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门槛效应

2023-10-14 18:22苏振郑应宏郭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3年8期
关键词:门槛效应数字经济旅游

苏振 郑应宏 郭峦

摘要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行业,与数字经济具有天然适配性。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提升旅游业碳排放效率问题日益紧迫,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提升提供了新契机。科学评价数字经济对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有助于依托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节能减排,为旅游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该研究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双重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全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整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研究期内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且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均衡”的格局。②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GWR模型结论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旅游业实现低碳绿色转型。③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存在双重门槛,且表现出倒“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经济發展水平小于第一门槛值时,旅游发展显著正向促进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当该值处于第一和第二门槛值之间时,这种正向促进影响变小;当该值大于第二门槛值时,则为负向影响。因此,该研究建议:应加大数字经济与旅游业合理融合发展力度,培育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旅游产品;鼓励数字经济强省对口帮扶弱省,缩小省际间旅游产业“数字鸿沟”;明确因地制宜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发挥数字经济在节能减排的最优效应;建设数字化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助力旅游业节能低碳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旅游;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门槛效应

中图分类号 F592.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23)08-0069-11 DOI:10. 12062/cpre. 20230319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也明确将数字经济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柱[1]。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碳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不容忽视。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显示,旅游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贡献率为5%~14%,且旅游业碳排放正以年均2. 5%的速度增长[2]。随着节能减排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产业既定投入实现最大产出及最小碳排放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已经成为评价旅游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3]。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行业,与数字经济具有天然适配性。科学评价数字经济对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有助于依托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节能减排,为旅游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事实上,数字经济的发展在降低多种行业碳排放量和提升碳排放效率方面,正得到日趋增多的研究佐证。

在碳排放方面,佘群芝等[4]在国家层面指出数字经济对降低中等收入国家建筑、制造、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有显著效果,对降低高收入国家制造业、运输业的碳排放作用显著。田红宇等[5]指出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粮食生产中的碳排放水平。在碳排放效率方面,姚凤阁等[6]从中国省级层面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高,且这种积极影响具有异质性。邓荣荣等[7]则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更有利于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高金融发展水平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从作用过程来看,缪陆军等[8]认为数字经济在发展初期会使碳排放量增加,在发展的成熟期便抑制碳排放。可见,学者们对数字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及其效率的关系研究日趋多元化,且已延伸到多个产业。

数字革命正在引致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变化,旅游业是参与这些变化的主要产业之一[9]。因此,数字经济与旅游二者的关系也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两个方面:①旅游产业演进方面。乔向杰[10]认为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并找到其赋能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陈琳琳等[11]探索了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并指出在这过程中推动了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周锦等[12]认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应该加强顶层设计、落实融合理念,创新数字化转型、推动虚拟旅游发展。②旅游产业结构方面。袁尧清[13]探讨了技术进步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提出技术进步可以从结构外貌及内部组分对旅游产业进行改变,并对旅游产业融合和产业组织水平起到促进作用。黄蕊等[14]探索了数字技术提升中国旅游产业效率的机理与路径,认为数字技术可以拓展旅游市场的认知边界,创造全新的旅游应用场景,并在旅游产业内部形成一条更具优势的技术轨道。但现有研究更多偏重探讨数字经济对旅游业活动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而鲜有学者关注到数字经济与旅游碳排放效率,且尚未有研究直接探索数字经济与旅游碳排放效率间的复杂关系。

数字经济发展在多大程度上能提升旅游业碳排放效率?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通过GWR模型探究空间地理关系作用下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影响的空间分异特征,利用面板门槛模型探究二者的非线性效应关系,试图厘清二者阶段性数值关系,以期为“双碳”及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1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数字经济通过将数字技术与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经济和碳排放量等产出要素实现有效干预,从而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直接影响是通过降低旅游碳排放量和增加旅游经济效益两条路径实现的。一方面,旅游业碳排放量的产生主要由“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6要素决定,集中体现在旅游交通、旅游活动、旅游住宿三个方面。数字技术能减少旅游交通运输的空驶率、空载率;数字化的智慧酒店系统能大幅降低酒店空调、照明、热水和机电方面的能耗;数智化的旅游活动场馆在新能源利用和碳减排上更走在了行业前沿。另一方面,旅游经济效益的计算主要是由游客人均消费与客流量决定。

在旅游产品保持相对不变的前提下,数字技术有利于打破信息差,加速旅客流动,带来了旅游经济效益大幅增加[15]。在数字经济赋能下,不但“一部手机游天下”让大众出游更便捷随意,还能实现车辆、人流的精准预测和及时调控优化,整体提升了大流量下的旅游服务质量与经济效益。

数字经济的本质是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新型经济业态。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规模水平、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和数字发展潜力等是影响其发展水平的关键性因素。由于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的基础设施、研发投入也存在明显差异,形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表现出从东到西依次递减趋势[16]。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空间差异,很可能导致其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分异特征。据上述分析该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a: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假设1b: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作用差异明显,存在空间分异性特征。

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不仅产生直接影响,还可以通过对旅游供给侧的改造,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间接影响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具体体现在3方面:其一,催生新的旅游资源配置机制。数字经济打破了旅游资源分布时空约束,降低了旅游需求与供给双方的沟通成本,使得旅游供给不再拘泥于特定行政地理空间,不同地区间需求流动效率大大提高,促进了区域融合发展[17]。其二,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随着数字技术逐渐渗透于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迈向高级化,同时也打破了产业间的壁垒,推动不同产业之间深度融合,催生各种新的旅游业态[11]。其三,创新旅游商业模式。数字技术改变了消费体验,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旅游市场需求,不断拓展消费者体验,精准满足数字时代消费者多样化的行为体验和深层次的心理需求[18]。根据上述分析,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影响机理如图1所示。该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存在非线性效应。

2 研究设计

2. 1 分析方法与模型

2. 1. 1 非期望产出SBM模型

与传统DEA方法相比,SBM(Slacks‑based Measure,简称SBM)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投入和产出的松弛问题,也能够应对有非期望产出时的效率评价。且SBM模型具有非径向、非角度和无量纲性的特征,能够避免因指标的量纲不同以及角度选择的差异可能造成的评价偏差。因此,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测算采用Tone[19]提出的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基本形式参见式(1):

猜你喜欢
门槛效应数字经济旅游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旅游
金融发展水平对投资的门槛效应研究
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研究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水平与技术引进有效性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