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研究

2023-10-13 21:40邢莉莉刘彦彦王月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师德师范生立德

邢莉莉 刘彦彦 王月

摘   要:师德养成教育是地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核心路径。当前,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文化氛围不突出、实践形式不丰富、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地方高校要积极探索课程养德、文化润德、活动践德、评价促德的新路径,以提升师范生师德素养和职业形象。

关键词:立德树人;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27-0011-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地方师范院校肩负着培育未来教师的使命,必须把养成师范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放在突出位置。这既是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教师职业形象的关键任务。师德养成教育是地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核心路径。本文基于立德树人的背景,结合地方高校师范生培养实际,阐释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剖析当前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新路径。

一、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解析

(一)师德教育层次包括大德、公德、私德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明确三个不同层面的道德,处理好与国家、社会、自我的关系。大德、公德、私德分别赋予了教师所立之德的时代内涵,成为师德之魂、师德之本、师德之基。

(二)师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与德育能力

随着人们对师德认识的不断发展,师德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师德不仅包括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立德”与“成己”,还包括教师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树人”与“成人”。师德涵盖了教师职业道德及德育能力两方面,前者的主体是教师,后者的受体是学生。由此可见,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除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外,还涉及师范生德育能力的培养。

(三)师德养成包括外部教育和内部生成

道德养成是一个外部教育和内部生成共同作用的过程,既要接受系统的外部培养,又要从内部主动生成。师范生通过一系列的师德教育活动,增强道德意识、学习师德理论和规范,并在师德实践中提高道德素质和学术修养。这是师范生通过外部施加影响,养成师德规范的过程,也是师范生内化品质,形成道德人格的过程。

二、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问题

通过文献研究及对河北省五所地方高校的实际调研发现,地方高校比较重视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师范生对师德具有较好的认知。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具体表现在:一是思想政治类课程与师范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思政课大多从学科出发,存在多个专业大班授课情况,对具体师范专业培养的针对性不足,教师很难将思政课内容与具体师范专业相结合。二是缺乏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目前,地方高校依然遵循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设置。有些高校虽设置了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但有的是必修课,有的是选修课,不能覆盖全体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课程支撑不足。三是专业课未能充分融入师德元素。地方高校均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但依然存在一些专业课改革缓慢,思政元素融入不足,缺乏师德融入或师德教育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

(二)文化氛围不突出

文化环境在师德养成教育中非常重要,是师范生涵养职业信念、教育情怀、道德观、价值观的隐性课程。然而现代师范院校崇尚综合化,淡化师范性,造成了校园文化中教师教育文化氛围淡薄,师德养成教育弱化。调研得知,地方高校正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区域文化积极寻求综合文化体系构建,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目前,地方高校校园文化还存在系统性不强,师范特色不明显,为师范生营造的师德文化氛围不突出等问题。

(三)实践形式不丰富

在现实中,师德作为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和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较大疏离,致使师范生的师德认识仅停留于表面,难以体味蕴含在其中的精神,抑制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研发现,河北省地方高校陆续增设了师德实践课程或在教育实践中加入了师德教育内容,但师德实践活动的形式仍不够丰富。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多以一般性社会性调查和志愿服務为主,第二课堂多以学生社团、艺术、娱乐活动为主,涉及师德师风的调研及比赛活动较少。

(四)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评价指标和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结果激励功能不足,学生主动性降低。虽然有些地方高校探索了“双导师”多元评价,尝试构建了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在评价方式上,大多采用定量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对师德养成教育过程的参与程度和师德行为的过程性考核”。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过程缺乏全程有意义的记录和评价,会影响师范生师德养成的产出效果。

三、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课程养德:抓好课堂主渠道

地方高校要构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课程体系以有力支撑师范生“践行师德”的毕业要求,要抓好思政课、师德课、专业课三类课堂主渠道。首先,强化思政课改革。要更新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将师德师风融入课程内容,突出师范生的特点,使思政课服务于师范生师德培养。其次,突出师德课地位。地方高校应统一设置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且为必修课以覆盖全体师范生,并根据具体专业调整师德内容,支撑“师德规范”“教育情怀”指标点。最后,促进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要将师德融入专业课的全过程,重新完善教学目标和内容,突出师范生师德规范的养成及教育情怀的塑造,引导师范生在学习知识及锤炼技能的同时强化师德体验,提升德育能力。

(二)文化润德:融合文化新特色

地方高校要为师范生营造良好的师德养成文化,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将地域文化融入师德养成过程,积极打造校园特色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创新融合。首先,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不但可以弥补师德养成教育的短板,而且有利于培养师德情感,促使师范生在人生价值上认同教师职业,坚定教师职业理想,实现知行统一。其次,借助地域文化培育师德。地方高校应紧密结合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等,积极从事区域文化研究和传承发展,将区域文化融入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中,加强师范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中提升师范生文化素养。最后,打造校园特色文化浸润师德。地方高校要提出师范特色,营造浓郁的师德养成氛围,培育校园特色文化品牌活动,通过校园建筑、场馆资源、文化长廊、宣传标语等表达育人理念,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融入师德文化。

(三)活动践德:丰富实践多通道

师范生只有通过各类实践活动,经历多次“师德自证”的过程,才能真正主动内化,形成正向的师德意识和行为。地方高校要重视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拓展师范生多通道实践。首先,在教育实践中突出师德体验。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环节要突出师德体验的实践内容,让师范生聆听优秀一线教师的先进事迹,感受教师成长的历程,体验一线教学师德全景,强化师范生的职业认知和从教意愿。其次,面向教育事业发展开展社会实践。在三下乡、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可以让师范生结合自身专业服务乡村教育,优选教育类调研主题,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师范生的教育责任和服务意识。最后,以促进师范生师德品格和职业素养为核心创设拓展类实践活动。地方高校要针对师范生师德养成更新拓展类实践活动,除传统的艺体活动外,还可以举办教师技能训练、教学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名师讲堂等实践活动,帮助师范生践行师德,提升能力。

(四)评价促德:创新档案重全程

针对当前师范生师德评价轻视过程、机制不畅等问题,地方高校需要优化组织管理,将师范生参与师德教育的情况与评优评先相结合,建立师德养成档案制度,重视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全过程。地方高校要积极建立师德养成教育评价制度,优化组织管理,提升实施质量,形成有效顺畅的评价机制。首先,解决“谁评价”的问题,将专业指导教师、一线指导教师、学生、同伴及管理者均纳入评价主体,确保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其次,解决“评什么”的问题,构建系统、可操作性强的师德养成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评价标准,从理想信念、师德规范、教育情怀、个人品质、能力素养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最后,解决“怎么评”的问题,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创新全过程考评记录方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叙事表+成绩单”的全过程材料,形成阶梯式成长档案袋,记录和评价师范生师德养成效果,让师范生认识自身不足,不断自我监督,内化师德修养,激发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王婧馨,康秀云.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1,(10):71~76.

[2]劉梦华,高文涛.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内涵、意义与实施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25(05):39~43.

[3]裴晓涛.新时代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路径探究[J].教育导刊,2018,(07):74~77.

[4]王   强.从缺失到超越:新时代师范生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07):20~23.

[5]赵秋爽.新时代下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路径探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9):99~102.

[6]张   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03):54~59.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资助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20305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师德师范生立德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