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

2023-10-10 09:44边媛媛孙永志曹轶轩王艳辉孙少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依帕司五物桂枝

边媛媛 孙永志 曹轶轩 王艳辉 孙少品

(保定市中医院内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主要由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诱发的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疼痛和麻木感,病变部位以四肢为主[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糖尿病作为一种具有老年特征的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这就造成DPN 问题逐渐突出[2]。如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该病可诱发足溃疡、感染或炭疽等,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临床对于DPN 的治疗主要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控制炎性因子表达及改善患者血管微循环。依帕司他片是DPN 常用药物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糖尿病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而DPN 则归属于中医学“痿证”“痹证”范畴[3];该病的病理机制为消渴日久而伤精耗气、经络瘀阻,继而造成肢体乏力、麻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养血活血、补气行气方,将其用以辅助治疗DPN,有标本兼治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辅助依帕司他片治疗DPN 的效果,选取2020 年9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84例DPN患者开展对比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保定市中医院2020 年9 月—2020 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7 例;年龄48~74 岁,平均(65.12±5.37)岁;糖尿病病程3~16 年,平均病程(11.15±4.18)年;空腹血糖7.85~12.10 mmol/L,平均空腹血糖(9.68±2.15)mmol/L。研究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50~75 岁,平均年龄(65.65±5.41)岁;糖尿病病程3~18 年,平均病程(12.01±4.20)年;空腹血糖7.90~11.92 mmol/L,平均空腹血糖(9.70±2.03)mmol/L。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开展经保定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4]中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5]中DPN 的诊断标准;(3)中医检查主症有肢体麻木、刺痛、灼痛;次症有气短,脘腹胀满,口渴喜饮,倦怠乏力,肌肤甲错,舌红少津或质暗有瘀斑、舌苔薄,脉弦等;(4)入组前1 个月内无酮症酸中毒、严重感染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5)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并且能配合随访,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脑血管或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2)由化学物质、感染、金属中毒或营养障碍等其他因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3)正在使用神经生长因子类药物治疗;(4)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出现新并发症;(5)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

1.3 治疗方法2 组患者入组后均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降糖药物治疗,同时配合饮食指导、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12,规格:50 mg),每次50 mg,每天3 次,于三餐前口服;连续治疗7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4 个疗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具体组方:黄芪30 g,桂枝12 g,鸡血藤30 g,当归15 g,白芍15 g,威灵仙15 g,生姜6 片,大枣9 枚。每天1 剂,加水500 mL 煎煮,大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30 min,取汁400 mL,分早晚2 次口服;连续服用7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1)观察与评估4 个疗程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6]与临床检查结果评估,即患者麻木、疼痛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踝反射恢复正常,且经神经电生理检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较治疗前增加≥5 m/s,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踝反射较治疗前改善,MCV、SCV 较治疗前增加<5 m/s 但≥1 m/s,为有效;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且踝反射、MCV、SCV 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于治疗前后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丹麦丹迪,Keypoint 9033A07 型,国械注进:20172076787)分别检测患者MCV、SCV。(3)观察与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于治疗前后分别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3 mL,3000 r/min 离心15 min(离心半径16 cm),离心后置于-20 ℃冰箱中冷藏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选用上海研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对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和SOD水平进行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连续校正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DPN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DPN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2 组DPN患者治疗前后MCV、SCV水平对比治疗前,2 组MCV、SCV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DPN患者治疗前后MCV、SCV水平对比 (± s,m/s)

表2 2组DPN患者治疗前后MCV、SCV水平对比 (± s,m/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2 42 MCV SCV治疗后43.45±3.241)38.76±3.181)5.341 0治疗前41.32±5.20 40.89±5.32 0.289 0.723治疗后48.58±3.251)44.38±3.371)4.485 0.001治疗前34.58±4.18 35.01±4.22 0.362 0.671

2.3 2组DPN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SOD水平对比治疗前,2 组IL-6、hs-CRP、TNF-α 及SOD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DPN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SOD水平对比 (± s)

表3 2组DPN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SOD水平对比 (±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2 42 IL-6/(ng/L)治疗前38.12±4.36 36.87±4.51 0.996 0.103治疗后18.91±3.561)29.36±3.851)9.964 0 hs-CRP/(mg/L)治疗前9.38±2.26 9.42±2.22 0.063 0.930治疗后5.18±1.361)7.52±1.411)5.972 0 TNF-α/(ng/L)治疗前44.50±5.81 43.94±6.03 0.334 0.675治疗后20.36±4.121)29.51±5.071)7.003 0 SOD/(mmol/L)治疗前68.59±5.46 69.08±5.61 0.313 0.718治疗后91.23±6.171)80.20±5.881)6.471 0

3 讨论

据流行病学[7]显示,DPN 作为2 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占所有并发症的47%以上。DPN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的研究认为该病发病机制复杂,患者自身免疫、氧化应激、多元醇代谢通路激活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参与DPN 的发生与发展[8]。为此,临床对于该病通常以控制血糖为基础,辅以抗炎药物治疗。

依帕司他片属于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能够对多元醇代谢途径中使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的醛糖还原酶产生可逆性的抑制作用;同时在DPN 治疗中,对改善神经纤维密度、髓鞘厚度及促进神经血流和肌醇水平恢复有一定的作用,能达到抑制炎性因子水平,减轻对患者神经功能与血管损伤的效果[9,10]。中医认为,DPN病机为阴虚血瘀、经络受阻,应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痹为原则[11]。黄芪桂枝五物汤在DPN 治疗中,能够发挥抗氧化、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本研究中,表3 结果显示,治疗后2 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IL-6、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SOD 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依帕司他片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DPN,能够增强抗炎、抗氧化效果。这一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12]相似。表2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MCV、SCV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依帕司他片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对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效果显著,与既往研究[13]一致。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方中,黄芪为君药,起到补气固表、充肌肤温分肉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认为该药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能够发挥抗氧化效果;桂枝、白芍均有镇痛解痉的作用,前者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后者则具有降糖、抗缺氧和抗炎等功效,二者共为臣药,发挥通经络、除血痹的效果[14];佐以鸡血藤、当归、威灵仙等活血化瘀药物,能够调节经脉,促使经脉畅通,改善患者微血管循环;加入生姜、大枣煎煮,则有益于调理脾胃、养血和营[15]。将上述药物联合用于DPN 治疗,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作用,起到保护患者血管内皮、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的效果。表1 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P<0.05),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辅助依帕司他片治疗DPN,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应用优势明显,这一研究与既往研究相似[16]。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与依帕司他片联合,在抗炎、抗氧化方面能够产生叠加效果,使得抑制炎性因子分泌、调节氧自由基作用加强,继而提升疗效。

综上所述,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DPN,能够起到良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对改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提升临床疗效作用明显。

猜你喜欢
依帕司五物桂枝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桂枝香
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西地那非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黄芪桂枝五物汤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疗效观察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四虫五物汤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90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