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作为文艺复兴代表作的美学价值研究

2023-10-12 13:00郭丽娜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文艺复兴蒙娜丽莎芬奇

郭丽娜

[关键词]《蒙娜丽莎》;达·芬奇;文艺复兴

一、画家生平

(一)达·芬奇的成长经历

达·芬奇于1452年4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西部山区。他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律师,母亲是一个农民。由于他是非婚生子,所以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为列奥纳多,意为“来自阿德里亚海的儿子”。在很小的时候,达·芬奇就展现出了对艺术和创造的兴趣,以及绘画方面的天赋。据说他喜欢观察自然界和动物,并经常在农田和河边寻找灵感。达·芬奇在佛罗伦萨的一个艺术工作室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成为著名艺术家安德烈亚·德尔·维罗基奥的学生。在维罗基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学习了绘画、雕塑和其他艺术技巧。他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技艺,并迅速展示出了天赋和创造力。达·芬奇在维罗基奥工作室的时间不是很长,因为他的才华很快就超越了导师的水平。

随后,达·芬奇在不同的城市中旅行,继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艺术技巧。他在米兰、威尼斯和罗马等地工作,并与当时一些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和学者交流。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创作许多著名的绘画作品,如《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后来他又闯荡于米兰、罗马,最终留在法国。1519年,达·芬奇在法国逝世,享年67岁。

(二)才华横溢的达·芬奇

达·芬奇以其多领域的才华而闻名于世。他的才能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解剖学、数学、工程学和发明等多个领域。

在绘画方面,达·芬奇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以其技巧、细节和逼真性而受到广泛赞赏。他运用了独特的光影效果和透视法,为作品赋予了深度和现实感。达·芬奇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是《蒙娜丽莎》,这幅作品展现了达·芬奇精湛的技艺和对人物表情的细腻描绘。此外,《最后的晚餐》也是他另一件备受称赞的杰作。

除了绘画,达·芬奇还在雕塑领域展现出出色的才能。他设计并创作了一些独特的雕塑作品,虽然其中大部分只存在于他的草图和计划中,但这些作品显示了他对人体比例和动态的深入理解。

达·芬奇还在工程学和发明方面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对机械工程和飞行器设计的研究使他能够创造出许多前卫的设想和设计,包括蓄能弩、直升机和潜水艇等。他的工程设计充满了创新和想象力,为后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许多启发。此外,达·芬奇在解剖学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他通过详细的解剖研究,准确地描绘了人体的结构和肌肉系统,这些解剖图对后来的艺术家和医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说,达·芬奇的才华横跨了艺术、科学和工程等多个领域。他的创造力、求知欲和对细节的关注使他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多才多艺的天才。

二、作画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背景

《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这幅画的创作起始于约1503年,直到达·芬奇去世于1519年,其间他对画作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创作时间跨度很久。在艺术史上,它的创作时间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思潮相重合。文艺复兴时期是14—17世纪兴起的一场文化和艺术运动,意味着“再生”或“复兴”。人文主义者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权,颂扬自然界的美丽,宣扬人性。这个时期以对古希腊和罗马艺术、文化和哲学的研究和追求为特征,也强调人文主义思想和个人才能的重要性。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意大利,尤其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达到了巅峰。佛罗伦萨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和文化中心,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学者和贵族,这个时期的艺术家追求对自然界的准确观察和再现,并研究透视、解剖学和光影效果等技巧,以实现更真实的艺术表现。达·芬奇作为这个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在科学、工程、解剖学和绘画等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创作思想和技巧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潮和艺术发展的影响。并且他所画的《蒙娜丽莎》充分地体现了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发展意义。

(二)个人创作背景

达·芬奇一直都是一位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理解的艺术家,且有独立的创新意识,尤其是他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与画面内容的设计上,比如他为什么选择一位女性成为《蒙娜丽莎》主角,很可能是沉迷于解剖学和生物学的偶然选择。并且《蒙娜丽莎》并不是达·芬奇的第一幅以女性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在他流传下来的油画作品中,以女性为题材的创作分为普通女性和圣母神像。普通的女性肖像画,例如《戴珍珠头饰的夫人像》《抱银鼠的女子》等,均是为有地位的伯爵夫人或其他有名望的女性所作,画面单调,背景基本都是黑色,只凸显画中女性的样貌,画中女性表情淡漠疏离,不显亲切。以圣母神像为题材则一般画面人物较多,圣母旁围绕圣子,圣母神情温和、画面温馨,洋溢着母爱的气息。由此可见,女性题材是达·芬奇创作生涯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主题,使他有机会创作出了《蒙娜丽莎》这一著名的画作。这幅画作成为达·芬奇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画作。

三、名画解析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于1503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这幅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一)画面内容

《蒙娜麗莎》的主体人物是莉莉亚·德尔吉奥康多,她是佛罗伦萨的世俗领袖弗朗切斯科·德尔吉奥康多的妻子。这幅画是一幅半身肖像画,画面主要描绘了穿着一件黑色的连衣裙的女性形象,其有着微笑的面容,头部略微侧转,形态典雅恬静、端庄大方,后面的背景与画面主体人物和谐相容。

这幅画显示出一种具有神性的温柔力量,其中的女性形象透露出一种温和淡然的母性气质,有人说是因为达·芬奇平时还会画圣母形象,所以是无心之举,但也有人认为有可能是达·芬奇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有心之作。在笔者看来,这绝不可能是一件无意为之的作品。《蒙娜丽莎》一画中,人物表情柔和、嘴角含笑,没有突兀的边界和死板的轮廓线,在人物与背景之间也有着轻柔的过渡,在光影的处理上用较弱的对比,使得画面整体呈现出一种柔和、朦胧之感。达·芬奇以他的精湛技巧和画家天赋创作了《蒙娜丽莎》,他使用了细腻的油画技法和透视效果,营造出深度和立体感。他运用了柔和的光线和色彩过渡,赋予了莉莉亚面部的肌肤以自然而细致的表现。这一画作的女性形象体现了达·芬奇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和人文主义审美。它真实地传递了画家对新的艺术创作模式的大胆探索,在那个历史时代将他的艺术理念实践出来又传递了出去,推动了艺术史和艺术思潮的进步与发展。

(二)画面构图与轮廓线

在构图上,达·芬奇在《蒙娜丽莎》这幅画中选择了和以往的肖像画不同的角度,整个绘画的角度是稍微有点仰视,并且为了画面高尚稳重而选择了呈金字塔形的构图,从而使画面中的人物显得端庄、稳重。

而《蒙娜丽莎》的轮廓线画法是达·芬奇在这幅作品中使用的一种绘画技巧。在《蒙娜丽莎》中,达·芬奇使用了渐变的线条来描绘蒙娜丽莎的面部轮廓,他运用了从粗到细、从深到浅、长而连续的线条,以在描绘轮廓时产生渐变效果,这种渐变线条的运用使得轮廓线条显得柔和自然,增强了蒙娜丽莎面部的立体感,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这种线条的运用赋予了画作一种优雅和动感,并且将莉莉亚的面部与周围的环境和背景融合在一起,增加了画作的真实感和细腻度。

通过这些轮廓线画法的运用,达·芬奇创造了一种流动而立体的效果,使蒙娜丽莎的形象更加生动和吸引人,这种独特的线条处理是《蒙娜丽莎》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达·芬奇艺术风格的典型表现之一。

(三)主体人物的手

蒙娜丽莎的手在整幅画作中与她微笑的面容一起构成了画面的重要元素,展现出了蒙娜丽莎的端庄和富商妻子的身份与地位。

蒙娜丽莎的手臂与身体成一定角度,轻轻地放在腰部附近,她的手掌朝内,与观众的视线形成对称。其手部姿态相对简洁而优雅,手指轻轻地抵触在腰部附近,没有过多地张开或握拳,呈现出一种轻盈的状态。而且达·芬奇对手部的细节处理非常精细,他准确地描绘了手指之间的空隙和指甲的形状,并通过巧妙的光影处理,达·芬奇将光线投射在蒙娜丽莎的手上,使其产生明暗对比,这些细节和光影效果赋予了手部真实感和立体感,让观者不得不惊叹达·芬奇高超的画技与其敏锐洞察的能力。

(四)微笑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这幅画作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这种神秘而迷人的表情,使得观者无法完全捉摸她的内心想法,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轻柔而含蓄的,却又似乎透露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它柔和而温暖,却又好像有几分忧伤甚至讥诮、轻视;它是一瞬间的微笑,却又像是一个永恒的微笑,就是这种互相矛盾的碰撞让人感觉到无比的神秘,令人惊喜与震撼。另外一位学者在研究《蒙娜丽莎》时指出:“表现人的笑容主要在眼角与嘴角上,可达·芬奇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限,令人捉摸不定。”

蒙娜丽莎微笑的表现方式使得这幅画作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同时也与观者建立了视线上的互动,她的目光直视观者,似乎在与观者进行私密的对话,使得观者感觉自己与画中的人物产生了某种联系。就是这个微笑引发了无数观者的猜测和解读,成为《蒙娜丽莎》的一大魅力所在。

(五)眉毛

如果《蒙娜丽莎》最神秘的是她那令人捉摸不透的微笑,那最可疑的就是她那“丢失”的眉毛。由于《蒙娜丽莎》是一幅千百年来备受瞩目的艺术作品,所以也有很多关于蒙娜丽莎眉毛的讨论和猜测,有些人认为眉毛可能在时间的流逝中已经模糊或消失,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达·芬奇刻意省略了眉毛的描绘,以强调蒙娜丽莎的神秘和超凡的氛围。

实际上,蒙娜丽莎的画像中是有眉毛的,她的眉毛可能没有明确且浓密的描绘,但在画作中可以看到一些轻微的线条和阴影,用以表示眉毛的存在,而且因为多次清洁表面以及轻微褪色,蒙娜丽莎的眉毛和睫毛逐渐模糊,颜色也与肤色越来越相近了。达·芬奇的其他作品也有一些褪色,这与当时的绘画材料可能也有关系。

在笔者看来,蒙娜丽莎那“丢失”的眉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广额、薄眉甚至无眉,一些女性会修剪或刮掉自己的眉毛,因为这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和美丽的象征,由于蒙娜丽莎的主角莉莉亚是富商的妻子,更会受到当时时尚审美潮流的影响,所以她没有眉毛。在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中,女性的眉毛被留空或是非常细小,著名艺术家拉斐尔所画的《草地上的圣母》便是如此。因此,这很有可能是那时的流行风格,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潮流。而且在《蒙娜丽莎》中,达·芬奇可能有意选择留白莉莉亚的眉毛,以突出她的微笑和面部表情,使观者更加专注于她的眼神和微笑,而不会被眉毛分散注意力。

(六)画面背景与画面比例

《蒙娜丽莎》的背景中没有特别明确描绘具体的元素或场景,精通透视学的达·芬奇给蒙娜丽莎创造了透视不一致的背景,并以混合的色调和柔和的过渡将背景保持在模糊和抽象的状态,没有特别明确的细节或图像,营造出一种神秘、抽象的氛围。这样的处理使得蒙娜丽莎的形象更加突出,将观者的注意力完全聚焦在她的面部和表情上,为观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使他们能够自由地解读和感受蒙娜丽莎的形象,而且增強了画作的神秘和艺术氛围,更好地体现了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

《蒙娜丽莎》的整个画面虽然看起来像是一副普通的女性形象肖像作品,但实则画面的比例都是按照黄金比例完成的,也就是众所周知的1:1.618,例如她的面部、人物主体与画面的比例等。因为这个完美的最佳比例运用在该幅画中,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在微笑,而且笑得是那么的完美,令无数人着迷。

四、结语

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用时长达四年之久,后面又多次修改,通过这幅作品可以了解到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观念和理论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达·芬奇不只是用高超的技法完成了这幅旷世奇作,更是在人文精神上有所追求,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观,追求真实的视角和表现方式,并蕴含着神秘主义和象征性的元素。《蒙娜丽莎》能够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杰作之一,展示了当时艺术家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和表达,代表了当时艺术家对个体人类形象的关注、对科学观察的态度,以及对创新和探索的追求,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了艺术走向客观现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文艺复兴蒙娜丽莎芬奇
可爱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和《蒙娜丽莎》
达·芬奇 下
蒙娜丽莎说
达·芬奇睡眠法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