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 祖

2023-10-11 00:09贾梦玮
意林 2023年15期
关键词:国槐根须意林

我喜欢看树,特别是古树。

我们特地去拜望的这位树祖,被称为“华夏古槐王”,在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铜城乡关河村。已是黄昏时分,我们登上半山腰,在开阔的山腰平地上,蓦然见到它——只能是它,那是祖、是王!虽然它头上没有皇冠,但那巨大的树冠一下震撼了我——皇冠是人为戴在头上的,而树冠的壮观,是从自己的身体里长出来的。它的品种是国槐,主干胸围十米多,七八个成人才能合围,树冠东西、南北宽都将近四十米,占地面积近两亩。有八大主枝,相互交缠,基围最小的也有三米,最大的近五米。躯干上还寄生着杨树、花椒、五倍子等树种以及小麦、玉米等多种植物,都是“啃老族”。

据专家考证,它的年龄是三千二百岁。

当地朋友在树祖跟前放了桌子、板凳,摆上了水果、瓜子、茶水,我们坐着看树。想当年,不知是何人栽下了你,或者只是一只鸟遗落了一颗种子,无心长成了你?三千多年来,你经历了太多的朝代更迭,多少风雨、彩虹,那都不算什么。多少暴风、雷电、地震、山火、虫害,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我就这样看着你,珍惜与你相处的短暂时光,虽然我根本没有资格跟你讨论“时光”。四周山峦逶迤,树木葱茏,山风来过,树声哼吼,贯通肺腑。懂树的朋友说,这里一定有充足的地下水源,你四处探路的根须早已与地下水源接通,至少三千多年来从未枯竭。

古树从来不是孤独的,你一定不是单个的存在。崇信还有不少古树,五百岁以上的就有好几棵,写崇信的古诗词,有不少咏叹的是古树名木。这里的树活得长,有风气、有遗传。当地朋友介绍:在离古槐王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的地方还有一棵与之年龄相仿的国槐。大家都想去看看古槐王的这位兄弟。遗憾的是我乘坐的车开反了方向,天色已晚,错过了跟它见面的机会。去看了那棵树的朋友后来告诉我:大概是在历史上受了雷击,那棵树只有半个身子还活着,活着的半个身子倒也是生机盎然。我想,千百年来,你和这位“半身不遂”的兄弟,一定有着独特的信息系统,天上、地下,想必一直互通着信息。天上有风信、地下有根须的脉冲,你们并不寂寞。

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千二百年,这样的情形似乎以后也不会改变。想象你们的未来,我有担忧,居然也有信心。

(本文入选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语文试题,文章有删减)

賈梦玮,1968年生,江苏东台人。1997年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曾在学校、机关、企业工作过。现任《钟山》杂志主编。

《意林》:您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辍学,后自修中文专科本科,最终获文学硕士学位。您能说说这段令人敬佩的故事吗?

贾梦玮:我是地道的乡下孩子,20世纪80年代,乡下的孩子要改变命运,只有考大学一条道,但我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我那时虽然已被周围的人看扁,无任何光鲜可言,但内心很骄傲:我早早成了一个自立、独立的孩子。若干年后,每当我回到自己的故乡,总有乡亲对我说:从我初中毕业至我读研离开的十多年间,我家的灯一直是村里最后熄灭的,有的村民到了后半夜起夜时也常常看到我家的灯还亮着。一灯如豆,那是我的灯。开始的几年还没通电,是煤油灯,一个晚上下来,鼻孔全是黑的。夏天,为了防蚊虫叮咬,我把双腿浸在水桶里,听蚊虫在我周围嗡叫;冬天,我裹上破棉絮,让我家的猫坐在我的腿上,互相取暖,它念它的经,我读我的圣贤书。

《意林》:您对年轻人的阅读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贾梦玮:中外文史哲的阅读仍然占去了我大部分业余时间。我发现现在不少人把阅读时间主要放在了微信上,总觉得是有问题的。对已经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用来阅读的时间本来就有限,还是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营养的阅读摄取上。有选择地读两本好的文学期刊也是必要的,因为那里面有对我们人生的最新理解和表达。

猜你喜欢
国槐根须意林
国槐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要点探讨
碎月亮
能“行走”的棕榈树
咏国槐
糯稻根的贡献
意林双周历(2017.4.1—2017.4.15)
意林双周历(11.16—11.30)
意林双周历(11.1—11.15)
意林双周历(10.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