证书考核结果,证书通过率不理想,尤其是发电集控运维(高级)题库中故障处理这一部分失分较为严重,而故障处理是“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一大模块,充分反映出课程内容是没有深入地对接证书考核内容和标准。

2 “岗课赛证”相融合模式下课程改革思路

“岗课赛证”融合模式以提高职业素养为本、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企业集控运行真实工作岗位和任务为引领,将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贯穿到授课过程中,从而使本门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内容相一致,与就业的企业岗位实现高度对接,同时对接技能竞赛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通过分析集控运行岗位得出本门课程所对应的技能点,将技能点融入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将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考核标准、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知识能力要求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做到课程学习就是职业训练与技能训练;通过修改完善原有课程标准,依据1+X 发电集控运维证书(中级)标准确定工作任务达标标准,依据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标准确定工作任务培优标准,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评价手段,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3 “岗课赛证”相融合模式下课程改革

3.1 教学内容的重构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是一门专业核心课,与运行岗位关系尤为密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依证定标,依赛培优,构建模块化、项目式的教学内容。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破以选用的教材为教学内容的局限,以能完成单元机组的启停操作、正常运行调整及典型事故处理为出发点,按集控运行岗位能力要求划分为四大项目及十四个任务,以项目任务要求设定教学内容,组织实训教学,让学生在校内就能体验到集控运行岗位工作岗位经历。在项目一单元机组的启动模块中,主要包括6 个教学子任务,包括辅助系统投运、锅炉点火、升温升压、汽轮机冲转、发电机并网、升负荷至额定负荷,这6 个教学子任务贯穿单元机组启动全过程,是集控巡检、集控副操、集控主操和值长的岗位必备技能。教学内容中有机融入“1+X”发电集控运维(中级)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在项目二单元机组正常运行维护模块,主要考察单元机组运行维护能力,教学内容对接集控主操、副操岗位,融入“1+X”发电集控运维(中级、高级)考核标准。在项目三单元机组的停运模块,此模块是单元机组启动过程的逆过程,教学内容对接集控巡检、集控副操、集控主操和值长的岗位,教学中融入“1+X”发电集控运维(中级)考核标准。最后一个项目是单元机组事故处理,该项目考察的是危急工况下应急应变能力,主要对接集控主操、值长岗位,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中融入“1+X”发电集控运维(高级)考核内容。在4个教学项目教学内容重构过程中,将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标准、要求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实现岗课赛证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全面提升。

3.2 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教学中,创新“三阶五导三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实施过程由课前初探、课中提升、课后复盘三阶段组成。课中形成了以实施任务为中心的“任务导入、新知导学、规程导析、实践导练、评结导拓”能力递进上升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效融入岗位要求、大赛和证书标准,以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为引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以等离子点火这个子任务为例,课前职教云平台上传“传统点火”相关视频资料,组合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题库和“1+X”技能等级证书理论题库试题设计课前理论预习任务,借助证书考核平台对已学相关内容考核,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基础,预判教学难点,推送分层次、差异化教学资源,为课中教学策略实施提供有效的依据;课中五导三练,任务导入环节:借助任务工单中“任务描述”部分使学生明确等离子点火的应用场合及主要工作内容;新知导学环节:借助立体化信息资源手段,通过等离子点火动画、视频资源明确等离子点火的特点,学习理论知识,夯实基础。规程导析环节:小组合作探究“锅炉运行规程”中等离子点火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在任务工单上完成等离子点火操作票,明确点火步骤及相关要求,并通过闯关答题获取操作权限,企业导师点拨操作注意事项助力难点突破。实践导练环节:该环节是学生获取操作技能、锻炼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引入等离子点火的巡检记录卡,通过教师“讲练”标准示范等离子点火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操作技能、梳理操作要领,集控副操岗位引入机组等离子点火操作规程,对接“1+X”证书考核标准“团练”提升技能,主操岗位引入等离子点火失败异常处理操作规程,通过对接技能大赛要求进行“赛练”,三练加持,分层分批提技,使得不同层级的学生得到了适切的训练。评结导拓环节:评中结、结中拓,教师与学生共同梳理等离子点火的要点,在此基础上拓展等离子点火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拓宽知识的广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1]。

3.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依托职教云平台省级教学资源库内“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件、动画、视频、微课、“1+X”发电集控运维(中级)理论题库和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理论题库,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时在线上平台组题考试,掌握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从而可以全面分析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强化。

鉴于电力生产的特殊性及集控运行的岗位能力要求,采用基于火电机组仿真系统的“五导三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活动,体验工作过程、学习相关知识和开发职业岗位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将培养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使学生尽沉浸式体验真实的职业岗位,进而明确职业岗位规范和职责;在技能训练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轮换,使学生不断深化对运行岗位职责的理解,同时将电厂运行岗位中的交接班制度移植到课中,采用火电厂实际运行中使用的规程及系统图为课堂教学服务,以实际生产现场高度贴合的3D 虚拟仿真平台、VR 仿真平台为学生提供实景实岗体验,制定任务时由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均取自火电厂生产实例,借助3D虚拟仿真平台的自动评分系统,实时监控学生工作任务操作全过程,反馈技能型操作的规范程度,以便线下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仿真平台直接对接“1+X”发电集控运行技能等级证书认证平台和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为学生的“双证”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课后,通过技能竞赛周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活动。通过举办校内发电集控运维技能大赛,组织学生线下学习,组成学习小组,搭建良好的技能训练场所,从而实现以赛代练。

在“岗证赛课”有效融合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电厂的规章制度、电厂运行规程、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参照企业真实操作票,按操作票启动步骤及要求进行岗位分工角色扮演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电厂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要求、安全事项、考核指标、操作规程等,学生在操作中扮演不同角色,担任值长、主操、副操和巡检,各司其职,通过各岗位之间的协调操作和良好沟通,实现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及岗位责任意识,实现毕业后的“无缝对接”上岗,达到融“岗”入“课”的目标。

3.4 教学评价手段的改革

“岗课赛证”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学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集控运行岗位标准、证书考核标准、大赛标准,依托线上平台和线下互动评价数据,构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企业导师评价等全程动态监测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贯穿教学全过程。

本课程考核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考核两大部分,技能考核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技能的掌握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情况,知识考核对接技“1+X”发电集控运维(中级)理论题库和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对应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单元机组启停、运行调整和事故处理的相关要点;实操技能考核主要侧重单元机组启动操作、运行分析及事故处理操作要点和规范性。在评价中,制订了“1+X”发电集控运维(中级)技能等级证书考取和技能大赛获奖与课程考核成绩可相互转化制度,取得“1+X”发电集控运维(中级)证书的,“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理论和实操可申请免考,直接转化为课程学习成绩;参与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并获奖的,课程成绩认定为优秀,通过“课证赛”通融的评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2]。

4 结语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岗课证赛”融合的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教学评价的创新等一系列有益探索,在有效地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培养了电力工匠职业素养,增强了学生对集控运行职业岗位的适应性。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竞赛机组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660MW亚临界机组清洁疏水系统节能改造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350MW机组DEH控制系统的优化
TNG系列多功能提取浓缩回收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