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3-10-12 20:30王美娟
关键词:表象直观图形

王美娟

(福建省福清市元载小学)

基于数学课程标准可知,空间观念具体体现为可以经由现实中物体的形状联想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可以由几何图形联想出相应的现实物体。学生在实际开展数学学习操作时,理应利用几何体及其三视图进行图和图之间的相互转换,开展直观的思考。因此,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几何直观能力概述

几何直观能力对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对学生进行几何直观能力培养,即引导学生学会直接感知,可经由具体化的图形或者模型,将相应几何或者其他数学问题形象、生动地表述出来,基于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方式,针对所构想的结果开展表象操作,最终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几何直观能力不仅包括洞察力、空间想象力,也包括利用图形语言探究及思索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这种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对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发展也存在积极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策略

几何直观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在实际开展各环节数学教学操作时,应注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经由数形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将针对相关的有效培养策略进行详细论述。

(一)提升学生抽象事物具体化的能力

几何知识应用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十分重要,几何知识教学也关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其记忆知识、发展身心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对其开展有效的思维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有助于引导学生对相关概念展开表象构建操作,促使其更好地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和内容,加深学习印象,积累学习经验。

(二)提升教学针对性,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提升

1.数与代数中的几何直观能力培养

(1)直观感知,提升学生概念理解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是形象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多种形式的直观表象和课本中抽象的数学概念加以合理融合,利用图形将理解难度较大的抽象概念转换为可直接探究和理解的数学知识,对引导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相应概念存在积极影响。

(2)直观推理,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难以对数学中较为烦琐的数量关系进行有效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较为优良的几何直观推理能力,促使其经由形象化的图形简化数量关系,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及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利用几何直观帮助探究和分析问题的习惯和意识,引导其掌握基于图形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提升存在积极影响。基于此,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适合的画图策略的习惯,促使其利用直观推理的方式,开展相应的对比、分析及想象等操作,最终探究到各数量间的关系,有效解决问题。

2.图形与几何中的几何直观能力培养

“缺少图形即缺少思考”,主要指没有图形的参与便无法开展有效的思考,基于此,需要利用直观化的物体或者教辅工具,帮助学生正确、高效地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概念,促使其在脑海中构建起完善的空间几何模型。针对“图形与几何”模块相关的教学来讲,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图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观察、对比、整合的探究活动中,促使学生可以了解各种相关的几何图形概念,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升。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便可以应用生活中的一些学生常接触的工具,要求学生在课程开始以前,观察周边一些常见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等。同时,可以将一些方便携带的工具带到课堂,这些工具不仅可以当作教辅工具,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实践。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相应物体的方式,了解此类物体的特点,随后,促使学生利用数学语言对相应特点加以描述,在脑海中构建物体特征表象,引导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开展对比操作,进而探寻到同一种立体图形的主要特点。此时,教师再将相应图形的立体模型图呈现于学生眼前,对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存在积极影响。具体而言,利用数学语言将自身对相应工具特点的感知描述出来,构建表象。随后,经由对比分析的方式,探寻出长方体、正方体的具体特点,达到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小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操作,可取得的效果较为优良,积极探究和创新出多种合理手段,促进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提升,引导学生掌握抽象知识具体化的方法,促使其经由几何观察,逐渐养成优良的自主分析及解决问题的习惯,对提升学生数学成绩,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存在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表象直观图形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分图形
找图形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