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优势条件、实践探索与政策取向

2023-10-15 03:36胡拥军
改革 2023年9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科技创新

摘   要: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先手棋”,也是我国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胜负手”。我国发展未来产业的优势条件突出,包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大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技术策源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应用的成果转化优势、最完备工业体系的产业配套优势以及营商环境优势。当前,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先行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纷纷出台实施专项规划、行动计划与配套政策,相继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势头可喜、潜力巨大、远景可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需要进一步在技术策源、孵化服务、资金支持、治理创新、时空布局上明确发展导向与优化政策设计。

关键词: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数字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3)09-0001-10

未来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方向,是重塑全球创新版图与经济格局最活跃的变革力量,更是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对于支撑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构筑新型竞争优势、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先导作用。未来产业也成为各地拼经济、谋长远的重头戏,对各地培育新增长点、开辟新兴赛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先行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纷纷出台实施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行动计划与配套政策,带动全国掀起发展未来产业的良好势头。

一、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战略意义

发展未来产业是新一轮大国经济竞争的重头戏,事关中长期全球经济主导权的更替、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兴衰。未来产业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只有加快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才能赢得发展先机。

(一)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先手棋”

未来产业正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全球经济产业竞争最激烈的战略必争之地。从全球形势看,世界经济大国和强国高度重视并加快部署未来产业发展,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实施未来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法案法规以及投资计划,强化前沿技术研发、创新未来产业孵化,积极谋求未来产业全球领导权[1]。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未来产业发展的同一起跑线,发展未来产业是抢抓未来发展主动权、构筑非對称优势的战略“先手棋”。从历史教训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未来产业,光刻机、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等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未来产业,我国在这些产业方面起步并不晚,一些科研院所一度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突破甚至位居国际领先地位,但由于技术、市场、政策等因素制约,这些前沿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孵化转化,当时的未来产业没有得到有效培育壮大,导致出现现在的关键核心产业“卡脖子”问题。镜鉴历史教训,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发展未来产业时不我待、刻不容缓,是不容错过的战略机遇,是避免下一个5—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再次陷入“卡脖子”困境的关键所在[2]。

(二)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胜负手”

一方面,未来产业具有高成长特征。前沿技术一旦跨越产业化的“达尔文海”,就有望高速增长成为一批千亿级、万亿级先导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催生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链与产业集群,是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最重要的新增长点。另一方面,未来产业具有强赋能属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断攀升,产业发展面临“高端突破压力”“中低端分流”双向挤压,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成为破局关键。未来产业能够有效推动技术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产业与产业融合,能够广泛渗透至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赋能千行万业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是推动产业体系走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重要动能。比如,人工智能孕育新技术、打磨新产品、塑造新优势,有望为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先进的软硬件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未来能源将推动能源生产、储运、消费全流程绿色低碳化,创造新的能源消费模式,助力产业绿色化转型。

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优势条件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充分发挥我国在体制机制、科技创新、市场应用、产业基础等领域的优势。

(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制度优势。从前瞻布局看,通过国家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超前部署、久久为功培育一批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未来产业。从技术策源看,能够集中力量建设大科学装置,组建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研发机构,组织重大科研计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从产业转化看,能够调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向未来产业领域倾斜,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支持,在全国形成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合力[3]。

(二)大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技术策源优势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4]。科技创新是培育未来产业的最初一公里。瞄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吸引、汇聚、整合全国资源打造科创高地,各类创新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在细分科技领域做精做强,呈现“多点突破”态势。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能源安全、量子信息、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在关键领域与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差距持续缩小,在一些新赛道新领域形成与世界领先国家同步并跑、比肩竞争的良好态势,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

(三)超大规模市场应用的成果转化优势

前沿技术转化为未来产业,离不开超大规模市场这个关键动力。从经济体量看,2022年中国GDP总量达121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8%,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超大规模市场形成未来产业的潜在需求,为前沿技术产品提供了充分的市场。此外,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也有望催生更多未来产业技术路线,多技术路线同台竞技、不断演进,更具应对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不确定性的韧性。从企业规模看,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经营主体中企业4 991.9万户,个体工商户1.06亿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22.4万户,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最广泛的群体。近年来,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揭榜挂帅”、“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及技术转移转化方兴未艾。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测算,2022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36.7%,通过产学研合作产出的发明专利产业化平均收益达到1 038.5万元/件。

(四)最完备工业体系的产业配套优势

最完备的工业体系是培育未来产业的坚实根基,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202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已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万余家。未来产业技术路线逐步成熟以后,竞争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快速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优势。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巨大的工业规模为前沿技术转化提供了完备的产业链配套,能够将新产品快速大规模产业化并在产业化过程中持续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我国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形成了许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产业集群,通过依托产业集群发展,可以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更快地促进前沿技术向大规模生产阶段转化,有利于增强最终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五)培育未来产业的营商环境优势

培育未来产业,恰如把一粒种子培育成一棵参天大树,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适宜的温光水气。近年来,我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未来产业“种子”企业壮大提供了良好“土壤”。政策实践上,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玻璃门”,有效降低企业运营的制度性成本。据《2022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超九成受访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为“满意”及以上水平,社会信用、财税服务、社会法治等领域提升明显,财税扶持进一步向科技创新倾斜,助力科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此外,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为未来产业企业发展注入动能,风险投资在科创企业发展初期发挥着关键支持和引导作用,登陆资本市场则是科创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一步”,科创板、创业板、北京证券交易所等为科创属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助力其做大做强,带动未来产业高速成长。

三、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实践探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2020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未来产业,强调要“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四川时再次要求,“前瞻部署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中长期未来产业的发展思路与重点领域蓝图逐渐展开。

各部委结合自身职能积极推进未来产业发展。2021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前布局并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2022年11月,科学技术部、教育部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及培育名单》,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黑龙江省等8个省市的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成为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依托地方优势,重点培育空天科技、信息安全、未来网络、生物医药、未来交通等领域。202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四个重点方向,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创新任务,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各地结合科技与产业基础竞相“落子”未来产业。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率先制定实施关于未来产业的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与配套政策举措,把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作为拼经济谋长远的重头戏,并提出中长期未来产业发展蓝图(见表1)。目前,全国有约20个省份围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各地谋划发展未来产业的势头方兴未艾。以深圳市为例,2013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部署培育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经过多年培育支持,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深圳市再次出台实施《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其中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四个未来产业处于扩张期,5—10年内有望实现倍数级增长,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四个未来产业处于孕育期,10—15年内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以上海市为例,2022年上海市出台实施《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将培育形成5個未来产业集群。此外,河南省提出2025年未来产业增加值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5%;山西省提出2025年未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 000亿元;南京市提出2025年未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 0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左右。

总体来看,我国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势头可喜、潜力巨大、远景可期,一批先行城市已经在未来产业孵化培育上取得显著成效。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畏难情绪,对未来产业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认为未来产业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一些地方仍然处于观望状态,其在未来产业布局上习惯于“买开始下蛋的母鸡”的传统招商思路,不习惯于像从鸡蛋开始去孵小鸡一样去培育未来产业。另外,一些地方布局未来产业开始出现“扎堆”苗头,需要吸取因抢风口“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教训,避免出现长期战略短期化、创新资源分散化、产业布局重复化等问题[5]。2023年地方两会显示,已有18个省份布局生物健康产业、17个省份布局类脑智能、13个省份布局氢能与储能产业和量子信息产业等。此外,尽管各地各部门积极出台未来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但也存在分散发力、缺乏统筹等问题,不能适应未来产业打通科技链、产业链、政策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对跨部门协调合作的要求。未来产业发展重在打造彰显国家竞争优势的“大木桶”,需要避免各地区各部门“各播各的种,各撒各的肥”,分别形成小散弱的“小木桶”,亟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优化未来产业布局[6]。

四、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政策取向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耦合,需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遵循未来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体推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打通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转化的堵点卡点,加快未来产业发展。

(一)打造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策源地

未来产业的技术策源要立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瞄准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超大规模市场两大优势,充分发挥科学家、企业家两个主体积极性,探索“科学家+企业家”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科学家给技术、企业家用技术”的联动模式,并行发展两条技术策源路线:一是沿着“基础理论创新—工程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设计—商品产业转化”的路径,从“0”到“1”的理论突破开始,相继把基础理论变成工程图纸、实验室样品、小试中试产品再到大规模产业化的商品转化;二是沿着“巨大潜在市场需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品开发设计—商品产业转化”的路径,让市场需求倒逼技术攻关,进而催生未来产业。

1.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变革的战略预见,加快推进前沿技术重大突破

一是强化跟踪研究中长期全球技术变革的战略预见,探索发布前沿技术攻关目录与未来产业发展指引,建立未来技术动态清单,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二是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优秀企业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建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设立未来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重点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打造未来产业策源地。三是发挥政府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搭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完善颠覆性和非共识性研究的遴选和支持机制,鼓励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创新联合体等新型创新主体,打造多元化参与、网络化协同、市场化运作的创新生态体系。四是主动设置全球性创新议题,提高国际知识配置能力,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设“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加快科技创新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7]。

2.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精准发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一是加大源头性技术创新主体培育力度,推动科研组织范式创新,引导行业骨干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搭建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企业共同体和知识产权联盟,探索“科学家+企业家”的协同攻关机制,对符合战略性未来技术方向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科研攻关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催生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和战略产品。二是围绕农业、制造业、能源、交通、文旅、医养等重点行业,挖掘培育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开放应用场景,加快形成行业转型升级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的集中攻关、创新应用与迭代升级[8]。

(二)高质量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的孵化培育

未来产业的孵化培育立足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瞄准打造引领未来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打破传统给项目、给优惠的政策支持方式,转向给场景、育主体的政策支持方式,抓住谁来孵化培育、怎样孵化培育两个关键,在谁来孵化培育上既要龙头企业“顶天立地”,又要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形成各类初创企业不断涌现的“热带雨林”,在怎样孵化培育上要突出应用场景与早期市场供给,发挥政府扶持作用。

1.以主体培育为重点,打造多元化产业发展生态

一是鼓励现有行业头部企业布局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加快推动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龙头企业。发挥“头雁”引领带动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平台化发展,通过创新技术、数字平台、生产资源、资金人才等开放共享,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二是鼓励未来产业领域大胆创新大胆创业,主动发掘和培育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企业,打造未来产业各个细分领域中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立未来产业“新星企业”培育库,打造分层分级、动态跟踪的梯次培育管理工作体系,提供有针对性的产业服务。三是根据未来产业不同阶段的差异化发展需求,采用“政府引导+科技园牵头+领军企业+社会资本”模式,围绕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加速等环节,建设服务未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的多层次创新平台和载体[9]。四是围绕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体系,推动成果“沿途下蛋、就地孵化”。建设科学成果转化平台,举办科学成果转化产业峰会,推动科学成果转化签约。五是完善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开放使用规则,为创造力強的青年学者、有潜力的“冷板凳”领域预留使用空间;鼓励学术人才考核机制多样化,遵循基础研究不同领域自身的学科规律,制定差异化、长周期的考核体系,鼓励坐“冷板凳”、出“颠覆性”成果,营造鼓励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的创新环境[10]。

2.以场景开放为牵引,形成多主体联合创新模式

一是组织实施前瞻性、验证性、试验性应用场景项目,搭建场景“沙箱”,推进未来技术在具体应用场景和行业领域的应用和有效验证,加快未来技术的市场化进程。强化城市公共应用场景开放,在金融服务、数据开放、科研立项、业务指导等方面加大对场景创新的支持。二是推动前沿技术与生产、生活、生态、治理各领域全环节融合,构建多维度、可持续的场景体系。重点扶持行业级、场景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优势企业围绕场景拓展行业应用领域,孵化未来产业。三是构建择优培育的应用场景对接机制,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出题、企业答题”模式,建立常态化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清单征集、发布、遴选机制,推动未来产业培育从“给政策”“给项目”向“给机会”转变。鼓励企业开展同台竞技和技术产品公平比选,形成具有内在驱动力的多方参与长效场景建设机制。四是对于经过市场考验、发展前景好的场景解决方案,探索通过政府采购、试点示范、相关牌照优先发放等多种形式,加大支持力度。借鉴发达国家在国防采办、政府采购方面的经验,增强前沿技术转化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为前沿技术向未来产业的转化提供早期市场。

(三)加大对未来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

针对未来产业孵化培育长周期、高风险、战略性特征,未来产业的资金支持更需要“耐心资本”,加快形成未来产业从基础研发、小试中试到产业化不同阶段的差异化资金支持机制,在社会资本普遍不愿意“投小、投早、投未来、投硬科技”的情形下,更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支持模式。

1.强化政府长期稳定的投资支持

一是积极做大做强政府科技产业类引导基金,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导向作用。采取直接投资、定向基金和非定向基金等投资模式,引导各类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以一定比例支持未来产业,建立健全政府科技研发资金、政府产业引导资金与市场化投资基金的联动机制。强化各级政府科技创新基金联动支持,鼓励政府科技创新基金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与国家大基金对接等方式设立定向基金或非定向基金。二是積极探索形成财政资金、国资收益和社会资金多渠道并举的滚动投入机制。引导国有投资机构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支持,在经营业绩考核、薪酬制度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安排。支持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企业年金、捐赠基金等各类长线资金依法投资市场化国家级科创引导基金。三是政府探索设立未来产业概念验证公益基金,深化“先导验证+股权投资”模式,前期以公益性研发资金资助方式支持前沿颠覆性技术开展概念验证,项目验证成功并转化为创业企业后,前期资助转换为企业股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前移,帮助未来产业创新项目在早期获得启动基金,让科研人员无后顾之忧。四是支持采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公募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实验室、重点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提供资助。

2.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未来产业

一是构建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全链条科技金融生态,瞄准未来产业萌芽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等阶段,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不同需求的科创成果和企业,匹配有针对性的科技金融服务,探索设立“公益化—半公益半市场—市场化”的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二是加大对科创企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力度,利用贷款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手段,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资本流向科技型企业,实现“投+贷+保+贴”联动,同时积极探索“贷款+直接投资”“商行+多元化金融”“融资+融智”的多元业务模式。引导金融机构推出科技企业研发贷、人才贷、订单贷等信贷产品,继续丰富金融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渠道。三是鼓励和支持私募基金投资科技创新,探索建立私募机构白名单机制,对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绩效明显的,在合作设立子基金、共享投资项目储备库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引导和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天使投资基金与创业种子基金,扶持创新与创业,支持初创企业。加大支持创业投资机构、银行、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合作的合作力度,探索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投贷保联动等新模式。四是加强对未来产业发展情况的评估与信息公开,促进对未来产业企业发展潜力和价值的科学评估,及时向投资者提供有关未来产业发展的信息和趋势预测,支持金融机构、国有资本企业建立与未来产业企业的交流合作关系。

(四)加强未来产业发展的治理创新

未来产业的治理创新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动态调整各项市场制度,使其符合未来产业的特征,探索寓治理于服务的未来产业治理模式,既创新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又保障未来产业发展的有序性、稳健性,更要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强化正向激励,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闯敢试的创新文化与发展环境。

1.建立市场导引制度,打造公平竞争市场

一是探索建立“边孵化边调整”的市场导引制度,促进未来产业相关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开发推广。避免简单套用现有市场准入管理模式,探索未来产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未来产业发展,及时打破各类“玻璃门”,营造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未来产业的创新激励,采取“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在良性竞争中激发未来产业的重要创新[11]。二是鼓励在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的地方开展未来产业各类改革政策先行先试,聚焦未来技术突破、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统筹协调,加快探索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有效路径和模式。三是结合未来产业孵化培育进度,适时成立行业标准组织、产业联盟,支持相关组织、龙头企业主导和参与重要的国际标准制定,制定未来产业基础共性、行业应用等技术标准规范。

2.探索包容审慎治理,建立行业发展指引

一是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探索寓治理于服务的未来产业治理模式,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未来产业发展留足空间。探索实施预警提示、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模式。二是探索适用未来产业发展的“沙盒”监管措施。合理设立“红绿灯”,并建立动态调整和风险预警机制,动态发布未来产业绿灯投资目录与典型案例,分行业探索行业发展规范指引。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未来产业协同治理。三是实行分级分类监管,根据风险类型和重要性、敏感性程度,对不同产业活动课以差异化监管要求、委以不同主体责任。探索“一产一策、分业施策”的治理机制。四是坚决守好发展底线与红线,探索“触发式”监管模式,一旦风险达到“阈值”,就精准实施跨部门、跨行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强化对于未来网络、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的科技伦理审查,保障生物安全、数据安全[12]。

3.建立试错容错机制,强化正向激励政策

一是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容错试错与尽职免责机制,保护企业家、各级干部、科研人员、投资者等主体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创新支持企业家“谋未来”的正向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家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大胆探索、锐意改革。明确创新免责情形,支持投资者“投小、投早、投未来”。三是建立鼓励创新的未来产业项目遴选和评价机制,对于探索性强、研发风险高的前沿领域建立尽职免予追责机制,探索长周期考核和监管机制。对一时看不准的未来产业,设置一定的“包容期”,给予各类经营主体成长“容错”“试错”空间。四是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与创新文化。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创造创业、干事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

(五)优化未來产业发展的时空布局

未来产业的时空布局应突出动态调整、因地制宜的原则,既要根据技术成熟度、市场发育度变化,坚持“走一步、看三步”,从近期、中期、远期分阶段梯次培育形成一批引领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又要结合各地科教资源、产业基础等差异,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因地制宜引导各地找准细分赛道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围绕未来技术产业化与重点领域未来化,探索各具特色、各显优势的发展路径模式。

1.优化未来产业的时序布局

一是立足于发挥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优势,近期围绕商品化生产与市场推广加快培育未来产业。近期布局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标杆,在若干有条件的重点赛道率先突破。围绕通用AI、高速全光通信、算力网络、合成生物、生物育种、氢能等重点赛道,聚焦一批核心技术已突破、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创新产品,加快生产技术熟化与生产工艺改进,以政府采购等方式积极推动早期市场开发,加快推动创新产品从实验室、中试平台走向大规模市场化商品化。二是立足于发挥海量应用场景优势,中期围绕技术熟化与产品转化加快谋划未来产业发展。中期布局培育未来产业发展集群,在若干基础较好的先导领域全面推进。围绕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细胞工程、新型储能、高性能复合材料、纳米制造等重点赛道,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通过融合工程技术迭代熟化与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开发供需适配的未来产品与服务,推动群体性突破的技术创新矩阵转化为多元迸发发展的未来产业集群。三是立足于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远期围绕科技探索与技术源头供给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远期布局重大前沿技术策源建设,积极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围绕类脑智能、光子和量子信息、核聚变、前沿新材料、深地深海等重点赛道,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优秀企业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战略定力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支持各类具有颠覆性影响的非共识创新,久久为功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策源[13]。

2.优化未来产业的空间布局

一是聚焦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科教资源优势突出的区域,瞄准前沿技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依托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超前部署一批能够变革经济社会发展的颠覆性技术方向,探索开展“揭榜挂帅”“赛马制”资助,利用市场竞争机制筛选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整合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未来技术产业化的全流程要素资源,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无中生有”孵化培育一批原始创新型未来产业。对未来产业的遴选坚持战略留白原则,对一些看不准、看不清的领域,探索针对颠覆性技术的非共识遴选机制。根据前沿技术演变、市场需求变化的不确定性,及时动态调整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二是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的区域,依托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探索产学研协同攻关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加快形成“科学家+企业家”的未来产业成长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布局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链主”企业,积极引导未来产业中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小巨人”企业,通过链主企业、产业联盟等开展集成创新、应用创新,孵化培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未来产业整机产品、标杆企业,“有中育新”全面打造迭代创新型未来产业集群。三是支持中西部地区立足传统优势产业与特色应用场景,推动未来技术与传统制造、特色农业的融合创新,依托未来城市、未来医疗、未来交通、未来社区等重点应用场景集中发力,“优中培精”孵化培育若干特色鲜明的赋能创新型未来产业[14]。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孙鑫,赵新泉.全球数字领域未来产业战略布局现状、影响及路径选择[J].开发研究,2023(4):1-12.

[2]潘教峰,王晓明,薛俊波,等.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新方向、新问题、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407-413.

[3]白宇轩,张雅俊.我国发展未来产业的优势条件、重点领域与对策建议[J].企业经济,2023(3):90-101.

[4]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EB/OL].(2023-03-05)[2023-05-31].https://www.gov.cn/xinwen/2023-03/05/content_5744877.htm.

[5]谢科范,陈云,江婷.未来产业:内涵特征、成长模式与发展策略[J].新经济导刊,2022(3):26-30.

[6]沈华,王晓明,潘教峰.我国发展未来产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5):565-572.

[7]李晓华,王怡帆.未来产业的演化机制与产业政策选择[J].改革,2021(2):54-68.

[8]李晓华.技术推动、需求拉动与未来产业的选择[J].经济纵横,2022(11):45-54.

[9]刘刚,李伟伟.孵化未来产业的新型创新组织[J].理论与现代化,2022(5):23-30.

[10]李军凯,高菲,龚轶.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框架与实现路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6):887-894.

[11]渠慎宁.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及其取向选择[J].改革,2022(3):77-86.

[12]杨丹辉.未来产业发展与政策体系构建[J].经济纵横,2022(11):33-44.

[13]刘世锦.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大支柱[J].新经济导刊,2023(1):4-7.

[14]王秀麗.未来产业发展规律及其区位选择[J].中国发展观察,2022(9):89-98.

Prospective Layout of Future Industries: Advantages,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Policy Orientation

HU Yong-jun

Abstract: Developing future industries is "first moving chess" for China to create new global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seize the commanding height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also "a key move in chess to determine victory or defeat" for China to create a new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build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The 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future industries in China are prominent, including th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 of concentrating efforts to accomplish major tasks, the technological sources advantage of country'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advantage of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n large scale market applications, the industrial supporting advantage of the most complete industrial system, and the advantage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Currently, Beijing, Shanghai, Zhejiang, Shenzhen and other places have taken the lead in laying out future industries, and have successively implemented special planning, action plans, and supporting policies, achieving significant results. China has a promising momentum, huge potential, and prospect in cultivating future industries, Prospective layout of future industries requires further clarification of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olicy design in terms of technology sources, incubation services, financial support,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spatial and temporal layout.

Key words: future industries;technical innovation;digital economy

作者简介:胡拥军,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研究员。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科技创新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大数据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