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体会

2023-10-12 21:37侯振华
中学政史地 2023年6期
关键词:洋流布局情境

侯振华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

所谓项目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并且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一般会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一、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无论在哪一个学习阶段,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都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学生会觉得地理知识枯燥、无聊、难学,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好激发学生兴趣的工作。在项目式学习下,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元素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情境的感染性培养学生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课程开始阶段就对地理学习产生一定的期待感,以保证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后续知识的学习。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海水的运动》的教学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了解海水运动的形式,掌握洋流的性质分类,明确洋流的影响因素;能够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等等。对此,在本节课开始阶段,为了让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从课堂开始便创设了教学情境。首先,教师播放了关于海洋在不同情况下的状态的视频,如微风状态下的海洋、飓风状态下的海洋。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微风下的海洋给人一种风和日丽的感觉,而在飓风状态下的海洋则给人一种翻天覆地、天地变化之感。由此,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思考问题:海浪是通过哪种外力形成的?风与海浪之间存在怎样的紧密关系?如果海浪的能量超过一定范围会发生什么现象?

通过视频场景的呈现与问题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除了可以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从而保证项目式学习法可以在教学中高效地运用。在地理学习中,有许多内容需要学生独立探究或与同学们开展合作探究。在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运用,一方面要确保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实践探究活动,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可以实现知识的掌握及相关技能的获得。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基于此,为了让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有深刻的认识,实现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教师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调查活动。在合作调查中,学生需要自主完成调查,并将调查过程与结果以报告的形式进行呈现,为后续的汇报做准备。在调查中,学生根据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设计,主要分为几个步骤:一是搜集资料,确定交通运输布局的对比年份;二是根据对比年份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情况、交通布局情况;三是对比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四是调查总结。

通过这样一套调查设计,可以让学生的合作有的放矢地进行,既保证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和掌握,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实现了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要求。

总之,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运用项目式学习法时,教师应立足学生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为目标,了解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地理教学进行及时调整,从而保证项目式学习法的高效运用,以及实现对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洋流布局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生生不息”的海洋循环运动——洋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一类洋流运动方程的显示行波解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VR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