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舒单抗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

2023-10-13 03:48党星波周永春刘建敏
陕西医学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骨细胞老年性成骨细胞

王 猛,党星波,周永春,刘建敏

(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陕西 西安 710068)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退行性骨骼疾病,以单位体积内骨量低于正常、骨强度降低而脆性增加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全身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紊乱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1]。其病因十分复杂,多发生于老年人[2-3]。主要为骨骼疼痛,严重时会导致骨折,临床上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多以腰部及关节疼痛为主诉前来就诊,多予以口服钙制剂补钙辅以镇痛药物治疗。地舒单抗是抗肿瘤新兴药物,近年来学者发现其在治疗骨质疏松上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发育和激活,抑制了骨吸收,其抗骨质疏松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医院[4]。但目前关于该药物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疾病的疗效上尚缺乏数据支持,为此,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20 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了地舒单抗的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11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骨质疏松报告中T值<2SD诊断为骨质疏松(OP),符合201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相关标准[5]。病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因不同程度的骨痛来医院就诊并收住入院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排除标准:继发性的骨质疏松症,心肺功能不全及循环、呼吸、消化系统恶性疾病,排除甲状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要求患者一年内未服用镇痛药物、抗骨质疏松药物及其他影响骨代谢的药品。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男37例,女21例,平均(71.2±8.06)岁;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平均(69.7±7.5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陕西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每日口服碳酸钙D3片(国药准字H10950029),1次/d,一次0.5 g,同时予以骨化三醇胶囊(国药准字H20143141)口服,2次/d,一次0.25 μg,两种药品均口服1个月。

1.2.2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在入院完善检查后,皮下注射地舒单抗(批准文号S20190025)60 mg 1次,在住院期间不给予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非必要时不辅助镇痛药物。鼓励患者自行下床获得并进行日常锻炼。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分析:随访患者治疗后3、6个月时的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VAS评分采用0~10数字表示疼痛等级: 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剧烈疼痛。轻度疼痛:1~3分,患者能够感受到疼痛,可正常忍受,不影响日常活动;中度疼痛:4~6分,患者能感受到强烈疼痛,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尚能忍受;重度疼痛:7~10分,患者疼痛剧烈,无法耐受此类疼痛。

1.3.2 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统计患者治疗后3、6个月时的来院复查结果,影像学上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变化情况。

1.3.3 生化指标测定:统计患者治疗后3、6个月时的抽血复查结果,测定血清钙、磷离子浓度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在VAS评分降低的指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改善更加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D比较 治疗3、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水平( 均P<0.05),治疗组骨代谢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D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的血钙水平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磷水平两组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有2例在出院后短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晕,多考虑与基础疾病相关,对照组4例,治疗组1例在出院不久后出现了纳差,消化不良症状。上述症状在未予以任何干预治疗的情况下均在2周内自行缓解。并未发现文献报道中所述的颌骨坏死、低钙血症、股骨应力性骨折等不良事件[6-7]。

3 讨 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其病因复杂,常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病因不明,和年龄以及骨代谢状态相关。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往往受到其他疾病的影响,肾功不全,长期卧床,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等因素都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8]。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究其直接原因,还是由于骨代谢的不平衡导致的。骨骼的生长、塑性、吸收全部依赖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作用平衡[9],成骨细胞发挥骨生成作用而破骨细胞发挥骨吸收作用,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病理基础是一种骨生长和骨吸收的负平衡,骨吸收>骨形成,就导致了骨小梁的稀疏,也就是骨量减少[10]。骨吸收的过程以及疏松骨质受力的过程都会引起骨髓局部水肿,导致疼痛,尤其是老年人腰部以及髋部的疼痛最为常见[11]。

根据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治疗上也就有了针对性,一是增加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二是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近年来,有关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研究很多,诸多学者从病理学、病因学以及治疗上做了许多工作,骨质疏松在药物治疗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12-14]。目前来说,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仍然是以西医为主,如钙补充剂、维生素D、降钙素类、双膦酸盐等[15],在欧美国家也主张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老年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但是由于激素替代疗法有较高诱发肿瘤的风险,国内尚未主张雌激素替代治疗。与西医相似,中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也备受关注,中医主张肾主骨生髓[16],补肾类中药如六味地黄丸等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7-19]。

地舒单抗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RANKL)的单克隆抗体,主要成分是一种人免疫球蛋白G2(IgG2),原本旨在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20]。它同时可以通过抑制RANKL与其在破骨细胞前体上的受体 RANK(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RANK)的结合,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激活以及存活,抑制骨吸收,从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21]。国内已于近几年批准地舒单抗用于治疗骨质疏松,但对于地舒单抗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较少,缺乏临床应用证据[22]。本研究通过使用地舒单抗联合经典的碳酸钙D3+骨化三醇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取得了较欣慰的治疗结果。碳酸钙D3与骨化三醇胶囊联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是较为经典的临床疗法,主要作用于成骨系统,通过增强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调节骨质的矿化,起到了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但其对于破骨系统影响较小。当联合地舒单抗治疗后,患者骨痛较前明显减轻,骨密度较前明显提高,从侧面反应了地舒单抗的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另外应用地舒单抗后,患者的血钙、血磷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可能与地舒单抗抑制了破骨细胞活性,骨骼中钙磷离子降解入血减少有关[23]。碱性磷酸酶是重要的代谢指标,其中骨碱性磷酸酶,由骨骼分泌,用于显示成骨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是成骨细胞的标志之一[24-25]。本研究中血检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无明显变化,可能是由于地舒单抗对于人体成骨系统影响较小而主要作用于破骨系统,所以碱性磷酸酶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地舒单抗与碳酸钙D3+骨化三醇胶囊的联用能显著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改善患者骨质疏松性疼痛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地舒单抗在应用起来限制较少,注射频率远远小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品,应用方便。在本研究中的半年随访中没有发现不良事件,但长期应用及远期不良的反应等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及更为长期的观察。

猜你喜欢
骨细胞老年性成骨细胞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相关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淫羊藿次苷Ⅱ通过p38MAPK调控成骨细胞护骨素表达的体外研究
土家传统药刺老苞总皂苷对2O2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损伤改善
骨细胞网络结构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Bim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凋亡中的表达及意义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