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最早指谁

2023-09-30 15:13李想
文萃报·周五版 2023年38期
关键词:胯下之辱萧何将领

“国士無双”意为一个国家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人物。它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是秦朝东海郡淮阴县(今江苏淮安市)人,年少时贫困,曾寄食于人,遭胯下之辱。韩信于秦二世初年,先投项羽,未受重用,转而投汉王刘邦。

韩信起初在刘邦麾下依旧不得志,只做一些后勤管理工作,不能在战场上发挥其军事才能。但在这期间,韩信与刘邦集团的大将夏侯婴、相国萧何多有接触,他的非凡才干得到他们的赏识和认可。

几个月后,韩信见自己仍不得重用,于是逃离汉营。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追上韩信后,萧何回来报告刘邦,刘邦很生气,问:“跑掉的将领有好几十个,你都没有追,倒去追一个小小的韩信?”这时萧何说出了其中缘由:“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意思是其他的将领都容易得到,而像韩信这样的人才,一国之中找不出第二个。

最终刘邦听从了萧何的举荐,于汉高祖元年拜韩信为大将。韩信统领汉军在战场上大放光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定三秦,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十面埋伏,全歼楚军,无一败绩,为西汉王朝的开创立下了赫赫战功,果然不负当年萧何对他“国士无双”的美誉。

(摘自《文史博览》 李想/文)

猜你喜欢
胯下之辱萧何将领
放不下的“胯下之辱”:高档婚房里求锤得锤
萧何为何不愿当头
锯木场
萧何官居高位有四招
教授“求辱”不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胯下之辱
萧何“自污”的政治游戏
一部颇具特色的将领传——《彭雪枫传》评介
国民党将领观摩八路军打伏击战
忆我军优秀将领阎红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