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启升:耕海牧渔 向海图强

2023-10-06 01:52任光莉
党员干部之友 2023年3期
关键词:鲱鱼黄海渔业

□ 本刊记者 任光莉

他是我国著名的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学家,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及发展战略研究,开拓了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和大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为我国渔业科学与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和生态系统水平海洋管理基础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唐启升。

“我1943 年12 月出生于辽宁大连,1961 年从黄海水产学院毕业,1969 年在兴趣的驱使下开始走上独立科研的道路。”回忆起自己的科研之路,唐启升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临海的太平路上散步,看到了巴尔扎克小说里工人下酒的鲱鱼,这些蓝晶晶的鱼挤在渔民的地排车上,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从那时起,他便一头扎进了黄海鲱鱼的研究之中,这一扎就是12 年。

为了研究鲱鱼的分布和习性,每年他都会在鲱鱼产卵地收集资料并调查走访渔民。当时科研条件极其艰苦,“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路上全靠烧饼充饥。累了就在沙滩上睡一觉,醒来继续赶路,自行车都是奢侈的代步工具。”每每谈起当时的情形,唐启升都以苦为乐。就这样,12 年里他走遍了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东岸的每一个鲱鱼产卵场。

为了获取第一手数据,他还组织了一个由三对渔船组成的“调查舰队”,对黄海深水区鲱鱼索饵场和越冬场进行海上调查。经过连续多年的细致观测和追踪记录,唐启升获得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发表了《黄海鲱鱼世代数量波动原因的初步探讨》《黄海鲱鱼的性成熟、生殖力和生长特征研究》等论文,揭示了黄海鲱鱼的洄游分布和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为推动我国新渔场开发和渔业的快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那个时期,关于黄海鲱鱼研究的文献资料,一半以上都出自唐启升之手。

研究成果频出的唐启升,此时却感到自己进入科研的瓶颈期。“我总觉得,研究的路越走越窄,关于渔业资源波动的原因,很多问题找不到答案。”恰在此时,他考取了改革开放后国家首批公派出国进修的资格。1981 年,唐启升被教育部派往挪威、美国做访问学者,先后到挪威海洋研究所、丹麦国家海洋渔业研究所、美国马里兰大学、华盛顿大学等海洋研究机构开展“环球访学”。访学期间,他发现自己的“困惑”也正是“世界的困惑”。欧美学者经历百余年种群动态、资源评估和渔业管理研讨之后所遇到的困惑,与他的如出一辙。“有意无意当中,我就这么一脚踏进了世界前沿探索当中。”这也激发了他更大的科研兴趣。

“国家让我出来学习,应该抓住机会,作出点成绩。”访学期间,唐启升废寝忘食、昼夜奋战在实验室里。他从梭子蟹种群数量与环境关系入手,成功地将环境影响因素添加到亲体与补充量关系研究当中,发表的论文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将环境影响因素嵌入渔业种群动态理论模型中,他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一组亲体与补充量关系模式”的研究至今无人超越,这也推动他步入到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海洋生态系统研究。

在美国进修的后期,他静下心来总结学习研究的成果。“那时,我意识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将是渔业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在1984 年回国后,便立项开展黄海渔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并在1985 年到1986 年实施了海上调查,从此也开启了我的大海洋之梦。”唐启升说。

1984 年,唐启升领衔启动了我国上世纪50 年代以来黄海第一次全海区的渔业生态系调查,跳出了100多年来渔业种群动态研究以单种为出发点的藩篱,开始从大海洋生态系的前瞻性角度研究种群变化。在不断地探索中,唐启升逐渐形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学术思想,构建了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理论体系框架,率先从整体水平上开展黄海渔业生态系的资源与管理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大海洋生态系概念在全球的发展。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他根据“高营养层次重要鱼类的生态转换效率与营养级存在负相关”的科学发现,提出了与欧美国家不同的资源可持续管理的策略(即非顶层获取策略),形成了渔业资源恢复是一个复杂而缓慢的过程、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出口在水产养殖等认识。围绕这些重要的新认识开展相关研究,为我国渔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科学依据,也使我国大海洋生态系研究令国际同行刮目相看,在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1993 年,为了在北太平洋狭鳕保护与管理的国际谈判中争取话语权,唐启升主动请缨,率领“北斗”号科学调查船赴白令海海盆区、鄂霍次克海国际水域进行狭鳕资源声学评估调查研究。唐启升不惧风高浪险,多次带队进行拖网取样,首次完整地获得了狭鳕等当年生幼鱼在白令海海盆区和公海区分布及其数量的宝贵资料。两个多月后,在“白令公海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会议”上,当美国说白令海公海区没有狭鳕幼鱼时,我国当即公示了科研调查结果,让美方深感意外。在公海深水区发现当年生幼鱼意味着捕捞国家在那里有捕捞的主权,这个重要的科学发现在维护国家权益的国际谈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保护和稳定了我国北太平洋狭鳕远洋渔业。

1996 年至2005 年,唐启升又组织实施了《海洋生物资源补充调查及资源评价》项目,首次对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进行同步调查评估,为我国与韩国、日本、越南等国海洋划界和渔业谈判提供了更加确切的科学依据。“九五”期间,唐启升还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海湾系统养殖容量及环境优化技术”课题研究,提出7 项海水养殖多元生态优化和规模化健康养殖实用技术,首次证明了中国贝藻养殖对海洋碳循环和减排大气二氧化碳的贡献。该项目技术成果在我国沿海各地迅速展开,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由于他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1999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与海洋打交道50 多年,对大海的情怀早已深切地融入其中。”唐启升说,在科技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一个科技工作者不仅要有科学探索的兴趣,更要有战略谋划的眼光,既要有科研创新的精神,还要有积极贡献社会的公益意识,才能把学问做好,才能为人类、为社会造福。

这些年,唐启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战略咨询研究,多次向国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建议报告,先后提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等院士专家建议10 项,促成我国第一个生物资源养护行动实施计划《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发布,为推动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多层面的开发利用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如今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增殖放流、海洋牧场、设置濒危物种保护区等重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措施,皆由此起步。

2003 年,国务院启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战略研究,唐启升被科技部聘为“能源、资源与海洋”和“农业”两个专题组的研究骨干,主持海洋生物资源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他提出“蓝色海洋食物计划”,既要保障从海洋中获取食物的安全性,又要解决海洋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与水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2009 年以来,唐启升以中国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组织了多项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课题和重点项目。2017 年,在中国工程院老院长徐匡迪的支持下,唐启升联合院士专家又提出《关于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建议》,提出让养殖区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鼓励发展符合不同水域生态系统特点的养殖生产新模式、鼓励深水网箱发展等绿色低碳的“碳汇渔业”发展新理念。在他看来,中国广阔的海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科研条件为发展“碳汇渔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推动“碳汇渔业”的努力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将引导海洋渔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也必将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作出积极贡献,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向新的领域发展。

向海图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辽阔海域里,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唐启升耕海牧渔50 余载,在这片蓝色国土上留下了科技报国的深深印记。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唐启升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如今他已近80 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每天工作8 小时以上。他说,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国家现代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最大的幸福。

猜你喜欢
鲱鱼黄海渔业
几百万鲱鱼的集体行动
几百万鲱鱼的集体行动
东方湿地 黄海明珠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黄海简介
生鲱鱼
——勇敢者的游戏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瑞典臭鲱鱼,臭味指数全球最高
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