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2023-10-06 10:40
山西青年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师双能型双能双师

时 杨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教育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深化、培育兼具专业技能与良好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民办本科高校转型的主要方向[1]。在这一方向指引下,各地民办本科高校纷纷实施了转型改革,以契合生产、服务一线人才需求标准的应用型、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以能力素养适合的教师作为路径开拓主体及教育实施主体。为此,民办本科高校顺畅转型的首要任务是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然而应用型人才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体建设面临一定问题,探寻问题解决路径、提高队伍建设成效已迫在眉睫。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团队建设认知深度不足、建设方向及规划不清晰

部分民办高校虽实施了转型措施,然而未能深入开展,转型改革存在形式化问题,加之各大高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在社会服务方面所产生价值及意义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向应用型转变的理念建设完善性、思想认知深入性存在显著差异。部分民办本科院校仍以相对传统的思维模式实施教学管理,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有所不足,未能构建成系统、科学的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构建相对滞后,致使教师队伍的价值能效未能最大化展现。这是由于民办本科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入,未能制定方向清晰、内容明确的教师队伍建设方向及规划所致,无法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认定提供科学的认定标准,虽然从数量上看,应用型转型需求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已达标,然而师资能力、教学质量均无法得到保证。

(二)教师引进渠道过窄、理论实践能力兼备的教师稀缺

目前,民办本科高校主要是从研究型大学引入教育人才,以老牌高校的人才引用标准作为依据,侧重于学历高、职称高的专业人才吸纳,以研究型大学毕业的硕士、博士人才作为引进方向[2]。虽然这些高素质人才专业理论知识较为深厚,学识水平相对较高,但此类人才往往是在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教,此前未走入实践岗位参与实践,因而实践方面的能力素养稍显不足,无法为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的实践教学开展提供可靠的指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向下,一些民办本科院校虽然已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中吸纳部分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能人才作为实践教师,而这些行业精英大多学历偏低、职称不高,与高校教师引进标准不相符,多是以外聘教师的身份参与实践教学,从而因师资流动性过高,无法实现结构合理、人才稳定的教师队伍建设。

(三)缺乏完善性配套机制、参培教师积极性不高

在“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构建中,完善的教师发展机制发挥着导向与激励作用,在制度约束与激励之下,教师需要按照制度要求的发展方向完善自身能力素质。由于民办本科高校的应用型转型时间并不长,“双师双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仍处于摸索完善阶段,在学生发展方向、师资建设各个方面呈现出了许多与以往有所不同的困难及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构建相匹配的机制未能完善性建立,缺乏科学有效的政策激励制度、缺少严谨全面的考核评价制度,且薪资分配制定也尚未健全。从教师职称评聘方向来看,民办本科高校对于教师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等方向较为重视,未将实践教学成果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此方面的政策也相对欠缺,导致部分教师在培训参与方面积极性有所不足,民办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未能高效、顺畅推进。

(四)建设资金不充足、团队建设规划缺乏连贯性

当前,民办本科院校主要是采用校内自行筹集资金的方式进行团队建设,相较于由政府提供经费的公办院校而言,民办本科学院校的建设资金并不充足。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时,需要选派部分教师走入企业实际岗位参与实践,这些教师培训期间无法继续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高校的教学质量。为此高校还需要耗费资金聘用更多教师,方可维持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持续性、高质效性开展。民办本科院校团队建设成本相对较高,运营管理经济负担相对较重。与此时同,由于民办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资金不够充足,无法系统性、持续性实施团队建设规划,可能会对民办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构建进度产生制约。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民办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可行性路径

(一)加强双师团队建设内涵探索、营造可促进队伍建设的良性环境

民办本科高校需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探索,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剖析培育兼具理论及实践能力人才的价值及意义,各个学院应共同探讨与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各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素质进行梳理,科学设计教学规划及内容,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制定可行性“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引导各专业教师明确自身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指导能力强化的具体方向[3]。同时,应结合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制定行业认可的完善性“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标准,奠定民办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基础。民办本科高校需要明确“双师双能型”教师专项职业发展方向,从政策完善入手,为教师团队专项职业发展提供支持,通过教师队伍建设环境的合理优化,引导民办本科高校各专业教师重视培训,将之作为自身定位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设定清晰,明确教师队伍建设方向与规划,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充足、专业的师资力量。

(二)开发多元化教师引进方式,拓展“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培养渠道

1.拓宽校内校外培养渠道

为完善建设民办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有效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民办本科高校需要加强自身与行业、企业及工作岗位的深入合作,利用这些平台的优势,促进本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多方优势互补作用展现下,拓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渠道。一方面,应引导教师对这些平台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树立起主动完善理论知识、强化实践能力的意识,在定期化的学习成果分享机制制定与实施下,实现学习成果的有效传递,逐步强化民办本科高校现有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各方面能力,将之打造成为符合“双师双能型”人才标准的专业教育人才。另一方面,民办本科高校需要加强本校办学特点分析,突破人才聘用标准的高学历、高职称限制,面向企业吸纳实践经验丰富、实践技能高超的专业性技术及管理人才,尤其负责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指导,将了解行业发展、掌握市场趋势、具备前沿技术管理能力的人才纳入“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在团队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为教师之间的深入沟通交流创造条件。

2.推动高校与企业的双向交流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应与企业共同构建双向交流模式,实现民办本科高校、企业双方人才的相互聘用与派遣,将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引入民办本科高校,与本校教师联合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参与实践教学,或是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指导,承担学生学业考评等相关工作。而民办本科高校应筛选理论专业知识深厚,但实践能力欠佳的人才走入企业行业挂职实践,以专业教学内容为核心,根据实践规划,在岗位实践中针对性剖析专业发展趋势,了解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实践操作能力的需求标准,并通过挂职锻炼提升自身实践指导能力,进而提高实践教学成效。民办本科高校的教师也可进入企业参与课题调研、技术攻关,或联合企业科研人员共同进行产品开发,通过双方有效沟通交流,在双方能力互补的基础上,推动校企双方人才综合化发展,进而助力民办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的科学化建设。

(三)构建激励性团队建设保障机制,提升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1.建立“双师双能型”人才培训考评与奖励机制

为逐步优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各方面能力,保障团队建设工作的持续性开展,民办本科高校需要加强激励保障机制建设[4]。必须明确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准及目标,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鼓励教师主动走进企业参与多元化、实战性锻炼,通过岗位实践助力教学实践指导内容及方式的优化,并且需要科学构建“双师双能型”人才考核与评价机制,突破传统的教师考核思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人才培养进展及成效,针对教师团队建设成果,展开客观性、全面性评价,应将实践教学指导成效考评作为综合评价的重点内容。民办本科高校还要颁布针对“双师双能型”教师待遇奖励机制,通过物质及荣誉奖励的给予,提升教师对“双师双能型”人才培养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创新“双师双能型”教师职称评聘机制与优先权享受制度

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民办本科高校需要加快“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职称评聘改革,需要对职称评聘制度进行创新优化,摒弃以往以科研成果数量作为唯一依据的职称评定机制,调整优化评聘标准,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素合理设定职称评聘条件,将教师挂职锻炼时间及取得成效、实践指导效果、技术转化成果等均纳入到职称评审的条件当中,进而增强教师参与“双师双能型”培育的自主性,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的快速实现。民办本科高校还需要出台“双师双能型”教师优先权享有机制,赋予“双师双能型”教师评优评先、成果申报、出国培训等优先权,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育奠定基石并提供保障,助力民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快速转变[5]。

(四)拓宽资金供应来源、保障团队建设经费充足配给

为确保民办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连贯性,需要以充足的建设经费供应作为保障,除了依靠学校自身筹集资金之外,还要发挥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的作用,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进而保障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育主体团队建设的质量成效。

第一,国家政府部门需要为民办本科院校的“双师双能型”人才培育,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划拨部分财政资金,确保民办本科院校运营发展资金的充足。也可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专项扶持基金,保障民办本科高校教师培训资金的及时供给。第二,民办本科高校需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与企业联合共建人才输送通道,由企业给予“双师双能型”人才培育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校企合作过程中,民办本科高校需要严格筛选合作方,选择社会、经济两方面效益兼备的企业展开合作,进而确保“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持续性与顺畅性开展。

三、结语

在民办本科高校自身定位逐步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境况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重要的工作,是教学质量提升、内涵建设能力提高、地方服务水平强化的重要保障。面对“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的紧迫形势,民办本科高校应把握教育改革现状,结合市场发展趋势,立足双师团队建设内涵探索、多元化教师引进方式开发、激励性团队建设保障机制构建、资金供应来源拓展四个方面,实现团队建设环境优化、人才培养渠道拓展、参培积极性提升、建设资金充足供给,依托完善可行的民办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建设路径,助力民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快速转型,培育出更多契合社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双师双能型双能双师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中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
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国外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对我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