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影响

2023-10-12 02:38乔祉景
经营者 2023年8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产客户

乔祉景/文

当前,资产托管业务逐渐发展成熟。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也需要寻求全新的发展模式,以有效维护交易资金的安全。在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发展格局多元化的倾向,客户群体逐渐拓展,为银行业深入资本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受到的影响,分析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后续商业银行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有效调整自身资产托管业务体系提供参考。

互联网金融概述

特征

从广义层面看,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全面体现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的全新的金融市场形式。狭义层面的互联网金融则是在货币信用化流通的基础上,为实现金融市场发展的目的,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各种金融行为。互联网金融完全摒弃了传统金融发展的媒体介质,并且对各个金融参与主体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需要以平等、开放的姿态开展金融交易和其他工作。

常见的表现形式

P2P金融

如今,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发展,传统的二八定律也逐渐被长尾定律所取代,一些边界之外的、极低水平的资金逐渐被聚集起来,形成较大的规模,资金聚集在百度理财、余额宝等P2P金融方面有着十分亮眼的表现。P2P金融需要借贷者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发布自己所需的贷款数量,同时明确提出借款之后的还款金额、利息和还款方式,放款人则结合借款人发布的相关信息加以考虑,决定出借的金额,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自主办理借贷所需的相关手续,完成金融借贷。

互联网货币

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互联网货币能自主调整发行量,有效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并且市场的币值也能基本保持稳定。如今,互联网金融保持快速发展的状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无法进行客观的预测,未来的某一种软件或者算法都有可能自动衍生互联网金融货币。在这种情况下,央行的货币政策会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持续调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体系的快速发展,央行不会对货币政策进行数量和价格方面的行政管控,而是需要承担社会总风险控制的职责。

大数据应用

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事务要想有效实施,必须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基于大数据形成的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而人工判断的效率和工作质量无法达到既定的目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搜集各种行为数据和生成风险定价所需的基本原理,并且定价不需要以财务报表的结果分析为基础。在市场定价的环节中,大数据对保险业的车险定价方法、费率确定方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以数据准确分析为基础形成的定价,精准度明显高过由财务报表分析得来的数据。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拓宽资产托管业务市场

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中,受投资基金门槛和专业方面的限制,绝大部分小客户的投资需求并未得到全面满足,多元化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资产托管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诞生于2013年初的互联网金融代表产品余额宝使国内的货币基金市场得以彻底转变,资产托管行业受到明显影响。余额宝全面应用互联网上的长尾理论,使小客户之间的资金分配方式逐渐创新。这种分散化的资金进入余额宝之后,便可以在货币市场上享受较高的利率,且整体操作较为方便,对日常的消费付款也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有较强的吸引力。

互联网金融促进托管新产品研发

创新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明显特征,金融行业随着国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处于持续变化的状态。商业银行必须以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作为学习出发点,不断拓展产品。如今,我国商业银行逐渐摒弃了以网点为基础的传统发展模式,对网上银行服务发展给予一定的关注。绝大部分企业都可以借助网上银行付款,在为客户带来良好使用体验的同时,使社会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商业银行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服务,淘宝和京东这类购物APP是基于银行的电子商务平台。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在客户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平台上匹配卖家和消费者,并从中获取相应的利润,留住客户群体。互联网金融也对资产管理模型不断进行创新,可以在挖掘数据的前提下,分析客户信用,储存大量客户数据。例如,支付宝的花呗、京东的白条以及微信的微粒贷能根据客户的信誉提供不同的信用额度。P2P投资和贷款平台的稳定发展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托管业务提供了全新的发展视角,助推了多元产品的研发。

互联网金融给托管业务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资产托管业务实际上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次生业务,意味着传统的资产托管业务和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之间有密切联系。在与互联网金融竞争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监管条件相对互联网发展变得越发严格,这意味着资产管理业务的流程逐渐被压缩,商业银行对网点及员工的依赖度逐渐下降,服务效率有所提升,运营成本明显降低。商业银行通过直销银行的开发,在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营销成本的同时,使客户获得服务的成本投入明显下降。直销银行能为客户群体提供存款、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其中又以资产管理产品和服务为主,资产管理业务的增长也使商业银行的资产托管业务得到了全新的发展。

此外,在国内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客户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选择自己需要的金融产品,银行已经不再是客户获取金融服务的唯一选择。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商业银行依赖品牌和声誉吸引客户,但当前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且在投资品流动性、操作界面等方面的优势明显,能有效满足长尾客户的真实需求,互联网的资产托管产品能弥补银行产品的不足,商业银行逐渐出现资金转移现象。

互联网金融与资产托管业务融合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促进了互联网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结合。传统的金融机构已经成立互联网部门或对应的公司,建立了专属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能有机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具体包括证券交易、金融信息服务和托管服务,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正在实现深层的融合,商业银行、证券和基金公司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进一步拓宽原有的资产托管产品渠道。全新的金融机构以互联网思维运营,覆盖了金融部门的全链条,可以有效整合各种金融服务场景的需求,以便在精准的定位和管理金融产品的前提下,通过多元化的服务激活资产托管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发展对策

注重人才的数字化培养,提升运营和营销能力

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技术。简单而言,商业银行可以借助内部薪资的提高及工作环境的改善,增强自身对外界资产托管业务专业人才的吸引力,这类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商业银行需要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资产托管业务培训,传授相应的资产托管业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巧,确保相关人员能深刻理解数字化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结合商业银行已有的资产托管业务体系逐步增强自身运营和营销能力。

注重托管系统的数字化建设,提升系统的自动化处理能力

我国资产托管行业的系统研发水平较低,且缺乏全方位了解托管业务的业务人员,导致资产托管业务水平始终未得到明显提升。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数据分析方面有明显的人员和技术优势,并且系统研发人员会在某一个范围内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体系的综合能力提升提供了经验。今后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关注托管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系统开发部门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在采购各种现代化硬件设施的同时,与国内知名的软件企业合作,开发对应的系统,确保商业银行可以结合数字化托管系统开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托管产品,同时增强自身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此外,商业银行需要综合利用互联网工具,在开发对应互联网平台的前提下,有效了解客户的需求,针对性开发托管业务系统功能模块,确保商业银行的资产托管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数据化与营销模式的融合,变革营销方式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体系及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今,我国绝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资产托管业务体系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商业银行需要综合利用行内已有的大数据平台深刻发掘客户需求,为后续的精准营销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最终建立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覆盖线上线下的一体化资产托管业务营销体系。除了传统的线下营销渠道以外,商业银行需要综合考虑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及新常态下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以提高服务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水平,全方位调动各级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资产托管业务的营销模式科学合理。

坚持创新理念,持续探索发展新动力

资产市场处于快速变化的状态,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需要综合考虑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精准判断自身的发展机遇,始终坚持创新理念。商业银行需要基于我国政府部门提出的各种政策和国内的基金企业合作,进一步拓展跨境投资类型的基金托管业务。此外,商业银行需要在顺应大资管领域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拓展FOF类型的基金托管业务,凭借自身在托管信息积累方面的优势,为客户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商业银行也需要科学布局境外的主权基金,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商业银行需要和政府监管部门深入合作,在存量房交易、法院执行款方面实施托管业务嵌套,不断拓展这类资金托管业务体系。

合规经营,强化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的资产托管业务发展,需要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风险管理工作力度。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强化制度方面的建设,为资产托管业务产品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配合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以及系统智能结合人工辅助,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的效果。商业银行需要建设信息的动态化监控平台,真正实现市场数据和内部数据的实时沟通及交互,保障相关人员全面把握银行的资产托管情况,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质量及服务水平。

发展资产托管业务是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下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的有效方法,要在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始终坚持创新理念,结合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创新产品及业务体系,配合数字化托管体系及培养专业人才,逐步实现营销工作模式的数字化发展,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风险管理工作的强化为后续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资产客户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