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无畏的少年英雄

2023-10-09 17:56潘乐萌
课外生活(小学1-3年级) 2023年9期
关键词:刺刀王二小村口

潘乐萌

讲故事

“这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娃呢?上哪去了?”村口的二大爷望着村口山坡上的牛群心里直犯嘀咕:这又是村里哪家的娃儿,牛放到一半,贪玩去了?

“那角最宽的不就是二小家的‘撇角’么!这不是二小家的牛吗!”一边的二大娘认了出来,前家后院地吆喝着,“王二小,王二小——”

这是1942 年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间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十三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扫荡”。一年前,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敌人的炮弹落进了二小的家。在山上放牛的二小目睹自己的爹娘和家园灰飞烟灭。

从那以后,王二小喜欢去村口的山坡。这里是一片草地,碧绿的青草间开着点点小花。二小就在这片山坡上放牛。他常常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发呆。

后来,二小参加了儿童团,他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参军打鬼子,保卫家园。

1942 年9 月16 日的早上,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忽然看到一群敌人正向村子走来。二小攥紧拳头,他恨极了鬼子,心里焦急万分:村边的山沟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敌人摸进那条山沟,不仅暴露大后方,乡亲们也在劫难逃!可是现在跑回去报信,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二小突然想起来:为了保护大后方和老百姓,八路军的骑兵连就埋伏在石岭子上。只要我能把敌人们引进这个埋伏圈,那大家就得救了!想到这里,二小晃着脑袋,吹着口哨,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

“喂!你!干什么的?”不远处敌人果然注意到了二小,“你认识这里?你带路!”

“没问题!我就住在前面那个村子!对这里很熟悉!”二小爽快地答应,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只牵了“撇角”,走在最前面。

二小领着敌人在山里转圈拖延时间,狡猾的敌人起了疑心。

“你!不要耍花招!乖乖带路!”敌人拔出刺刀威胁二小。

“我……我没耍花招!你们跟我来!那……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军了!”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

敌人眯着眼,狐疑地看着二小:“你是不是在撒谎?你想骗皇军?”

二小闭着眼睛,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爱信不信,不去算了!我还不想带路呢!”

敌人没办法,只能跟在王二小后面。

直到王二小把敌人带入了包围圈,敌人才傻了眼,知道自己上当了。

“二小,快跑!”八路军一边高喊让二小离开,一边开枪打死了一个鬼子。

然而,年仅十三岁的二小没有跑过敌人。

敌人举起刺刀刺穿了王二小的胸膛。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下来,倒在山沟沟的草地上,鲜血染红了绿绿的草地。

与此同时, 八路军发起了全面进攻,一会儿工夫, 就歼灭了敌人。

乡亲们、八路军叔叔拼命地呼喊着二小的名字……

“ 撇角” 发出一声悲鸣。

二小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血染红了他最爱的大地。

唱歌曲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他哪里去了?

……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

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叙事歌曲。该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用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構的旋律来咏唱多段歌词,颂扬了一个大智大勇的放牛娃诱敌入埋伏圈并英勇牺牲的英雄事迹。歌曲虽用同一旋律反复演唱七段歌词,但因音乐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感情凄婉真挚,使人回味无穷。演唱中应根据各段词意采用不同的演唱技巧(速度、力度等)进行处理,以增强艺术感染力。

促精神

《歌唱二小放牛郎》诞生在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唱响在大江南北。正如作曲家劫夫之女李丹丹所言,它之所以能如此长久而广泛地流传至今,是因为歌曲的隽永。“这是一首‘雅曲’,旋律非常典雅,但唱出的故事是通俗的。整首歌曲都在表现善良淳朴的主题。歌曲虽然讲述的是一位小英雄牺牲的故事,但并不是在用‘刺刀’唱,而是在用‘善良’歌唱。”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沧桑和磨难的民族,在抗战时期,诞生了大量优秀的抗战歌曲。这些用血泪凝成的歌声,激发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抗战到底的决心和斗志。歌曲中的王二小并不是单一的小英雄形象,他是抗战时期无数个少年英雄的集合,是让一个时代熠熠生辉的金色符号。

猜你喜欢
刺刀王二小村口
小英雄王二小
《上下阳古村落》《杨家堂村口》
传承王二小精神 争做新时代少年——“王二小中队”风采录
村口那座山
向小英雄王二小学习
作品(五)
村口小酒馆
带刺刀的兵
带刺刀的兵
舞台剧《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