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高职音乐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2023-10-06 10:40
山西青年 2023年6期
关键词:院校音乐高职

马 玲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1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在专业教学实践中,认真贯彻“双高计划”,提升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质量、服务水平与社会影响力,是促进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出发点。其中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一个核心职能,对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建设及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然而,在当下艺术高职音乐专业教学实践中,关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却比较短缺,相关教学经验不足,影响了社会服务能力顺利提升。此时制定更加有效的音乐专业教学策略,助力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值得深入讨论。

一、高职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

社会服务是基于劳务提供的方式来迎合社会需求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层面的社会服务,主要是为了对社会大众生活福利进行改善与发展所提供的一种服务。例如“衣”“食”“玩”等多方面的生活福利服务;广义层面社会服务,是指社会性、生产性与生活福利性的服务。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指依托于高职院校教学、教学设施、科研活动与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确保正常教学安排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直接服务于社会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各种类型活动的能力。根据服务产业、范畴等的不同,可以将社会服务能力相应划分为公益服务能力、文化服务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培训(教育)服务能力与咨询服务能力等,确保最大程度挖掘和利用高职院校的核心办学资源,助力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2]。

二、艺术高职音乐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价值

基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可知,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根本目标,是利用艺术高职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社会艺术文化建设,从而有效引导及促进艺术高职音乐专业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在艺术高职音乐专业教学中,为了顺利实现提升学生社会服务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必须要构建内在衔接、上下贯通的良好教学体系。特别是在高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职教20 条”“双高计划”等这些新出台的教育政策,对国内艺术高职音乐专业教学开展教学顶层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指导方针,力求为高职教育发展构建健全的设计框架,为教育战略实施细化改革提供更加明确、可靠的发展“路线图”。艺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社会服务,实际上就是利用音乐专业的教学设备设施、专业人才以及信息等方面优势资源,来直接为当地的音乐文化等相关业态发展服务,最终实现最大程度提高艺术高职院校资源挖掘及利用率的教学目标。

随着我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互联网+”等许多全新战略的持续出台,新商业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等层出不穷,促使社会服务内容呈现为综合化与繁杂化特征,社会服务形式也逐渐趋于多样化特性。在此背景下,艺术高校音乐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都亟待提升。可以说,提升艺术高职音乐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能使高职音乐专业教学扎根服务于社会生活第一线,更反映出了高职教育着重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于社会的特点。通过提高艺术高职音乐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可以为高职音乐专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3]。

三、艺术高职音乐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正确定位办学模式,突出专业教学特色

在提升艺术高职音乐专业社会服务能力过程中,为了保证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地方音乐文化和音乐事业,应注意突出地方特色和专业教学特色相互融合。特别是一些处于二、三线城市的艺术高职院校,在教学资金支持、师资力量以及影响程度等方面,较一线城市高等院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直接照抄照搬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办学模式,这就需要对高职院校所处城市及其区域中的音乐文化资源、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有效分析,力求准确掌握当地音乐文化需求的发展方向。

在认真完成日常教学和一些相关科研活动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艺术高职院校同周边相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政府等之间的联系,紧密结合艺术高职院校发展战略与方向,以及同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结合,准确寻找音乐专业社会服务的相应切入点,充分挖掘及利用艺术高职院校的所有优质教学资源,结合当地音乐文化特色,最大程度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并且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对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进行准确定位,树立艺术高职音乐专业全方位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

例如,在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开展期间,可以树立服务带动发展这一核心教学理念,一方面对艺术高职院校所在城市及地区的历史发展、传统文化等进行充分了解,立足经济文化发展推动视角,对艺术高职院校地处的独特历史文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专业学科,对音乐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充分挖掘及引入当地一些独有的民间音乐资源,还可以成立一些民间音乐文化工作室等,由本校音乐专业的授课教师以及民间音乐文化传承者为主导,与高职音乐专业学生一同构建具有本地区域文化特色的社会服务团队,促进区域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为核心内容的音乐教育服务,可以指导音乐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到地方音乐文化申报“非遗”项目,文艺演出活动、新农村音乐文化下乡活动等。这些多样化音乐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可以服务本地音乐文化建设,还可以有效拉动本地音乐文化产业发展。

(二)健全社会服务机制,构建社会服务平台

高效的社会服务机制与“适宜”的社会服务平台,是艺术高职音乐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与保障。现阶段,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大多数艺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将精力放在参加地方相关文化文艺演出或地方音乐教育领域,缺乏长期社会服务机制与平台的构建及实施,直接影响了音乐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长效性和持续发展性。因此,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艺术高职音乐专业必须高度重视音乐专业教学观念的转变,切实把音乐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职音乐人才培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与环节。只有做好校企结合、产教融合,才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要以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为核心,以市场需求来对音乐专业学科建设为引领,强化音乐专业科学研究,以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以服务社会成效为评价依据与标准,科学构建社会服务机制与平台,力求最大程度提高艺术高职音乐专业社会服务能力[4]。

例如,艺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要注意对校内外有关音乐专业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效挖掘与整合,科学构建校内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并对其职能定位与功能进行明确,科学构建健全的社会服务组织机制。比如,音乐专业可以结合艺术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的音乐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构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并对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合理升级,持续加大人员与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为音乐专业师生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积极促进高层次的音乐专业学者和区域传统音乐艺术的高度融合,通过科学构建音乐专业相关的学科实训基地与科研平台,持续推进音乐教学和社会实训一体化办学实践示范中心,促进高职艺术院校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地方音乐专业相关的项目中,同时也可以有计划地构建音乐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氛围,不断提升音乐专业自身的社会服务水平,强化社会服务和音乐专业教学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此外,为了保证艺术高职音乐专业更好地服务地方音乐文化和音乐产业,还要注意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基于音乐专业学科建设来促进学、创、演,彼此可以深度融合,持续拓展各方面的合作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文化与经济。

(三)注重社会服务效能,增强互惠互利特性

提升艺术高职音乐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效能,主要是从艺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服务地方音乐文化和音乐产业建设的贡献率,对地方音乐教育的推进能力,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辐射力,对社会音乐文化的影响力等多方面来进行衡量,确保它们彼此之间可以实现互相促进的目标。在对社会服务过程中,艺术高职音乐专业须始终本着“合作以为基,服务促发展”的原则,经由多方协同作用来开展服务社会的时间,保证彼此之间可以实现优势高效互补的目标[5]。

例如,艺术高职音乐专业可以联合社区或者当地政府,举办节日庆典或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演出活动。如传承山歌文化、曲艺文化等。或者结合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实际需求,为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供有效的路径,配合政府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旅游文化品牌,以便更好地促进地方音乐旅游文化的发展,拉动地方音乐教育业态进步,通过创作的音乐作品传播社会正能量等,这些都可以对区域音乐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艺术高职音乐专业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开展,可以对艺术高职音乐专业科研、教学等方面工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音乐专业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可以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随之而来的是艺术高职院校社会知名度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办学特色也可以得以强化。国家对地方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艺术高职在社会文化活动建设中积极发挥促进作用。这就要求艺术高职音乐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更新思想,转变观念,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胆创新,科学构建音乐专业社会实践平台,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音乐艺术实践与社会服务的机会,确保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音乐技能型人才,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挖掘社会文化资源,丰富社会服务实践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民间文化和非遗传承是社会文化建设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很长时间内都面临着缺乏传承人,受众面窄,发展与传承效果差,创新发展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都是音乐专业服务社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切实提升音乐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就必须要注重对本地区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有效挖掘、整理与运用,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的优质人才资源和专业优势,对民间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与改进,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借助艺术高职师生的专业能力,通过更多的文化平台与表演形式,将传统内容重新搬上舞台,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独特魅力,及其包含的民族气节与情感,促进我国特有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

艺术高职音乐专业教师可以构建一个专门的小组,负责对本地区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如对民间的戏曲资源、曲艺资源、山歌、说唱音乐、宗教与祭祀音乐资源等,进行有效挖掘与整理,将其整合入艺术高职音乐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也可以配套开发相应的艺术实践基地及实践项目,借此来指导此类型的音乐实践活动高效开展。

结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积极丰富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在保障艺术高职音乐专业师生高效完成音乐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及社会服务的同时,持续提升高职音乐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校企联合育人活动,成人音乐教育活动,社会音乐文化活动等,借助多样化的社会音乐文化实践活动设计,锻炼音乐专业学生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

总之,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艺术高职音乐专业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可以从正确定位办学模式,突出专业教学特色出发,注重健全社会服务机制,构建社会服务平台,增强互惠互利特性,深入挖掘区域社会文化资源,丰富社会服务实践,确保高职音乐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切实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院校音乐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音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