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链的设计

2023-10-03 08:40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林银城
天津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主干图形知识点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 林银城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链是学生探究数学的驱动力。在数学课堂上应用问题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增强数学学习兴趣。设计问题链是应用问题链的前提。为了体现问题链的价值,教师要紧扣问题链设计要素、设计形式和设计原则,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助推数学教学的发展。

问题是数学学科的灵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助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重视设计合理问题。问题链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精心设计的形式多样的具有情境性、连贯性、层次性、启发性的问题序列。一般情况下,问题链由核心问题构成,核心问题下设主干问题,主干问题搭配辅助问题。核心问题、主干问题、辅助问题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统一体,驱动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既可以建立良好的数学认知,又可以锻炼思维能力,积累问题解决经验,获得数学学习乐趣,增强数学学习效果。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课程标准》要求的指导下精心设计问题链,助力数学教学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问题链设计要素

小学数学问题链的设计要素包括核心问题、主干问题和辅助问题。教师要依据数学核心观念设计核心问题,继而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主干问题,再根据主干问题铺设辅助问题,实现数学问题系列化。

(一)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统领问题链,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攀登的高峰。一般情况下,核心问题可以看作数学核心观念的再现。教师要剖析教学内容,确定核心观念,据此设计核心问题。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学生要使用转化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熟悉的平面图形,探寻和发现平行四边形与熟悉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应用熟悉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列出式子,逐步简化,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转化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掌握转化法可以自主探究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实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教师可以将转化法作为本节课的核心观念。围绕转化法,教师可以设计核心问题:可以使用什么方法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此问题的推动下,学生会着力探究转化法,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增强数学学习效果。

(二)主干问题

主干问题是核心问题的分解和细化。相对而言,核心问题稍有难度。大部分学生面对核心问题会手足无措。针对此情况,教师要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主干问题。数学问题链中的主干问题之间具有逻辑性,便于学生逻辑清晰地进行探究。学生会通过解决主干问题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获取数学思想方法,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

例如,在“认识多边形”这节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核心问题:多边形有哪些特征?在课堂上,学生要了解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的特征。基于核心问题和不同多边形的特征,教师可以设计主干问题,如这些图形各有多少条边?以前你将这些图形叫作什么?研究一个多边形时,除了研究它的角之外,还可以研究什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可以将它们叫作什么?这些图形的边都在哪里?在呈现主干问题的同时,教师会展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图案,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究多边形的特征。

(三)辅助问题

辅助问题是为解决主干问题而设计的配套问题。如果说核心问题是问题链的躯干,主干问题是问题链的骨架,那么,辅助问题就是问题链的血肉。与主干问题相比,辅助问题较为简单,便于学生获得问题解决的机会。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可以自然而然地跨越教学难点,循序渐进地突破主干问题与核心问题。所以,教师要依据主干问题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辅助问题。

例如,在“认识多边形”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引导学生逐步探究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的特征,由此归纳和总结出多边形的特征。以三边形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辅助问题:观察这个图形(借助希沃白板展示三边形),它有几条边?在之前,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将它叫作什么?在认识三角形时,我们不仅要研究它的角,还要研究什么?在这一组图形中,它的边在哪里?可不可以写出边的条数,有多少条边?边和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一个个辅助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完成“三角形”到“三边形”的转化,把握三边形的特征。之后,学生迁移学习经验,自发地提出不同的问题,探究四边形、五边形乃至多边形的特征。

二、小学数学问题链的设计原则

数学问题链除了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特征之外,还要具有目的性、适度性和顺序性,如此方能实现其自身价值。基于此,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设计小学数学问题链。

(一)目的性原则

问题链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工具”。一般来说,每一个问题链都应有其独特的目的。无论是检验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还是检验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抑或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都需要教师理清问题链的真正目的。所以,教师要梳理教学目的,有目的地设计问题链。

例如,在“圆”这节课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圆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各种各样圆形的事物,对圆建立了感性认知。基于此,教师可以确定教学目的:借助生活中的圆形事物了解圆的概念。围绕此目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不同的圆形事物,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同时,教师设计问题链:这些事物是什么形状的?大家还可以列举哪些类似的事物?这一形状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用手比划一下?除了这些特点之外还有什么特点?这几个问题将“圆”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迁移生活认知,使用不同的方式与圆互动,获取关键信息,逐步了解圆的不同特征,由此总结出圆的概念。

(二)适度性原则

问题链是数学教学的辅助。当问题链数量过多或难度过大时,很容易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阻碍。在设计问题链时,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及认知发展水平,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其次,教师要考虑课堂教学时间以及教学难点,设计少而精的问题,直击教学要害。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二)”之前,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一)”,了解了描述一个事物位置的八个方向的知识,这可以作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位置与方向(二)”包括三个知识点:根据方向(角度)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新的观测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师依据学生学情和三个知识点设计问题链:当两个体育馆都在东南方向时,要如何区分它们?当你站在学校位置时,怎样确定两个体育馆所在的位置?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确定或区分两个体育馆的位置?三个问题层层递进,便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思维的支撑下,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不断地解决问题,由此把握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建立知识结构,提高理解水平。

(三)顺序性原则

问题链中的问题要有顺序性,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此,学生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地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知识,尤其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实现有意义的建构。设计问题链时,教师要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关问题,促使学生有序探究。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母”时,教师要依次引导学生探究分母、分子、分数形式和分数意义。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探究平均分后,以“认识二分之一”为重点设计问题链:图中有几个蛋糕?如果将这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有人说一半,有人说了一个数,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如果请你分蛋糕,你会怎样分?总的来说,这四个问题可以概述为“多少个”“平均分得多少”“用哪个数来表示”“怎么分”,依次涵盖“分母”“分子”“分数形式”“分数意义”这四个知识点。学生通过解决一个个的问题,可以有序地掌握数学知识点。

三、小学数学问题链的设计形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四大环节构成,即课堂导入环节、新知探究环节和归纳总结环节。基于这三个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三种形式的问题链。

(一)设计引入性问题链

引入性问题链是教师为引入新课题,围绕学生学情和新知内容而设计的问题链。一般情况下,引入性问题链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很容易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设计引入性问题链。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有看电影的经历,知道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对来确定座位。在“位置”这节课上,学生要学会用数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多媒体展示电影院和电影票的图片,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在学生体验情境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根据电影票上的内容,我们是否可以找到相应的位置?如何找出位置?”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积极动脑,回想生活经历,思考确定位置的方法,认真描述。在学生描述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是不是任意的两个数都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怎样用两个数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呢?”在问题的带动下,学生产生探究兴趣,自觉探究数对,进入数学课堂。

(二)设计探究性问题链

探究性问题链是教师在新知探究环节,围绕重难点内容设计的问题。有效的探究性问题链既可以使学生保持数学探究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理清课堂学习方向,由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和探究问题,突破重重困惑,扎实掌握学习内容。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探究性问题链。

例如,“圆的面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经历转化圆的过程,把握圆与转化后平面图形的关系,归纳出圆的面积公式。在本节课之前,学生探究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积累了经验。在导入课堂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教学重点设计问题链:结合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对圆的面积公式大家有哪些看法?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开动脑筋,脑海中浮现数学学习的画面,归纳推导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方法。

之后,学生主动描述方法和过程。依据学生的描述情况,教师可以发问:“是否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大部分学生分析不同的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剪切法上。教师趁机追问:“如果使用剪切法,可以将圆转化为曾经学过的什么图形呢?”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合作操作的机会。在合作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纷纷发散思维,联想不同的剪切方法,并认真拼接。随着剪切次数的增多,学生慢慢地发现:可以将圆转化为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基于学生的操作成果,教师提出问题:“转化后的这个长方形和圆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细心观察和对比,发现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圆之间的关系。之后,学生迁移已有认知,紧扣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圆之间的关系,借助长方形面积公式,细心简化,得出圆的面积公式。如此,学生做到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扎实掌握了数学知识,获取数学思想方法,增强了课堂认知。同时,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愈加清晰,提高了逻辑思维水平。

(三)设计总结性问题链

总结性问题链是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堂所学的辅助。在总结性问题链的驱动下,学生会回想课堂学习过程及相关学习内容,认真整理,串联知识,形成结构网络,建立深刻的认知和记忆。对此,教师可以站在整体角度,围绕全部知识点设计总结性问题链。

例如,在学生体验“鸡兔同笼”教学活动后,教师设计总结性问题链:在研究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中大家学到了哪些方法?要怎样使用这些方法?在使用这些方法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回顾课堂学习过程和具体内容,联想不同的方法及其用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建立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支撑下,学生的逻辑思维愈加清晰,理清本课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导图,并提出问题: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哪类问题?如此,学生从数学课堂走向现实生活,积累数学知识应用经验。

四、结语

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意识到问题链的价值,联系数学教学和学生学情,遵循适宜的原则,紧扣问题链的三大要素,设计引入性问题链、探究性问题链和总结性问题链,激活学生思维,助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多种能力,由此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主干图形知识点
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分图形
找图形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整合内容 构建高效课堂——开展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