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探索实践

2023-10-06 10:40
山西青年 2023年6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融合

徐 超

武汉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进一步开展好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方式,变革教学方法,从而培养更拔尖的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流。相对于实践教学,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引导,这样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难以适应工作的频率和节奏。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给社会发展培养更专业化的人才,在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和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院校运用校企合作的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促进校企合作,共育学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教育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并促进其成长,在当前的教学课程上,老师们也必须根据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调整。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学生巩固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技能,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会更加偏向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1]。“轻实践、重理论”是一直以来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作为教师,还需要针对性地去解决。

首先,影响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展开“校企合作”没有保障。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在与企业进行工作对接的过程中,很容易损害个人权益,部分企业只寻求自身的利益,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利益。为此,解决没有保障的问题是促进教学实践的重大问题。“校企合作”下的教育模式,除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之外,就是要解决当前行业的乱象。学校在课堂教育中也需要加大投资力度,使得学生在此教育模式之下,有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当然,校企居于的立场不同,在当下的教育中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只要双方协作好,落实实践平台的保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才能够提升学校的教学整体水平。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上,教师一定要克服技术人才普遍落后于新闻传媒行业发展水平的问题。另外,社会发展迅速,岗位和人才数量长期处于一种供求不平衡的状态,无数的毕业学子陷入“就业难”的困境。归根结底,就是学生的竞争力不足,为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建立新型的教育模式,对于高校来说,可以多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还可以邀请专业的行业讲师入校任课,携手共育专业的新闻传播人才。

其次,在学校教育中,由于校企合作中产教融合主要以情景演练为主,缺乏实际的训练机会。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虽然增加了更多的实践活动,但是实践的层面仍然较浅,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仍然走不出所谓的“舒适区”。这样的教学问题使得学生的实践机会仍然比较缺乏。同时,在当前的教学中缺乏专业化的人才,部分教师没有正式工作的经验,很难与学生、企业进行面对面授课。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还是要开通育人渠道,利用先进的网络教育平台,实现教育的流通和发展。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体现的核心特点

产业融合教育指的是院校根据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将实际的产业和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教育和产业相互发展和促进的作用。[2]简单来说,产业融合教育就是推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过于重视文化课程教育,这使得学生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但是一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就会“原形毕露”。因此,在产教融合的教育背景之下,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理论教学和实际企业发展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构建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更多元化的条件。在这一背景之下,学生和教师都能不断发展,这有利于高校教育健康发展。因此,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之下,就可以实施责任共担的举措,将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且积极吸引企业加盟,从而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更多元化的平台。未来完善“育人”的体系,更应该将教学课程的特征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从而为学生今后进入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院在对传统媒介与传播教育等学科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实践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基于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科学的教育改革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更能够反推当期企业的发展。为此,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务必要坚持开放的教学理念,扎实推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入,通过“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将产教融合的教学优势发挥到最大。改革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培养新型的应用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还能使得高校教育健康发展。根据调查,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教师灵活创新教学形式,使得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效率越来越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教学思路不断创新。与传统的教学思想不同,推进产教融合的教学形式,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深入剖析教材内容,还结合社会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实践背景,学生及时将课堂中所学习的技能应用于实践中,从而获得成长。在这一教学流程中,高校教育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教育特色。该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提高了人才的支配度,使得学生在将来进入社会就业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同时,在校企合作下的教育,也能达成企业与学校共赢的局面[3]。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深入了解产教融合理念,整合校内校外的资源。其次,人才培养机制发生了变革。在上述教学中不难看出,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在传统的高校教育中,教师往往更关注文化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经验的积累,这样的教学形式,并不利于学生发展。然而在当前的校企合作教学中,学生在校内学习先进的知识、文化,在校外进行亲身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为此开办校企联合办学,能够将教育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因此,院校必须要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才,将专业能力强的在职新闻传播人才招聘入园,定期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使高校和企业合作更加深入。最后,教学方式不断创新。产教合作化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学生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多元化的教学,学校构建校企的合作平台,实施双向互动的实战化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具有更强的开放性、活动性,基于此,教师也需要基于这一教育大背景之下,不断进行创新,将教学与实践紧密联合,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实践。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创新之处

在高校新闻传播的教育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课堂教育的质量,在教学中还应该基于现有的教学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教育是发展的,只有不断改革教学形式,发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才能形成独特的教育特色,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在当前的教学中,未来提高教学的综合效率,必须坚持的就是开放的办学理念。贯穿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4]同样,在产教融合的教育大背景之下,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人,只有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传输给学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为此,在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时,当地政府、企业也应该施以援手,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例如当地的院校就可以与当地的电视台联合办学,这一依照当地现有的教育资源而合作项目,能够不断地拓展办学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融入企业也能直接转化为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产品,进一步推进当地产业发展。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得教育和当地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完善之处

诚然,在当前的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为此在当前的教育中,教师需要抓住教育的重点,紧跟教育改革的潮流,积极做好教育工作的对接,结合当前市场中行业的需求,进一步更新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以及当下媒介融合的新形势,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从采写、报道到营销多方面进行训练,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除此之外,更要追踪媒介融合新态势,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课堂育人的优势[5]。在教学中结合当前现有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打造更多元的实践和学习平台。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翻转课堂”“学徒制”等教学形式,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新型的教育人才。

五、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与实践措施

(一)构建校企合作的教学形式,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

在学校的教育中,为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除了理论知识的教育之外,院校深度联合当地的电视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时,院校还可以运用“订单式”的教学模式,沟通制定人才的培养计划,从而有目标地开展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就可以结合网络教学设备,将企业的核心要求融合进行日常的教学中,循序渐进进行引导,从而潜移默化地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校企双方的共赢。首先,学校提高投资力度,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根据企业的要求调整教育的目标,从而实现双方协同育人。这样的举措也方便学生日后就业能够更快地进行工作任务的对接。同时,学生在数字化的学习中,有了更多的实践训练机会,在循序渐进的实践中获得成长。其次,企业为学校的就业提供了更多具有经验的专家来校任课或举办讲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难免会产生疑惑,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产生的疑惑,[6]对今后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此,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专业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打造特色的教学体系,进一步融合产教研用,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还应该充分体现出实践教学的优势。为了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机会,当地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扶持。例如,近年衡阳市的当地政府就联合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协议,通过线上平台来增加产业的曝光度,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充分发展特色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在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为了强化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就可以开展学校和地方间的合作。在政府的扶持之下,近年来,各个地区的高校都通过校地合作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效。例如,高校和政府部门、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在“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之下,学校、政府、企业都通过线上平台进行了一定的推广,各个新兴职业的兴起,例如公众号运营、自媒体制作等岗位,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长期授课,没有实践的经验,在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时,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就可以招聘更专业的岗位技术员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践经验。同时,还可以运用“学徒制”等,构建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从而能够打造更先进的师资力量,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中,还需要教师紧密地结合产教融合的要求,创建新型的教学形式。市场的变动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开展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还需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地方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从而才能够改善教学的大环境,形成特色的教学模式,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专业化的人才。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