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个“让皇帝”

2023-09-30 15:13刘吉同
文萃报·周五版 2023年38期
关键词:太平公主皇位李隆基

说起唐玄宗,天下无人不知,但若说起他的大哥李宪,知道的人就没有几个了。其实,李宪很值得一说。

李宪是唐睿宗李旦六个儿子中的长子,其他五子均为妃子和宫女所生,唯独李宪是肃明皇后生的,乃真真正正的“根正苗红”。710年,老爸在三子李隆基的拥立下,再次登上帝位。此时,立谁为太子,唐睿宗犯难了。立李隆基吧?李宪是嫡长子,且在6岁时就已被立为太子。立李宪吧?李隆基立下大功,这才有了自己的皇位。左右为难之际,长子说话了,他以“臣今敢以死请”的决心,“累日涕泣,言甚切至”,固请立李隆基为太子。712年,李隆基从太子位上顺利登基。不久,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感到此侄不是省油的灯,便以废庶立嫡之名,欲以李宪取而代之,此时李宪仍不为所动。

面对锦绣江山和九五之尊的无限诱惑,李宪何以能如此淡定?

因为他知人知己。李隆基英明果断,是干大事的料。710年,他以楚王兼潞州别驾的地方官身份,联手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力挽狂澜拯救了李唐。712年,他又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大唐迎来中兴。相比之下,李宪就没有这般魄力和胆略了。这一点,他十分清楚,故才斩钉截铁地对老爸说:和平时期应先立嫡长,国难之时则归有功。李宪知人又知己,故有理智、明智的让太子之举。

知祸知止。历史上因争夺太子或皇位而导致同室操戈的数不胜数,扶苏被逼自杀,卫太子全族遭屠,汉质帝8岁被毒死,杨勇被迫自尽……李宪受过正规的皇家学堂教育,不可能不知道这些血案。亲眼看到的:堂兄李重福因争皇位失败而遭碎尸示众;堂兄李重茂做了几天傀儡皇帝后遭废黜,年仅20岁便不明不白死在了贬地。至于祖爷爷血溅玄武门,虽未见,但同样会刻骨铭心。假如李宪与三弟争太子进而争皇位,以李隆基的胆识和爱权,十有八九又会酿成一场宫廷血战,不知多少人要人头落地。李宪深知这一点,故才毅然退出“竞争”。

这些道理,饱读诗书的李宪不可能不懂。然而,懂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李宪的可贵就在于知行合一。汉中张良庙里有一副对联:上联“掷秦一锥”,下联“辞汉万户”,横批“知止”。李宪之知正是这可贵的“知止”之知。不过,古往今来,尤其是政治人物,“知止”者少,“知进”者众,那些可笑、可怜、可鄙的庸俗之徒和跳梁小丑太多了。

(摘自《團结报》 刘吉同/文)

猜你喜欢
太平公主皇位李隆基
唐玄宗画鼻
康熙因天花得皇位
睿宗时期太平公主势力发展探析
浅析《大明宫词》女主角服饰
薛绍与太平公主
李亨啖饼惜福
论东汉皇位继承的主要模式
辽朝皇位继承研究
杨贵妃生死奇遇
太平公主并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