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实践与研究

2023-10-18 01:20沈丽丽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纹饰美术创作

沈丽丽

[摘 要]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发地方特色资源,优化美术教学活动。教师要从地方资源的类型、开发地方资源的意义和资源的运用等角度入手,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在资源类型上,可以开发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艺术资源。地方资源具有丰富创作题材、激发创新意识、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组织深度互动、展开评述活动等方式运用地方资源。

[关键词] 地方资源;资源开发;小学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美术的素材和形式,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并对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自然、社会和文化资源,它们常常蕴藏着丰富的地方文化信息。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发地方资源,开展美术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升美术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从美术教学视角分析地方资源的类型

(一)在自然资源中认识空间明暗

在开发美术地方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各个地方有哪些值得开发的资源,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可以利用它们设计、开展哪些美术实践活动。通过悉心梳理,教师能全面了解美术地方资源的丰富类型。自然资源是常见的地方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在地域,看看有哪些知名景点,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并记住自然空间的明暗变化,掌握绘画的明暗处理方法。

苏州有很多知名的自然风景,所以在教授“探访自然的奇观”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知名的江南园林,让学生领略西山、穹窿山、东山等自然美景。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由于光线不同,这些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暗变化。古人曾经用“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样的诗句来展现大自然的明暗变化。在素描中,如何调整明暗变化,才能更好地展现自然光影之美呢?该问题将自然资源和空间明暗表现巧妙地融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明暗的呈现方法。教师此时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投影、反光等明暗层次变化,让学生对照自然景观,思考在描绘各个部分的时候要运用什么方法。

通过描摹自然资源,学生认识到明、暗调子是绘画中对物体受光、背光部分明暗度的处理方法。他们可以在观察自然风景、描绘自然风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空间的明暗变化,并学会如何在美术创作中表现这种明暗关系。

(二)在社会资源中理解造型表现

社会资源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教师可以将社会资源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社会资源的造型,探究它们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思考在自主创作中能否借鉴利用。

苏州有很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建造于五代时期的云岩寺塔、宋代的瑞光寺塔和罗汉院双塔等,它们的造型都十分独特,体现了古人对美的理解。在学习“漂亮的建筑”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这些古代建筑物,分析其造型特点,然后试着用绘画的方式再现这些建筑物。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再现的基础上自主创作,说说如果自己要建造古韵古香的建筑物,会设计出什么样的造型。

社会资源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再现、表现等方式,了解家乡的社会资源,试着再现其特点,并思考如何靠自己的努力美化家乡。

(三)在艺术资源中形成审美情趣

艺术资源是指人们通过绘画、摄影、雕塑等各种方法创作的艺术作品。不同地区的艺术资源常常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家乡的艺术资源,形成审美情趣,并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展现美。

在学习“戏曲人物”的时候,教师可以挖掘苏州地方资源。苏州是昆剧和苏剧的故乡,教师可以设计多媒体课件,将《牡丹亭》《窦娥冤》等知名昆剧的选段与《醉归》《窦公送子》等苏剧选段组合起来,展示给学生看。若有条件,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剧场观看昆剧或苏剧。在学生欣赏、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找出这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分析这些人物的头饰、服饰、妆容有什么特点,是否能呈现出该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是否符合人物形象设定。在赏析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绘制戏曲人物草图,自主设计人物造型,体现出自己对美的理解。

艺术资源除了绘画艺术外,还有戏剧、歌舞等其他艺术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中隐藏的美,在综合赏析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二、从美术教学视角分析地方资源的意义

(一)丰富创作题材,学会物尽其用

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创作题材。学生可以去了解自己的家鄉有哪些艺术作品,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及这些物产创作出精妙的艺术作品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创作,丰富创作主题,让学生学会物尽其用。

在学习“城市雕塑”的时候,为了丰富学生的创作题材,教师给学生介绍了苏州园林中的假山。这些假山运用了苏州常见的石材——太湖石,它们大多呈现出玲珑剔透、造型奇特的特点。在展现了这些地方资源后,教师引导学生物尽其用,思考在设计城市雕塑的时候,是否能利用太湖石、黑山石、英石等石料。在创作题材方面,能否借鉴运用园林假山中的创作主题,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就体现出了地方资源的意义。

民间艺术的创作题材常常十分丰富,而且聪慧的劳动人民常常运用本地独有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家乡的艺术作品,思考如何物尽其用。

(二)指导个性设计,激活创新意识

利用地方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导他们参与个性化创作活动。不少地方的艺术作品常常独具观赏性,体现了当地民众对生活的思考和他们的内心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这些作品的巧妙之处,然后加入自己的独创想法,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当学生创作“巧妙的标志创意”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苏州城市中的各种创意标志,让学生积极观察生活,说说在生活中还曾经看到哪些个性化设计,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之后再组织学生自主创作,他们就能将赏析感悟融入个性设计中,体现出新意。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哪怕教学的是“创意设计”这种具有时代性的主题,也可以适当引入地方资源。可见,挖掘地方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的视野更开阔。

(三)修养人文精神,启迪美好愿望

地方资源中常常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人们对家乡文化的理解,体现了当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画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纳入地方资源,让学生了解苏州本地的名人事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上网搜索这些名人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光辉事迹,并挖掘他们的精神所在。在“畫故事”的时候,学生可以从这些地方资源中获得启迪,画名人刻苦钻研的故事,也可以画在众人的努力下,家乡面貌发生的变化,还可以将自己对家乡的美好祝愿融入绘画中。由此可见,应用地方资源的重要意义不仅是给学生提供创作主题、绘画内容,还能端正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更积极地面对人生,更好地建设家园。

在利用地方资源自主创作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不能仅仅注重学习创作技法,还要将人文精神融入作品中。这样作品不仅能在造型、色彩、纹饰等方面独具特色,还能体现出人文性和思想性。

三、从美术教学视角分析地方资源的运用策略

(一)强化视觉观察,掌握学科要素

在美术教学中,挖掘和利用地方资源时,教师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组织学生强化视觉观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学会把握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并在创作中体现自己对美的思考。

学习“山水画”的时候,教师围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要素设计几个教学环节,并合理融入地方资源。在“赏析家乡山水”的过程中,学生观察真实的苏州山水美景,然后赏析名家的画作,分析画面中各个元素的结构,思考用怎样的颜色、线条充分展现该画面。该活动能提升学生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能力。在“笔墨描绘山水”环节,学生参与创作实践,尝试绘制一张“家乡山水名片”,试着在描摹自然风光的同时展现自己的创意,宣传家乡的优美风景。该活动能提升学生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地方资源中具有鲜明色彩风格和独特视觉效果的事物,让他们在视觉观察的基础上参与美术赏析和创作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认识到了不同的视觉层次,还提升了创作能力,有助于他们全面提升美术学科素养。

(二)组织深度互动,深化学科认知

在挖掘地方资源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系统了解美术学科。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深度互动,学生逐步认识到美术学科能提升人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促使他们形成个性化认知。

围绕“绣在服装上的故事”这个主题,教师设计了“感知形象美、传承文化美、表现创意美”这三个环节的活动,让学生能系统性地了解美术学科的特点。在“感知形象美”环节,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苗族的服饰,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苗族具有乡土气息的图案纹样,体会其美感。在“传承文化美”环节,学生探究这些服饰图案背后的故事,了解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学生可将苗族传统纹饰和汉族服饰的纹饰进行对比,和同学交流讨论,说出文化的差异点。在“表现创意美”环节,学生思考苏州的地域特色是什么,然后设计能体现江南风味的服装图案,并上传到网络上,和同伴分享交流。学生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选出既能体现传统文化色彩,又具有新意的纹饰。这三个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网络交流、思想交流、作品交流的方式,逐步深化对美术学科的认知。

在组织互动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围绕美术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逐步提升感受美、传承美、表现美的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系统地了解美术学科的特点。

(三)评述文化内涵,提升学科素养

美术学科的素养之一是提升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语言、文字、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形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和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师在挖掘地方资源的时候,要基于这一点,组织学生参与文化内涵评述活动,让他们在观察赏析的基础上试着表达,在辩论分析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结合“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一课,教师先设计“分辨纹饰找不同”环节,提升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学生观察哈尼族、苗族、彝族、维吾尔族等不同民族的纹饰,从传承、内容、寓意这三个角度入手,区分它们的不同点。在“语言表达诉感受”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传统纹饰的特点,并且在赏析少数民族纹饰的基础上,围绕苏州传统建筑、服装进行分析,说说这些纹饰是否体现了汉族传统纹饰的共性,与其他地区相比,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通过该活动,学生学会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在“自主创作增情趣”环节,学生以“苏州民居建筑”为对象,设计门窗、墙面的相关纹饰,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对民族传统纹饰的理解和创新。最后举行演讲活动,以自己的作品为介绍对象,评述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各种地方资源,探究其类型,深入分析开发资源的重要意义,并将其纳入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运用美术创作传递情感和思想,为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义勇.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J].小学时代,2019(27):15-16.

猜你喜欢
纹饰美术创作
带状纹饰的类型
蜡染的纹饰探讨
雕漆纹饰的修复
创意美术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