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视阈下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2023-10-16 13:31赵海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现代经济信息 2023年29期
关键词:经济法规范法律

赵海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一、经济法对企业管理具有深远意义

经济法是以保障和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为目的的一类法律,对企业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济法通过对市场准入、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合同、劳动用工等方面进行规范和限制,推动企业实现良好经营管理。同时,经济法的改革措施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制定了相关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外合资企业法》等,这些法律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合规经营。

经济法对企业管理起到了重要的限制和规范作用。例如,在监管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我国于2018年颁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规定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范围和方式,要求企业必须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法律限制了企业不合理的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2020 年颁布的《外商投资法》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环境。这个法规旨在规范外商投资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限制外商投资的不当行为,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管理。

二、经济法视域下企业管理漏洞逐渐显露

(一)企业管理层面混乱、不规范,员工凝聚力弱

管理层面混乱、不规范是企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有些企业管理层面混乱、不规范,这导致了员工凝聚力的下降。以2019 年爆发的雷士照明事件为例,这家中国著名的照明企业由于高管腐败和内部管理混乱而备受质疑。据报道,雷士照明在2018 年的净利润出现巨亏,并且高层频繁更替,导致员工对企业战略发展的信心下降。

具体案例表明,企业管理层面的混乱和不规范会对员工凝聚力造成严重影响。无法建立稳定的管理机制和健康的组织文化,员工往往感到不安全和不稳定,导致其对企业的信心和忠诚度下降。因此,企业管理层应该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二)企业管理模式单一、僵化,效绩评估指标不合理

以近年来的大型企业债务违约事件为例,这些事件揭示了企业财务管理不严谨、公司治理不规范等问题。根据《信用债务违约监管办法》,2019 年上半年至2021 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近1 000 起企业债务违约事件,涉及金额超过1 200 亿元。

这些债务违约事件的背后,往往暴露了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一些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失实陈述、财务造假等行为,企图通过虚假信息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从而提高企业运营能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公司治理方面,一些企业存在着董事会不独立、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决策失误、风险控制不当。经济法在这些债务违约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限制和规范作用。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监管机构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核和监管力度加强,企业在融资和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同时,公司法和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独立董事监督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

经济法对企业管理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在金融领域,监管机构加强了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核和披露监管,加强了对债务违约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了企业资产负债管理的透明度。此外,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加强独立董事监督、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等,以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三)企业管理缺乏法律风险意识,内部信息不透明

小米集团在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着缺乏法律风险意识以及内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信任。

首先,小米集团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对法律风险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商业环境的复杂化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风险挑战。然而,小米集团在管理层面对法律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和预防措施,导致了一些法律纠纷的发生。例如,小米集团在2018 年在香港上市时,就因为未能充分披露相关信息而被监管机构处以罚款。这种缺乏法律风险意识的问题可能导致公司面临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对企业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小米集团在内部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上存在问题。由于公司对内部信息的保密度较高,员工对公司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计划了解不足。这种信息不透明会导致员工的团队凝聚力较弱,因为员工很难感受到自己的工作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联系,同时也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度。此外,如果公司的内部信息不透明,也会使得投资者和股东无法准确评估公司的价值和前景,从而影响公司的融资和投资机会。小米集团在2019 年因涉嫌未披露相关信息而被遭到投诉。据报道,该投诉机构指控小米集团在香港上市时,未向投资者充分披露涉及高管股权的信息,从而误导了投资者。这一事件暴露了小米集团在内部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小米集团能够提高内部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将更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和员工的信任,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

项目2022 年2021 年2020 年2019 年2018 年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收入 280 044 016 328 309 145 245 865 633 205 838 682 174 915 425毛利 47 577 190 58 260 941 36 751 862 28 554 033 22 191 939经营利润2 816 498 26 028 664 24 034 729 11 760 217 1 196 472除所得税前利润3 933 956 24 417 033 21 633 432 12 162 646 13 927 124年度利润2 502 568 19 283 235 20 312 710 10 102 950 13 477 747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 474 030 19 339 321 20 355 504 10 044 164 13 553 886年度综合收益总额6 247 923 17 879 021 17 949 889 10 543 383 11 921 632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收益总额6 201 669 17 940 990 17 986 452 10 472 914 11 989 243经调整净利润 8 518 007 22 039 474 13 006 363 11 532 296 8 554 548

企业管理存在混乱和不规范、单一和僵化以及缺少法律风险意识等问题,防范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在法律框架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这需要企业通过加强内部培训、优化管理机制、明确市场定位和从业准则等手段来改进企业管理水平,并逐渐走向合法、规范的道路,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三、经济法视阈下企业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浅析

在经济法视域下,企业管理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企业应依法合规经营,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各种风险和违法行为。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法治意识培养,提升员工的纪律观念和法律素养,规范员工行为,防止违规操作。此外,企业应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强创新能力,推广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管理问题,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在经济法视域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首先,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规范和配套制度,并进行合理的制度宣贯和培训。其次,企业应当明确岗位职责和管理权限,确保各部门、各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此外,企业还应当落实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机制,对企业各项业务进行全面监管和审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保护,规范员工行为和合规意识的建设,有效预防内部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比如,中国平安是一家很注重内部管理的保险公司,近年来进行了多次内部管理制度的升级和完善。2019 年,中国平安制定了《全球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规定了员工招聘、员工聘用、绩效考核、职场道德、内部调动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良好的企业文化和职场氛围。同时,中国平安还在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9 年,公司实施了“2019 年度风险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方案,认真落实了审计监管、审计品质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并建立健全了风险识别和处置机制。此外,中国平安还积极推进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禁止员工泄露客户信息或者侵犯商业秘密。综上所述,中国平安通过依法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管理权限、落实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实际行动,成功做到了更好地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推动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项目2022 年2021 年本年同比增减

(二)推广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模式

从近三年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企业成功地推广了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模式。以下是其中的两个例子:

1.红杉资本的投资策略

红杉资本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其成功之处在于将眼光聚焦于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初创企业,并提供资金支持和战略指导。根据数据,红杉资本在近三年中的投资回报率持续增长。这归功于他们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洞察力和精确投资决策。他们不断追踪并分析行业数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以便找到最具潜力的投资机会。通过推广符合市场规律的投资策略,红杉资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2.亚马逊的电子商务模式

亚马逊是世界领先的在线零售巨头。他们成功地推广了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模式,即基于个性化推荐和顾客体验的电子商务模式。根据数据,亚马逊近三年的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占据了全球零售市场的重要份额。这得益于他们对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深入了解。亚马逊不仅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还通过快速和高效的物流网络确保商品的及时交付。这种注重顾客体验和利用数据驱动的经营模式使得亚马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三)经济法视域下加强企业员工法治意识培养

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企业员工的法治意识培养,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法律知识水平,提醒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例如,在法制宣传月活动期间,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和发放法律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员工普及了法律知识,通过法律讲座,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讲解与企业相关的法律知识。这些讲座由专业的法律人员主讲,涉及企业法律合规、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法等方面。员工能够从中了解到企业的法律风险和规避方法,了解自身行为对企业的影响。此外,法律知识竞赛也是中国移动重要的宣传形式之一。通过参与竞赛,员工能够检验和巩固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竞赛通常涵盖多个领域,如合同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这些竞赛在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法律素养。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员工对法律规定的理解程度和遵守程度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促进了企业的合规经营。此外,员工的法治素养和规范意识得到增强,有助于构建企业法治环境和内外部信任关系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在经济法视域下解决企业管理问题,能够有效规避各种经营风险和合规问题,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对企业未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减少经验盲区和人为失误,具备更好的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加强内部控制与规范员工行为,则能够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企业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开展法律法规培训以加强员工法治意识,则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员工法律意识和合法经营意识,推广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模式则可以使企业成为市场主导者,增强企业后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优势,具有长期利益。因此,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值得推崇的一种企业经营理念。

猜你喜欢
经济法规范法律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