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的燃料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研究

2023-10-16 13:31柯茗籍广东能源茂名热电厂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3年29期
关键词:电煤燃煤电厂

柯茗籍 广东能源茂名热电厂有限公司

某火电厂现有3 台已投入运行的燃煤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 130MW,年供电量约40 亿kw·h,是粤西地区最重要的电源负荷点之一。在电厂运营过程中对燃料的需求量较高,一旦燃料供给出现波动就会给电厂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燃料管理及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电煤合同无法兑现、电煤质量存在欠缺、燃煤掺配不均、人为干扰燃煤计量和采制、燃料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因此,为提升电厂经济效益,实现长远发展,除了需要调整能源结构外,还应加强燃料管理和成本控制。为此,本文结合具体工作实践,对火电厂的燃料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我国火力发电行业现状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电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尤其是火力发电行业发展时间段、经验少,且在电力生产中完全依赖供给结构相对单一的煤炭资源,受外部影响较大,给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局限性。本文主要从资源供给和燃料管理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火力发电行业现状。

(一)资源供给问题

资源供给问题是我国火电厂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全国各区域的煤炭资源分布失衡。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情况来看,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三西”地区,而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环勃海等地区的煤炭资源相对匮乏,资源分布出现严重不均衡。为此,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但是对当地环境造成较大污染,与当前绿色发展理念相违背。因此,在煤炭资源分布不均以及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我国能源逐渐向清洁能源发展,光伏项目的开发规模逐渐扩大,火力发电比重逐渐下降。

(二)燃料管理问题

从目前我国火力发电行业情况来看,存在燃料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人力资源是保障电厂管理机制运行的基础,因此电厂要想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现阶段,火电厂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因此在燃料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煤炭随意处置、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力管理跟不上电厂的发展速度,还应不断创新燃料管理模式,提升燃料管理效率。与此同时,在我国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实践中,仍存在流程混乱、账目不清、账实不符等情况,甚至还出现违规违法现象,严重影响了电厂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燃料管理中不仅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同时还应加强监督与管理,促进火电厂的快速发展。

二、火电厂燃料管理及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对于火电厂来说,燃料是维持其正常运行的主要原材料,其成本约占发电成本的70%左右,对电厂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燃料管理及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电厂经济效益。

(一)电煤合同无法兑现

从电厂燃料管理情况来看,燃料采购管理模式仍采用计划经济体制。然而,在此经济体制下,电煤合同经常无法有效执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难以精准掌握燃料成本价格,燃煤价格会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随着燃料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厂很难精准掌握电煤价格,因此难以控制燃料成本支出;二是电煤合同执行率低,电煤合同在燃料价格变动干扰下,执行效率明显降低,同时电厂也无法对电煤合同进行约束,这就导致电厂在燃料管理及成本控制中处于极其被动的位置。

如2022 年9 月电厂燃料购入价格随着市场波动不断上涨,上升了40%,如表1(下页)所示。随着燃料购入价格的变动,导致此次合同执行率较低,而供应商为避免出现经济损失,在签订电煤合同时只签署20 天以内的合同,不利于电厂进行燃料成本控制。

表1 电厂燃料购入价格变动情况

(二)电煤质量不够高

电煤质量是由发热量来衡量的。根据煤炭品种、质量等特征信息电煤发热量设计为20 929—23 022kJ/kg,并控制灰分比值。然而,在实际中电厂收到的电煤发热量仅为16 743kJ/kg,且灰分比重较高,远远低于发热量要求值,对电厂的发电效率造成严重影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合同内容未明确燃料质量要求,电厂在燃料购入时,并未在合同中对燃料成分进行明确规定,导致购入的燃料质量参差不齐。二是燃料参数与初始设计要求不相符,燃料采购中需要经过运输环节,在此环节中燃料最容易融入杂质,增加燃料中灰分比重,从而与初始设计要求不相符,降低发电效率。三是质量检测人员工作过失,燃料采购过程中,需要进行入厂煤验收,即对入厂煤炭进行质量检查,并检测其成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在该环节中,因质量检测人员工作过失,很容易让不合格的煤炭用于生产,降低生产效率,进而增加生产成本。

(三)燃煤掺配不均

燃煤掺配不均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入炉煤热值、煤炭入厂热值出现较大偏差,从而增加燃料成本。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燃煤掺配不均是燃料管理及成本控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相关人员在实际掺入匹配及掺入燃烧时,并未采取切实可行的搭配燃烧方式,以及根据燃料实际情况调整煤的配比,最终导致燃煤掺配不均,不仅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同时还增加了燃料成本。

(四)人为干扰燃煤计量和采制

在具体工作中,燃煤计量和采制极易被人为因素所干扰,出现燃料计算量以及购入量偏多,同时还会导致采制煤失去代表性,不利于煤炭计价,也无法保证燃煤质量,进而增加燃料成本。

(五)燃料管理不科学

针对电厂燃料管理现状,发现在诸多方面存在不科学现象,导致燃料难以满足电厂需求。一是燃料使用类型较多,根据电力生产需要,电厂现存的燃料类型多且杂,具有显著差异,如果在管理过程中未进行科学分类,容易对燃料的正确使用产生影响。二是燃料保存、运用方案等不科学,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未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燃料保存、未及时上交燃料运用方案等状况,导致燃料的掺配比受到影响,使供应的燃料无法满足电力生产要求,影响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三是燃料管理模式具有滞后性,因管理模式及理念的滞后性,缺乏完善的燃料管理调度,经常出现调度不利的情况,对燃料的存量及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影响燃料的使用管理情况。

三、火电厂燃料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燃料入厂管理

1.构建完善的燃料监督管理体系

为防止在燃料管理过程中出现以权谋私、燃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首先,应构建完善的燃料监督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对燃料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监督与管理。其次,还应加大监督管理机制的落实力度,对入厂煤量进行严格把控,并定期根据进厂计量数据、轨道衡计量数据对计量器的性能进行校验,避免因机器故障而影响计量和质量检验的准确性,防止劣质燃料入厂,避免燃料出现滴漏跑冒等问题,有效提升燃料管理质量。

2.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及方式

燃料转运是影响燃煤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燃料入厂管理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同时还应全程监督采煤的各项操作流程,严格规范相关操作方式,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机器故障并造成燃料损耗,从源头上加强燃料管理。燃料入厂后,还应安排专人进行抽样留存并化验,实现燃料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3.科学合理地选择煤炭种类

目前市场上煤炭种类繁多,为加强燃料管理,应结合电厂实际情况,选择性价比高、适合燃烧的煤炭,并持续拓宽进煤渠道。

(二)提升厂区科学管理的水平

为加强燃料管理,应不断提升厂区科学管理的水平。结合电厂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严格把控燃料存储方式,厂内燃料要进行集中堆放,在燃料堆放时应根据不同种类科学划分存储地点,要保证储存地避风避雨,这样才能保证储存环境干燥、温度适宜,减少燃料因储存问题造成的损耗。二是全面把控燃料使用情况,在管理过程一定要适当保持燃料的库存量,同时还应制定详细的燃料使用计划,以便随时了解燃料使用情况。三是不断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要提升厂区科学管理水平,当然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必须不断完善人才选入和培训制度。在人员招聘时,尽可能提高人才选入门槛,优先选用专业技能水平高且操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详细并全面掌握各个操作流程及要点。此外,还应加强考核,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综合性评价,实现奖优惩劣制度,全面提升电厂人才水平。

(三)创新燃料管理模式

燃料管理主要包含燃料计划、采购、结算、储存、运行等环节的管理。针对电厂燃料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管理短板,积极借鉴其他大型电厂和对标企业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对现有的燃料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一是实施燃料闭环管理,在燃料管理过程中,从制定燃料采购计划到运行等各环节的信息实行闭环管理,健全燃料从掺配掺烧到运行的全过程管理,有实现燃料管理电厂和燃料供应商信息的交互,增强电厂燃料管理的实效性。二是实现燃料集控管理,结合电厂软硬件现状,集中管理电厂燃料管理所涉及的计量、采制、化验、库存、掺配、运行等环节,有助于管理人员对异常环节的把控,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提升燃料管理效率。三是实现燃料管理的智能化,随着物联网互通技术的发展,电厂结合实际情况,在燃料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融合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完善的智能化燃料验收系统和GPS 定位在线监测系统,实现燃料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由于电厂燃料管理环节较多,只有实现燃料管理的智能化,才能为电力生产提供快速、准确的燃料基础数据信息,进而实现燃料管理环节的智能化决策。

四、火电厂燃料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全面掌握燃料政策和市场变化

为有效控制电厂燃料成本,应全面掌握燃料政策和市场变化情况。一是全面掌握并分析分析燃料市场最新政策内容,在遵循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降低燃料采购成本。二是在充分调查燃料市场行情变化的基础上,根据电厂发展需求,构建一个独立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对比浮动信息,根据燃料市场价格走势,把握最佳燃料采购时机,从而实现燃料风险预控和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三是调整煤炭资源供应结构,积极拓宽燃料采购渠道,秉持“货比三家”的采购理念,选择信誉好、质量高、价格合适的供应商,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燃料质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还能有效控制燃料采购成本。四是选用价格低且安全的运输方式,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影响燃料质量,确保购入的燃料参数不会发生变化,进而有效控制燃料成本。五是提前掌握电厂燃料库存及季节性因素,不断优化燃料采购战略,燃料采购尽量避开高峰,与区域内电厂进行“错峰”采购,淡季大量存储燃料,做好燃料库存储备,将燃料成本控制最小化。

(二)严格遵循燃料合同规范

燃料合同对于电厂的生产运营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合同签订时必须严格遵循燃料合同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燃料采购分为国家集中采购和市场采购,其中国家集中采购是根据国内燃料的使用情况,国家以宏观调控的方式,进行燃料的科学调配,实现燃料的供需平衡;而市场采购则是电厂自由购买,因此需要严格按照燃料合同规范制订采购合同,电厂应与燃料供应商进行价格沟通,合同内容要保证条理清晰,并明确要求燃料的质量标准、成分要求等,保证合同的公平、公正,规避发生不必要的合同纠纷。

(三)提升燃煤质量

燃煤质量是影响燃料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有效控制燃煤成本,需进一步提升燃煤质量。要想提升燃煤质量,必须做好燃煤的采样和化验工作。采样时,应严格遵循我国相关操作标准,选择性能好、符合采样要求的机械进行采样操作,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干扰,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电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采样管理办法,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样品采集后,选用合适的化验设备进行化验,并做好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整合工作,以便及时发现燃煤采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偏差。如果购入燃煤的质量与供应商对外公布标准出现一定差距时,应按照燃煤质量标准重新计价,从而有效控制燃料成本。

(四)做好配煤掺烧的工作

随着燃煤管控力度以及采购成本的增加,火电厂为有效控制燃料成本,积极做好配煤掺烧工作。结合电厂生产情况,通常采购煤泥、褐煤等进行配煤掺烧。组织成立专门的配煤掺烧指导小组,小组成员根据燃料管理系统获取的机组运行情况,以及加强配煤掺烧部门和生产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避免出现信息差,通过经济技术分析和性能调整试验,实时优化和调整参配方案,合理确定掺烧方案和掺烧配比,不仅可以保障机组经济安全运行,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燃料成本。

五、结语

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及燃煤管控力度不断加大的条件下,电厂必须提升燃料管理水平。而燃料管理与成本控制则是衡量电厂燃料管理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结合电厂燃料管理实际情况发现,针对燃料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燃料入厂管理、提升厂区科学管理水平、创新燃料管理模式等加强燃料管理,通过掌握燃料政策和市场变化、严格遵循燃料合同规范、提升燃料质量、做好配煤掺烧的工作等,加强对燃料成本的控制,进而实现电厂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电煤燃煤电厂
4月份湖北省统调火电厂电煤消耗量同比下降22.6%
5月份湖北省统调电厂耗煤量同比下降14.3%
7月份湖北省统调电厂耗煤量同比增长58.1%
世界上最大海上风电厂开放
用Citect构造电厂辅网
欧盟新规或将导致三分之一的燃煤电厂关闭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CEMS的选型与应用
“超低”排放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应用
燃煤电厂节能管理
郑州铁路局细化运输方案畅通电煤运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