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背景下工业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3-10-13 13:23王英胡静于霜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19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校企岗位

王英,胡静,于霜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融合与合作,学校教师、企业师傅联合传授,培养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的现代化培养模式。教育部于2014 年印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旨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随后,教育部陆续遴选了多家单位和学校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引发了全国各地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热潮,推动了产教融合的落地,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经济人才需求对接、岗位需求对接,课程与职业规范、行业标准对接,教学与实际生产过程对接,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社会适应性。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苏州博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已联合培养了三批次的现代学徒制学生,对于现代学徒制的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评价实施办法等已形成符合当地特色以及学校特色的办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果。本文在校企深度产教融合的背景下,结合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其他院校改革和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1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困境分析

1.1 校企协同育人融合度不够,双主体作用体现不明显

在校企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与学校往往会共同商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评价方式等。通常情况下,企业会根据自身岗位需求和人才需求对学校提出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需求,然后学校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学生则从学徒制组班后,开始分段制的学习和实践。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在企业进行技能培训和生产实践。通过分段制的双主体育人模式,提高学生的总体培养质量和技能水平。

然而,企业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大部分的实践和培训都是基于其内部产品或者企业产线的设备,学校对企业方面的培训和实践大部分不能够做到完全掌握或者了解,只能通过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及反馈来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状况,校企双方之间缺乏定期定时的沟通与了解,融合度不够,学校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不能从根本上高度对接企业实践和实习,从而导致部分知识和技能学习的重复,降低学习效率。

1.2 政府缺乏有效推动机制,往往出现“高校热,企业冷”的现象

现阶段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大多是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协同合作,政府往往不参与其中,且缺乏配套的方针政策及经费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企业参与学徒制培养的积极性,出现学校一边热的现象。企业的本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学徒制则是一个需要长期的时间和精力付出的过程。虽然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能够缩小和降低企业对学生岗前培训的时间和成本,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在学习结束后选择留在企业工作,还存在学生可能泄露企业机密的事件,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或多或少的损失,对于中小型企业更为严重。因此,某些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在校企之间难以持续深入,校企合作不能长期稳定地可持续进行下去。

1.3 现代学徒制宣传力度不够,学生缺乏积极性,自身职业规划不明确

自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政府、学校以及企业都相继开过多次关于其具体实施或者开展的培训或研讨会议,但是学生方面,对其了解的主要渠道还是来自于学校的介绍以及企业的宣讲。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具体流程、企业的实习过程和内容以及身份的转换,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和疑虑,加上许多学生都有接本转本的意愿,且存在学生担心工作强度大待遇低的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许多学生刚进入学校后都比较迷茫困惑,缺乏对未来学习或职业的明确规划,当开始选拔学徒时,往往也会犹豫不决。另外,学徒制班级的学习强度以及末位淘汰制度也会让一些学生产生知难而退的想法,觉得自己不够胜任而不去参加。

2 校企深度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

2.1 充分发挥政府协同作用,打造“企-校-生”三主体的学徒制育人模式

为了保证学徒制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协同作用,打消企业对学徒制的消极负面情绪,提高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的积极性。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推动力和协调力,发布相关政策与机制,确保校企合作双方的合法权益;其次,政府需出台相应的政策,对于参与学徒制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帮扶,降低企业的顾虑;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尤其是对中小型企业的支持,让他们也能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培养适合企业岗位所需的人才,实现与学校的共赢。

如图1 所示,在政府的协同作用下,企业首先根据岗位需求提供给学校所需的学生专业、人数等条件。然后,在学校配合下,校企双方针对学徒制班级进行宣讲宣传,学生凭个人意愿报名参加,校企双方共同展开学生的笔试、面试以及后续体检工作,初步筛选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接着,校企双方共同商讨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标准。之后,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段时间在企业开展实习和生产实践的分段式学习,基于岗位的需求,层层递进,在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教授下,不断提高学生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

图1 政府协同,“企校生”三主体人才培养路径

2.2 理实结合、基于岗位层层递进,知识技能水平层层递升的分段式课程体系

关于学徒制班级的课程体系,首先校企双方会通过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形式多次开展课程体系的研讨及设计,保证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校企双方共同需要满足的条件和需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当前采用的是校企深度融合下,分段式、理实结合的基于岗位层层递进和知识技能水平层层递升的课程体系。如图2 所示,校企合作共建的学徒制班级将整个专科3 年6 个学期细分成了11 个阶段。第一学年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在企业则围绕某一产线中的某一模块,展开基本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技能学习的双主体学习模式,有效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这种工学交替、理实结合的学习条件下,学生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果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然后在下一阶段的理论学习中,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论的学习中找到答案和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成就感满满。第二学年,则仍然是以工学交替、理实结合的方式,展开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实践项目也在第一学年的基础上逐渐递增,从基础的钳工、车工等技能训练,上升到设备的装调,编程与调试,既与理论学习对应,又是技能的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简到难,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消化吸收。最后一阶段,主要围绕学生AHK 证书认证以及轮岗定岗展开。这阶段大部分主要集中在企业,通过校企双方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与考核,根据每位学生轮岗的实践成果,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最终确定每位学生在企业的最终岗位。

图2

图3

通过这种分段式,在学校逐级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论基础,在企业逐步提升技能水平的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培育的课程体系下,促使校企深度融合,岗课融合,课证融合,将理实一体化发挥到最大最充分,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不断切换的过程中将所学所做有机的融合起来,不断的提升自己。

2.3 “企校生”三主体多元评价机制,多维度多广度综合考核

评价主要从企业评价、学校评价以及学生评价3 个方面展开,主要考核学生的日常表现、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能力考核、职业素养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在整个校企的分段式学习过程中,注重每位学生的身心变化,校企双方及时沟通反馈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情况,针对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随时更新调整学生的培养方案和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各方面能力。

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贯穿融入岗位需求,梳理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思政,结合“1+X”证书、技能证书以及AHK 证书,在每个分段的学习过程中,都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考核以及企业评价,通过过程性的评价方式使考核更加的公正公平,更加有效的激励学生们继续努力奋斗。

3 对现代学徒制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政府激励和促进力度,完善现代学徒制实施方面的保障机制和推广机制。

政府要针对学校和企业双方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尤其是针对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财力物力的匮乏,政府要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激励以及优惠政策,并通过相应的机制将中小型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协调好中小型企业的联合协调办学机制,将其聚众聚齐,共同培养,共同收获。

学校方面,政府要鼓励多与中小型企业合作,排除对中小型企业的偏见,在政府的协调作用下,保障学校和企业都能够长期有效的进行现代学徒制教育。

(2)多方组团,多方协调,共同培养,互利共赢。

大企业要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不吝于将其自身优秀经验传授给中小型企业。同时,大中小型企业均可结合企业的共同需求、岗位的共同需求,以大带小,以小组团,共同组建学徒制培养班级。通过企业之间的协调、校企之间的协调,以及政府的帮持和保障机制,共建共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各自承担的培养任务,明确各自的责任,通过多方组团的形式,克服中小型企业难以长期持续有效进行的问题,达到多方的互利共赢。

4 结语

在现代学徒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主体的作用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只有三主体之间形成了长期有效可持续的发展和保障机制,才能以学生为中心,去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具体实施方案。要提高政府与企业的参与度,鼓励中小型企业组团创建,通过“理实结合”“工学交替”的形式,形成深度产教融合岗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性、岗位适应性以及行业认可性。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校企岗位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