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天梦圆处

2023-10-11 00:09极物君
意林 2023年15期
关键词:苍穹神舟空间站

极物君

千年之前,在距月牙泉27公里的莫高窟,我们的祖先在壁画上描绘了最早的飞天梦。

二十年前,在距莫高窟400多公里的酒泉,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孤身乘坐飞船,将中国国旗首次带上高空。

二十年后,神舟十六号载着三位宇航员成功飞天,与同伴会合,打破空间站在站人数纪录。

同样是在今年,C919大型客机首航成功,有人在镜头外看觉得只不过是架大飞机,却不知道航天人从1970年的“运十”,到2022年C919交付,已经等了整整52年。

这两大突破,都和一所大学息息相关。它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除了“上天”的导师桂海潮和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神舟五号总设计师戚发轫、歼十五总指挥罗阳、歼十五设计师孙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北斗卫星总指挥迟军、北斗卫星设计师王淑芳等无数航天专家,也都来自北航。

这所既是211和985,又是“国防七子”之一,还是“双一流”的高校,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筑梦之地,更是中国航天事业起飞不可或缺的存在。

沈从文曾说“大时代像筛子,很多人如沙粒般从眼里漏下去了,耐磨的沙粒会留在上面”。

在北航,这个“风大”“沙多”的地方,皆是“隐姓埋名人”,做的却都是“惊天动地事”。它或许没有其他高校那么多精彩的娱乐活动,也因理工基因少了几分艺术气息,但北航人总是在磨砺自己的道路上,朝着“飞天的梦想”前进,矢志不渝。

“被美国制裁的大学”硬气拼搏,别样浪漫

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今在轨运行的空间站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联合十六国共建的国际空间站,另一个就是中国空间站。

曾经,美国拒绝邀请中国进入国际空间站,更在国际航空会议上,指名道姓地要求中国人离开会场,认为我们不能掌握这些东西。他们带着泰国人、韩国人、日本人登上太空,却对中国人嗤之以鼻。那么,中国人决定自己玩,你不让我们加入,我们自己也能上天。钱老当年的话语仍然响彻耳边——“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吗?”

于是,2021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将3名宇航员送进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天宫。当时的总设计师便是北航人戚发轫,超过三分之一的高级技术人员,也来自北航。

“苍穹之下,浩瀚星空”,北航不只老师厉害,学生也不甘落后。

中国第一架旅客机“北京一号”、中国第一架无人机“北京五号”、打破世界纪录的“冯如三号”……北航人聚在一起,光芒由此诞生。

正因北航肩负着中国航天的责任,他们比其他人更有机会接触前沿机密。

校内到处都是飞机,楼层全按编号取名,2001年就被美国列为制裁名单第一位。“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已经成了每个北航人的心中要义。

在24小时图书馆里埋头学习的北航学子,奉行钻研与专一,避开外部诱惑,只为未来我国的航空建设筑基。

“食堂、操场、博物馆”文明其精神,强壮其体魄

“斩长鲸、缚苍龙,将赤旗插遍寰宇,让宇宙的蓝不再遥远”,不只需要智力,也需要体力。

在北航,美食,成为学子们生活之余的治愈。大江南北的美食,都集合在了北航食堂。在或酥或糯或咸或甜的风味中,感受食物的鲜味。菜色丰富,面食筋道,就连汤也看着不错,还能吃吃烤鸭和烧烤。学院路校区的小笼包、刀削面、麻辣香锅……琳琅满目,香气扑鼻。面食做到北方人都认可,还有刚出炉的蛋糕,淡淡奶香,表面还带着温热。用料丰富的夹心鸡蛋仔,可以直接用来街拍。还有可供宴请的餐厅,可以偶尔吃顿大餐。

沙河校区的干锅、米线、豆花饭,南方人也喜爱。还有猪脚面、番茄鱼、铁板烧任君挑选。

用知识武装大脑,用美食填饱肚子,还得用运动强健体魄。

走过“体锻线”的北航人,“翻墙越水”“飞檐走壁”不在话下。

这里还有国内首条蓝色跑道,它也是中国田径运动第一条蓝色跑道,寓意“志在蓝天,勇于探索”的北航精神。

在北航,你还能参观中国首个航空航天综合科技博物馆——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

不只能看到世界上仅存两架的夜间战斗机“黑寡妇”,还有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二战波-2轰炸机等多种机型。

你永远不知道是谁,会在这里放飞梦想。

“做最硬的一粒沙”不忘凌云志,终可登苍穹

北航教授、导师桂海潮升空后,邻居是这样回忆他的——

每天黄昏吃饭的时候,都会听到他在大声朗读背诵。小时候贪玩,经常被老爸揪着去看他学习。

生于大山的桂海潮,想要走出大山,哪个方向都不是坦途。但他放弃了清北,来到了北航,只为儿时的梦想。

随着神舟十六号升空,实现的不仅仅是他一個人的梦,也是全体北航人的梦,是全体航天工作者的梦,也是全体中国人的梦。

神舟十六号升空那天,5月30日,正是国家科技工作者日。

一路走来,参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又岂止北航一所高校?全国各地的航天人,同气连枝,为同一个梦想奔赴,成了时代筛子下,最顽强的沙粒。

他们走了很长的路,也坚持得够久,许多无名无姓的航天人在身后,才让飞天的愿景不再遥不可及。

每一次航天任务,我们都叫作“出征”,因为这是一趟不容易的征程,它也需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每一次航天任务,能被看到的仍然是少数,因为背后为这件事努力的人太多太多了。

在酒泉发射中心,没有南方的四季湿润和绿树绵延,只有无尽的沙地。在训练基地,也没有声色犬马、灯红酒绿,枯燥甚至有点“土”的生活占据了大部分。航天人有的,只是对中国在国际上历经封锁的不甘,以及对浩渺苍穹的向往。

时代的筛子一直在过滤流沙,但我们可以选择做最硬的一粒沙。

每个航天人都相信,“人类的勇气与坚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他们也如此践行。正如北航的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纵千般艰难,吾辈以此为梦;任万里高空,必将直骋苍穹。

猜你喜欢
苍穹神舟空间站
空间站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自制空间站模型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空间站日记
27马赫,刺破苍穹
钢铁苍穹
飞越苍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