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钠溶液在闭合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中的救治效果〔1〕

2023-10-10 07:18封铭恒郭奕浩曾昭健周元君陈维维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10期
关键词:钠溶液外伤病死率

封铭恒,郭奕浩,曾昭健,周元君,陈维维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闭合性颅脑外伤是极具危害性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颅内压(ICP)增高为该病的常见并发症,亦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研究表明[2],颅内压在2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时,患者的病死率在15%左右,若颅内压超出40 mmHg,患者的病死率则在50%左右。因此及时降颅压治疗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多应用甘露醇作为渗透性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然而药物使用后病情反弹、肾毒性等不良反应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应用的关键因素。高渗钠溶液属于高渗性晶体液,理论上认为其具备脱水功能,使用后脑组织细胞外液、间液等均在渗透压作用下,流入至高渗血管当中,达到脱水目的[3],并且该药物无肾毒性等不良反应。本文分析了闭合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使用高渗钠溶液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接受治疗的闭合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60 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46.93±2.79) 岁;体质量(64.05±1.17) kg。观察组男22 例,女8 例;年龄(46.99±2.83) 岁;体质量(64.13±1.09) 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疾病发生至入院时间<6 h,且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闭合性颅脑外伤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为3~8 分;年龄在75 岁以下的成年患者;CT检查结果提示有颅内出血病变、挫裂伤病变者。

排除标准:双侧瞳孔散大时间>4 h者;合并多脏器损伤者;入院时心肺功能衰竭且有濒临死亡表现者;妊娠期女性;血钠浓度经人工干预以后仍≥160 mmol/L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20%的甘露醇治疗(经中心静脉滴注),每次1.0 g/kg,控制药物滴注时间15~30 min,每6小时治疗1 次,若患者的ICP下降至15 mmHg以下,需停止用药。观察组:给予患者3%高渗钠溶液治疗,10%高渗钠溶液+生理盐水稀释,取5.4 mL/kg高渗钠溶液,调整为3%的浓度静脉滴注,药物于30 min~1 h滴注完成,ICP下降至15 mmHg时停止治疗。两组患者均实施镇静止痛、控制血糖以及辅助通气治疗等措施。

1.4 观察指标

ICP和平均动脉压(MAP)及脑灌注压(CPP):分别于治疗前、用药后30 min和60 min持续监测,记录两组的ICP,MAP和CPP。

预后: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GCS评定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以1~5分评分法评定患者的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越高表示预后越佳。

病死率:6个月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病死率。

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治疗过程中肺炎、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以及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ICP和MAP及CPP比较

治疗前两组ICP,MAP和C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min和60 min两组IC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MAP和CPP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ICP和MAP及CPP比较 单位:mmHg

2.2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3 个月、6个月格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间的GCS评分比较 单位:分

2.3 两组伤后6 个月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伤后6 个月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近年来,闭合性颅脑外伤的发生率伴随交通事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明显提高,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之上,如何改善疾病预后为目前临床的重点研究方向。闭合性颅脑外伤指颅脑损伤位置同外界不相通,患者的硬脑膜未发生破裂,无脑脊液漏[4]。目前临床主要针对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制订系列治疗计划,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若未有效控制,可导致脑水肿加重、甚至脑疝形成等严重并发症,增加不良预后发生风险[5]。

积极控制颅内压对于闭合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的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甘露醇属于目前临床常用渗透性脱水药物,具有理想的降颅内压作用,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该药物具有一定的肾毒性,患者在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且颅内压水平于用药后可能出现反弹现象[6]。

高渗钠溶液为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药物,且该药物的降颅内压效果较好。由于高渗钠溶液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较甘露醇更低,因此其渗透性脱水效果较为理想[7]。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CP,MAP和CPP测定值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3 个月、6个月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高渗钠溶液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与改善预后方面均有积极作用。究其原因,高渗钠溶液可持续性降颅内压,将氧自由基的释放量以及Ca2+内流减少,促使血管通透性下降,改善脑组织有效灌注以及氧分压,减轻脑组织缺血以及缺氧,同时避免神经细胞功能受损,降低颅内压增高所致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8]。

猜你喜欢
钠溶液外伤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从钼酸钠溶液中选择性沉磷研究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用焦磷酸钠溶液从土壤中提取腐植酸的规律
次氯酸钠溶液清净乙炔气的实验研究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