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探析

2023-10-03 06:29杭州环保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市310000陈虹霖
石河子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布点点位污染源

(杭州环保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市,310000) 陈虹霖

区域规划环评非常重要,但我国对于环境监测点的布设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就目前的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以及产业分布情况分析,在大气环境监测点布设方案中,要求进一步实现优化,使区域规划更加合理。在本文的分析中,要以某区域环境情况为例,分析某区域的气象特征以及大气污染特征,为后续区域优化提供参考。我国近年来区域规划的对应监测布设点有较多方式,如扇形、网格、同心圆、功能区等,这些布设方法均取得一定成绩。但无论何种方法都必须有明显的适应性,且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选择。

1 区域环境现状分析

为了保障本文的研究更具真实性,本文将以某区域为例进行环境现状分析。某区域气候处于季风气候区以及非季风气候区过渡地带,气温干燥、日光充足。考察该区域内部的污染物排放现状,该区域近年来经济飞速上涨,因此企业类型较多。包含但不限于化工类、机械类、食品类等,这些企业主要分布于该区域的东南部以及西北部,是当地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源头。除企业外,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源还包括大型热站。因此,在规划项目时,应布置观察点以完成芯片分配。该领域的高科技产业是集贸易、文化、娱乐、生活为一体的主导领域,是一个综合性领域。通过设备制造行业,辅以其他高科技行业。国土规划版图分析显示,全市实施建设总面积1 882.14hm2,实施建设用地达1 257.44hm2,工业用地444.47hm2。计划实施后,可以改变现有的区域分散供热现状,并结合区域建设环保热电项目完成设计安排。

2 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原则

环境监测点的复设原则主要包含四点,即代表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科学性原则[1]。

2.1 代表性原则

大气环境监测点布设的基础,更是核心。选择最真实、最有效的点位,能够凸显本监测区域内部的实际情况,并了解该区域的污染程度。以便相关人员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判定区域的未来发展情况。

2.2 一致性原则

监测区域点位及污染程度、种类等必须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才可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区域内部的气象、地形监测来讲,一致性原则更具有科学性,且监测结果更精准。

2.3 经济性原则

分析监测点位配置是否科学,在污染严重区域完成点位布设,对于工业化建设较少区域,可以适当减少监测点位。科学的分配相关资源,保障资源的使用率。

2.4 科学性原则

根据污染物的类型,选择最佳的监测方法,完成高危污染源的观察。保障污染点位标准高度在1.5~2.0 范围内,且整体的监测高度保持在1.7m 左右,监测点的高度与植物叶面的高度要保持相同[2]。

3 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方法

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应考虑以下几项要求,如果手动取样,采样距离和地面高度应为1.5~15m。如果使用自动观测采样孔和观测光束,则离地面的高度应为3~15m。在道路交通污染监测点,采样口距地面高度应为25m 范围。假设观测点在空间上是可呈现的,则所选点周围的半径为300~500m,并且该范围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必须保持在20m以上。在建筑物上方,安装监控设备,可以确定与建筑物的墙壁,屋顶和其他支撑物表面的相应距离。使用开放性工程监测仪器完成空气质量评估。在监测评估安全通过的情况下,可允许对应光束监测结果以及少量污染源大致评估,但不可超过总评估差异的10%。当某项监测点需要多个采样布设点位时,将使用大流量总悬浮颗粒采样装置进行监测。考虑空气质量评估点、车辆尾气以及其他污染源应尽量避免对监测结果产生的干扰,布控点的设置也需要贴合当地相关部门的规定[4]。

3.1 网格布点法

分析网格点布设法,网格点布设法要考虑监测区域的工业化开放程度以及污染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完成监测点位的布控安排。将某区域以网格形式划分,随后通过科学一致以及代表原则,对点位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保证数据有真实性和精准性。描述监测区域不同的污染扩散情况,从而选择对应的控制措施,更适于在污染物平均分布或多处污染等区域。但在污染程度较高的区域,网格布点法受到局限[5]。

3.2 同心圆布点法

在同心圆布点法中,同心圆布点法可以在建设区域地形平坦且出现多污染源时,确定污染区域的真实位置。随后,以同心圆以及不同半径轴线作为圆心,二者之间的交汇将其判定为监测点位。此方法监测点分布较为平均,且在检测区域内存在多处污染源区域。同心圆布点法可以精准的分析该污染源区域的实际污染情况,执行对应的措施安排。

3.3 功能区布点法

功能区布点法是目前大气环境监测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布设,如工业区域、教育区域、商业区域等。功能区布点法对于污染物排放程度较高的区域,可产生独特的监测优势。点位布设要符合真实性、科学性的特征,分析周围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种类的污染物特征,对污染扩散程度进行合理布点。功能区布点法的优势能够体现出经济性原则,且能够接受监测区域内部的情况[6]。

3.4 扇形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要求考虑监测点位的角度,监测区域以主导风向为主。在选址中,以污染源为中心,监测范围呈现扇形,角度为45°。每条弧线可设置3~4条监测点,扇形分布要有针对性的优势。例如,可以对污染源的位置以及污染物的扩散程度等进行监测,适用于单个污染源的监测。在实际布点环节,能够分析该污染物是否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可以保证资源的使用率以及监测结果的精准性[7]。

4 区域开发规划环评大气监测点位布设

4.1 地面最大浓度地点布设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以及现有的地质条件分析,以地面最大浓度落地点布置方法为主。某区域内部的主导风向偏东风,因此受大气内污染源的影响较少。按照已有的大气环境监测方法,使用扇形法布点。按照不同的角度以及功能进行划分,结合区域内外现状,分析大气污染源对区域大气环境的直接影响。设置最大浓度落地点垂直扩散参数,以及源高H 关系。了解到垂直扩散参数受大气稳定度以及下降风距影响。

4.2 不利气象条件确定

分析不利气象条件,收集到的不利气象条件污染特征如表1 所示,而不同稳定条件下的扩散参数幂函数表达方程式如表2所示。

表1 不利气象条件污染特征

表2 扩散参数幂函数表达方程式

4.3 采样工作

在采样前,要关注采样当天的天气情况。在到达目的地后,连接采样系统。随后用镊子将采样滤膜置于支撑网中,并拉紧滤膜。过滤膜的毛面要朝向进气方向,启动采样器以完成采样过程,方法是将其放入采样器并确定采矿时间,结束时间和等待时间。在采样流程结束后,使用镊子夹住滤膜边缘并取下样品。为了保障检测的精度,可在室内进行装膜、取膜操作。且最终取膜边缘轮廓需要清晰完整,否则该样品不具备参考价值。清洁颗粒切割器并用柔软的物质擦拭。采样期间,如遇特殊天气,如沙尘暴或大污染,应及时清理。当采样时间超过7d时,也需要定期清洁[8]。

4.4 最终测量数据值分析

在测量数据分析中,根据现状以及划分后的污染源排放高度,了解不利气象条件垂直扩散后及扩散参数含幂函数,受大气稳定度、最大浓度落地点以及排放距离影响。按照采集到的污染分析排放数据,污染物的地面浓度与风速以及扩散参数有关联。根据计算公式,得出各种稳定度以及下控距离比值变化范围为0.32~0.64。考虑两方面的综合因素,可以得知该区内部的最大污染源为供热烟囱。确定稳定性条件,同时考虑到最大浓度点。如果最大浓度超过评估范围,则可以根据C类的稳定性确定为2.2km的观测。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以及区域规划环评,了解大气监测点位布设。应详细考察周围地质情况以及供热集中情况,按照区域污染气象特点,在部署点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和不同的区域单位。例如,如果评估区域内存在不同大气环境的功能区,则必须为每个区域设置观测点。要考虑的敏感事项。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估应首先解释敏感受体,其次,在观察分布点时,应分析位于该地区的集中区、居民区、医院、学校等。在进行现场研究时,了解规划区域及以后的现状,以及规划后是否受到空气污染源的影响。根据已知的污染气象特征,采用相应的模型预测污染源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相关污染物的最大排放浓度。并基于此,进行点位布设,按照环境质量现状的分布特征,为优化区域规划提供依据。还可为单个项目的环境预测提供背景值,能够产生优良的环境评估作用。

猜你喜欢
布点点位污染源
机器人快速示教方法及示教点位姿变换的研究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浅谈大气环境监测的布点
机器人点位控制速度规划算法选择策略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甘肃高校商科专业布点问题研究
垂直面内建立基线的特殊点位高程测量法
江西省绿色通道车辆货物检测点布点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