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员干部应具备五种职业素养

2023-09-30 08:41于晓泉
企业文明 2023年3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高质量国有企业

文/于晓泉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员工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等内容。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也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党员干部应培养锻造以下五种职业素养。

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素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艰难险阻中冲锋在前,团结带领广大员工聚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学习是党员干部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党与时俱进、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党员干部更需要不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能力素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善于利用休息时间、工余时间加强学习,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要有方法、会学习,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要坚持学、不浮躁,持之以恒地通过学习增长自身才干、适应工作需要。

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市场意识包括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绩效意识、发展意识。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有竞争意识,带领企业搏击风浪,赢得市场;要有创新意识,要不断突破思维的局限,掌握新知识,分析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有绩效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费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有发展意识,要懂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企业只有快速发展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国有企业活力在市场、空间在市场、出路在市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市场思维、增强市场意识,才能加快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要有高超的专业能力。高超的专业能力就是聚焦专业、精通业务,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党员干部的能力和专长就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虽然岗位分工不同,但都应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专业领域成为行家里手。应围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解决问题、沟通协调等方面,定期进行自我业务评估,补短板、锻长板。积极运用“时间管理法”“一线工作法”和“系统思考法”等科学先进的工作方式方法,系统思考、统筹谋划,逐步提升管理水平、业务能力。

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敬业是一种美德,就是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所从事的专业或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作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时刻做到埋头苦干、克己奉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要在敬业中培养严谨的作风、认真的态度,养成有条不紊、明达事理而又坚毅顽强的性格特质,树立“岗位就意味着责任”的理念,不挑肥拣瘦、不拈轻怕重、不等待观望,不推诿扯皮、不遮遮掩掩、不含含糊糊,要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坚守初心、砥砺意志,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要经得住委屈和压力,在委屈和压力面前不退缩、不妥协,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务实肯干,这样的党员干部才是真正称职的党员干部,才能真正用自身魅力感染员工、形成凝聚力。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高质量国有企业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