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毛竹四季笋高效栽培技术

2023-10-13 07:22陈等法李伟建
江西农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母竹竹鞭毛竹

陈等法,李伟建

(浙江省缙云县括苍山林场,浙江 缙云 321404)

1 毛竹林地址选择

竹笋在采摘结束后需要立即装箱运输,避免影响竹笋的水分与口感,而竹笋的采摘工作只能靠人工,因此,为了提高竹笋的经济效益,毛竹四季笋在栽培之前的选址工作需要着重考虑交通便利这一条件。将山脚处改造成毛竹四季笋的栽培林需要完善周边的基础设施,提前检测山脚处土壤质量,要求土壤环境温润、排水情况良好,栽培的过程中运用浅栽高培土的方式,可以保障毛竹母竹的生长。

从各地采购来的毛竹母竹需要与当地气候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相适应,所以在毛竹生长地址选定之后需要进行毛竹栽培实验,以选择出最适宜在浙江省境内生长的毛竹。当地技术人员应定期观察毛竹的生长过程,实验结束后,察看是否达到正常竹笋产量。如果实验数据达到规划要求,可将竹林地划片承包给村民,并对村民进行毛竹四季笋栽培技术的培训与知识讲解,要求村民定期进行竹林生长维护,避免因村民的毛竹栽培技术不成熟造成毛竹死亡[1]。

竹林地址选择需要避免对山脚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尽量选择原本的植被主要为竹子的区域,以提高毛竹栽培的适应性。根据选址地的特点进行山腰区域的治理,例如增加山腰区域绿化覆盖面积,降低台风天强降雨带来的安全风险。

2 竹林结构布置

为了提高竹笋的产量,应结合土壤环境质量以及阳光的照射条件适当提高毛竹林的密度,生长过程中应使用适量的肥料,降低对土壤内有机物质的损害。毛竹母竹的密度应保持在2400 ~ 2700 株/hm2左右,母竹保持年轻化是保障竹笋质量以及产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可以按照母竹的生长周期,在母竹生长的第七年冬天砍掉母竹,栽植新母竹,在这个过程中,将成长期的母竹数量与新母竹的栽植数量保持在合理的比例内,以保障竹林合理的年龄结构[2]。

竹笋在生长发育期间的养分供给主要取决于母竹的生长质量,因此,要将母竹的留养质量以及老竹的更新效率进行结合,保障竹林内毛竹的健康生长。母竹留养过程中需要观察出笋盛期母竹的状态,适时地替换质量不佳的母竹,避免母竹质量差影响竹笋的生长质量。新母竹的留养会对竹笋产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新母竹的留养数量不宜过多,避免新母竹的生长影响竹笋的养分供给,最终影响竹笋的产量。根据竹林的总体结构,为了保障竹林年龄结构稳定,每年的母竹留养应保持在600 株/hm2左右,保障竹林内竹笋的可持续发展。

要把控母竹质量,需要观察其直径粗壮程度。竹箨短且紧凑,箨叶开张而坚硬的母竹质量比较好,还需要观察竹节,竹节间断比较短,竹竿笔直并且竹节凸起的为优质母竹,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土壤环境提高母竹的留养率,保障竹林内新母竹数量与生长期的母竹数量达到合理比例。

要想知道竹林内结构布置是否合理,需要当地管理部门运用无人机监测技术对整片区域的毛竹密度进行评估,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发现竹林密度是否存在不合理问题,例如两座山相连部分通常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地势地形变化,这样的区域光照少并且湿气重,要合理规划此区域毛竹密度,减轻毛竹母竹浪费问题。

3 地下结构布置

竹笋生长的基础是地下竹鞭,若竹鞭外表粗壮,段间距长,竹笋产量会增加,因此,需要运用深翻垦复的方式调整地下结构,保障地下竹鞭的布局合理性,避免竹鞭在成长期间互相影响。竹鞭在3 月—4 月开始大量抽发并且生长速度快,5 月挖掘鞭笋,将直径低于正常宽度、硬度不合格的竹鞭剔除,保持地下竹鞭的年轻化。在挖竹鞭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竹鞭生长得过长,可适当调整竹鞭的生长方向以及结构,降低对其他竹鞭的影响。根据母竹的生长年限,合理把控其竹鞭长度,例如年轻的母竹竹鞭比较短,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竹鞭外观分析母竹质量,为母竹的留养问题提供参考;年限比较长的母竹竹鞭通常比较长,需要调整竹鞭的地下结构,降低母竹对竹笋产量的影响;对于年限适中的母竹竹鞭,要重视其硬度,保留良好的发笋鞭。竹鞭的培养与分布都在地下比较深的地方,通常能达到地下30 ~35 cm 深的地方,因此,在检查竹鞭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竹鞭造成伤害。深挖土地能够提高土壤的疏松程度,调整土质结构,保持竹笋生长中对养料的需求稳定,提高竹笋产量与质量[3]。

4 施肥工作

竹笋生长不能仅依靠土壤提供养分,开展施肥工作是保证竹笋高产的重要环节,为了降低对土壤环境的伤害,提高土壤的利用率,肥料的选择以有机肥为主,结合化肥进行适当应用,有利于避免竹笋生长期间受到病虫害的影响。立春到雨水时节所施肥料以催笋肥为主,夏季小满到芒种期间所施肥料以鞭肥为主,秋季所施肥料主要为催芽肥,冬季以施用孕笋肥为主,各个季节的施肥量应与气候变化相联系,才能提高竹笋的经济效益[4]。

在肥料的配比方面,需要当地管理人员向村民普及与指导,以实现肥料科学合理的配比,或者统一提供已经配比完成的肥料。施肥工作应结合土壤的深挖工程进行,在深挖过程中要观察竹鞭的生长状态,在土壤内部施加有机肥,调节土壤结构与质量。

施肥工作中,需要保障有机肥对毛竹生长养分的供应,例如每年5 月—8 月是土壤内有机质以及其他养分含量最少的时期,而毛竹生长需要大量养分供应,因此,在这个期间的施肥量需要增加,才能保障竹林内毛竹四季笋的产量。每一季的竹笋收获结束后都需要对土地进行治理与恢复,及时将没有完全覆盖的笋坑进行填埋,利用竹叶等覆盖在土地表面,为土壤增加营养,保障下一个季节的竹笋产量。要在竹鞭深挖结束后,在竹鞭旁边挖5 ~6 cm 的沟,在里面添加稻糠、稻草以及有机肥料或者牲畜粪便,然后再用土填埋、踏实,当气温过低时,为了避免发生冻害问题,使用黑色地膜对土地进行覆盖,既可以吸收太阳光,还可以避免杂草生长,春季升温后要将地膜撤除,保障土壤质量。

5 竹林生长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毛竹生长虽然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但湿润程度需要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而浙江缙云县由于其季风气候,夏季雨水量大并且密集,山脚区域本就容易出现雨水积聚,极易造成竹林内的过涝问题,因此,竹林内需要修建排水、蓄水设施,降低水量过大对竹笋的影响,还可以在水量不足的条件下采用雨水对竹笋进行浇灌,提供竹笋需要的水分。在排水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还要重视对秋雨以及台风雨的雨水储存,降低村民在干旱季节浇灌竹笋的工作量。竹笋成熟后的运输需要的工作量大并且工作范围广,在竹林内需要建设定滑轮设施,将竹笋及时输送到公路上等待的车辆旁边,提高竹笋输送流水线的整体运行效率。

在竹笋的挖取过程中,需要降低对土质结构的影响,避免对竹鞭造成伤害,当发现土质比较松软时,要运用锄头开穴挖取,为下一波竹笋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每一波竹笋收获期结束后,对竹林整体土壤情况进行检查,保障土壤水分不流失,气候条件比较热的情况下注意土壤内有机物的挥发,还要避免病虫害问题对竹鞭生长造成影响。

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问题是任何农作物生长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气候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竹笋生长面临的病害主要是毛竹枯梢病,在毛竹母竹质量较好的条件下,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采取合理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在竹林日常巡查过程中仔细观察竹林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解决。预防措施以喷洒农药为主,喷洒部位主要在毛竹根部以及竹竿表面,要在根部等重点预防位置增施其他类型的防治农药,达到全面预防的目的。

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结合气候环境的变化进行,5 月—6月主要预防黄脊竹蝗,喷洒的农药为敌百虫等强力杀虫剂,达到对幼年期蝗虫的杀灭作用。7 月使用敌敌畏烟剂进行防治,去除竹竿上的虫卵。杀虫剂的配置需要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当年气候变化,并结合毛竹的生长年限与状态进行剂量调整,提高农药的杀虫效果。

病虫害的防治还需要结合竹林内部的环境清洁以及土壤含水量的控制进行,在竹笋生长过程中定期翻土,检查土壤环境中是否存在病虫害隐患,控制土壤环境,使之符合毛竹的生长条件。将出现病虫害问题的毛竹及时清除,治理周边土壤环境,避免对周边竹鞭造成影响。病虫害治理结束后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了解毛竹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向村民讲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与发生原因,提高村民的病虫害防治意识。

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当地管理部门加强对竹笋生长过程以及当地气候的研究与分析,根据气候变化特点以及竹笋栽培地的地势特点,提高杀虫剂配置的科学合理性,降低竹笋的农药残留量,保障竹笋栽培过程的绿色环保,以及竹笋的绿色健康。提高村民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将毛竹生长过程中将会遇到的病虫害相关知识用图文形式表现出来,将其打印成宣传报在竹林周边进行张贴。向村民提供技术人员的电话,当村民遇到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能与技术人员及时联系,技术人员要及时来到竹林进行样本提取并检测,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问题治理。

7 林下经济发展

毛竹四季笋产量大,能满足我国市场对竹笋的需求。为了提高竹笋的经济效益,为村民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收益,将竹笋进行加工,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另一大趋势。浙江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主要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四个方面,抓好竹笋栽培、花卉苗木、森林药材等经济产业,提高竹林的利用率,提高了当地农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为了提高四季笋的栽培水平,应结合当地的土壤环境栽培适宜的毛竹母竹品种,降低母竹的对外采购量,提高当地竹笋产量与质量,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竹笋品种,建设当地特色竹笋品牌。为提高当地竹笋加工经济效益,需要加强与即食品牌的合作,例如“三只松鼠”品牌对竹笋的需求量比较大,与这类品牌达成合作能够保障当地竹笋的售卖额,进一步促进竹笋产业的发展。

当地管理部门可根据环境治理的进度与质量,考察当地生态环境的容载能力,扩大毛竹四季笋的栽培规模,形成统一、科学、有规划的竹笋经济发展路线,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毛竹的生长繁殖方式为无性繁殖,毛竹竹鞭生长面积的扩大过程迅速,竹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都占据优势,因此,扩大毛竹四季笋的栽培规模对环境治理有一定好处,合理规划竹林面积,可以降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经济成本。

8 竹笋加工产品出口

我国竹类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的竹笋有50 多种,毛竹是其中之一。在毛竹栽培区域发展林下经济的基础之上,对竹笋进行加工处理,制成笋罐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竹笋干生产国与出口国。浙江省竹笋产量增加,竹笋相关产品的出口量也得以增加,2021 年,浙江省的笋罐头出口量达到全国第三。图1 为2021 年我国各地区竹笋罐头出口情况。

图1 2021 年我国各地区竹笋罐头出口情况

由图1 可以看出,浙江省的竹笋产业具备极大发展空间,当地管理部门在毛竹四季笋的栽培方面需要加强与福建省的联系,学习福建省的栽培条件以及技术手段,根据浙江省与福建省不同的气候条件研究如何提高本地区的竹笋产量与质量,在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扩大毛竹林栽培面积,加大对现代化技术设备的投资,提高竹笋加工产品的竞争力。

9 总结

毛竹四季笋高效栽培技术不仅在于选择合适的栽培地址,以满足毛竹生长对生态环境以及气候环境的要求,还要结合当地土壤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特点选择合适的毛竹品种进行栽培试验,栽种后,要保持合理的毛竹密度,适时挖竹鞭、施肥,以提高竹笋产量。

猜你喜欢
母竹竹鞭毛竹
国家植物园(北园)6种箬竹属竹鞭生长调查
龙岩市永定区母竹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毛竹林竹鞭生长特征和空间结构的探地雷达无损探测*
节骨草和毛竹苗
厚朴林下金佛山方竹母竹分蔸种植技术
黄金刚竹竹鞭生长特征及地上部分生长指标相关性研究
毛竹母竹移栽技术
毛竹护笋养竹技术探讨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